1.山字的草书和行书怎么写
山字的草书和行书
2.山字的两种不同行书写法
山字行草的写法:
山字行楷的写法:
山拼音:shān
释义: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山羊[shān yáng]
羊的一种,角的基部略作三角形,角尖向后,四肢强壮,善于跳跃,毛不弯曲,公羊有须,变种很多,有黑、灰等颜色。皮可以制革,绒毛是优质的纺织原料。
2、雪山[xuě shān]
常年覆盖着积雪的山。
3、山冈[shān gāng]
不高的山。
4、山岭[shān lǐng]
连绵的高山。
5、山腰[shān yāo]
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
3.拜生山三字草体怎么写
拜生山三字草体写法如:
希望能帮助到你
4.山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1. 读音:shān
2. ”山“字的繁体字:”山“
3. 释义: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姓氏。
4. 出处及用法:
【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
“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5. 实例:
1.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2.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3.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4.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5.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6.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7.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8.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6. 【形】
大,巨大〖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粗俗〖hoarse〗
7. 实例:
1.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2.山野——谦称〖my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5.行书的山怎么写
山字行书写法有33种,具体如下:
山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以山做意符的字多与山有关。
山,汉字意思为: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2.形状像山的,山墙。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4.姓氏。
地理学上,山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的。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山麓三部分。
6.山字怎么写
:“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
“宣”,指地气,徐锴注“山出云雨,所以宣地气”;“有石而高”是指“地气”产生于高高的石山之上,王筠注“无石曰丘,有石曰山”;“象形”,徐锴说是“山”字“象山峰并起之形”。可见,“山”字的本义不是指山,而是指有石头的山项上可视的“地气”(山岚);因为最古老的“山”字“象群峰并起之形”,因形转意,后来“山”字才富有山的含义。
老虎洞山顶上的那块巨石活象“群峰并起之形”的“山”字,其山在连山小平原又相对地势较高,看上去常常有白色云烟状“地气”产生,与“山”字的起源特征完全吻合,于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山”字是连山的古人发明的。“山”字发明在什么年代呢?这涉及到中国文字起源的问题。
2003年7月8日的《湖南日报》报道,湘西沅陵发现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古人类洞穴遗址,洞内石壁上有古象形文字。《中国原始社会史》载,中原地区在六千年前的半坡仰韶遗址陶器上发现百多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
近年发掘距今七千四百年的洪江高庙遗址的陶器上也有“⊙”、“井”、“圭”、“▽”、“♀” 、“Ⅰ”、“Ⅱ”等符号,其中“⊙”与甲骨文的“日”字一模一样,特别是有“月干母”三个符号连在一起,明显具有一定的表意(只是还没有专家能够解读),这些比半坡遗址的符号出现要早一千多年。众多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有文字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而古黔中地区是中国文字的发源之地。
会同属古黔中地区,会同连山与洪江高庙遗址直线距离仅几十公里;“山”字又是一个常用基本字。因此,我们认为,“山”字的发明不会晚于高庙遗址的七千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