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服装创业计划书的退出机制怎么写呢
楼主也不说是商业计划书还是工作计划书商业计划书一,计划要点: (一)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 (二)主要人员的名称,地址,电话,背景资料. (三)单位的主要业务. (四)研究和开发情况. (五)市场情况. (六)发展战略. (七)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八)近三年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二,计划详述: (一)单位业务背景.主要叙述单位的发展历史,包括成立时间,主要历史事件等. (二)单位业务的详述: 1,单位业务现状.包括单位产品(服务)介绍,业务的独特性及市场情况等. ,单位的经营规划.包括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发展目标. 3,影响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价格,质量,耐用性,可信性,技术性,特色等. (三)市场分析 1,产品的潜在购买者. 2,市场中的用户数量. 3,年购买力,总需求,单位产品(服务)的市场份额. 4,用户购买行为的周期性分析: (1)单位产品(服务)是耐用品还是常规消费品. (2)单位产品(服务)是否有季节性. 5,市场目标.主要分析对潜在用户的了解情况. (1)分析单位产品(服务)有哪些特性能影响客户的购买决策. (2)单位的产品(服务)与市场中同类产品(服务)的比较. (3)分析用户在选择同类产品时有哪些偏爱的程度. 6,市场外的影响因素: (1)经济环境因素,包括分析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失业率高低等. (2)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构成,销售地区的人口结构,收水平,家庭规模等. (四)竞争对手分析 1,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 (1)已知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分析目标市场中顾客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原因. 2,可能进入市场成为竞争对手的单位. (1)这些单位会在何时进入市场,它们要进入市场的原因. (2)这些单位进入市场后对本单位市场占有率可能造成的影响. 3,每个竞争对手的业务优势和劣势.包括对手向目标市场推广的产品计划,定价策略,推广和广告策略等. (五)单位的组织和管理情况 1,单位的组织状况 (1)单位的性质(股份制单位,合作经营单位,个人独资). (2)股本情况和股权结构. (3)组织结构图及各部门的职能. 2,当前或未来可能参与单位经营和业务研究开发的主要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介绍他们的背景和能够为单位业务发展做出贡献的特殊才能. 3,单位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包括人才招聘计划,员工培训计划,报酬及分红体系和激励机制等. 4,介绍单位聘请的财务顾问,会计师,律师,银行,包括费用情况和业务往来情况. (六)财务计划 1,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及当期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动表,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单位的融资计划. (1)融资方案,包括方式,时机,条件,资金数量等. (2)融资前后的资本及股权结构变化情况. (3)资金预算,包括何时需要资金,何时和通过何种方式产生回报. (4)经营成本预算,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营销及管理费用和其他成本(如开办费用等). (5)未来的盈利预测,预计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 (6)盈亏分析,分析盈亏平衡点及预计投资回收情况. (7)资金退出计划及可能的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出售等. (七)风险因素.对可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政策性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其他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八)分项实施进度 详细分项列述实施计划和进度. (九)其它.列述上述各项未涉及,但在计划中应列述的有关问题.。
2.创业公司怎么写合伙协议,股权分配,退出机制
一、哪些人才能作为合伙人?
1.什么人才是合伙人?
公司股权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合伙人团队(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问(期权池)与投资方。其中,合伙人是公司最大的贡献者与股权持有者。
既有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心态,有 3-5年
全职投入预期的人,是公司的合伙人。这里主要要说明的是合伙人是在公司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全职投入预期的人,因为创业公司的价值是经过公司所有合伙
人一起努力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实现。因此对于中途退出的联合创始人,在从公司退出后,不应该继续成为公司合伙人以及享有公司发展的预期价值。
合伙人之间是 [长期][强关系] 的 [深度] 绑定。
2.哪些人不应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请神容易送神难,创业者应该慎重按照合伙人的标准发放股权。
(1)资源承诺者
很多创业者在创业早期,可能需要借助很多资源为公司的发展起步,这个时候最容易给早期的资源承诺者许诺过多股权,把资源承诺者变成公司合伙人。
创业公司的价值需要整个创业团队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因此对于只是承诺投入资源,但不全职参与创业的人,建议优先考虑项目提成,谈利益合作,而不是股权绑定。
(2)兼职人员
对于技术 NB、但不全职参与创业的兼职人员,最好按照公司外部顾问标准发放少量股权。如果一个人不全职投入公司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创始人。任何边干着他们其它的全职工作边帮公司干活的人只能拿工资或者工资 “欠条”,但是不要给股份。
如果这个“创始人”一直干着某份全职工作直到公司拿到风投,然后辞工全职过来公司干活,他(们)和第一批员工相比好不了多少,毕竟他们并没有冒其他创始人一样的风险。
(3)天使投资人
创业投资的逻辑是:
投资人投大钱,占小股,用真金白银买股权;
创业合伙人投小钱,占大股,通过长期全职服务公司赚取股权。
简言之,投资人只出钱,不出力。创始人既出钱(少量钱),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资人股票购股价格应当比合伙人高,不应当按照合伙人标准低价获取股权。
这种状况最容易出现在组建团队开始创业时,创始团队和投资人根据出资比例分配股权,投资人不全职参与创业或只投入部分资源,但却占据团队过多股权。
(4)早期普通员工
给早期普通员工发放股权,一方面,公司股权激励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激励效果很有限。在公司早期,给单个员工发 5%的股权,对员工很可能都起不到激励效果,甚至认为公司是在忽悠、画大饼,起到负面激励。
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后期(比如,B 轮融资后)给员工发放激励股权,很可能 5%股权解决 500 人的激励问题,且激励效果特好。
二、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三、合伙人股权退出机制
后面两个大同小异,差不都格式和上面一样;
来自上海知志者;
3.创业投资公司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创业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实现投资者的盈利目的,就要求市场上有健全的退出机制,让投资者能够顺利地把资金撤出。只有建立了通畅的退出机制,资本循环才能完成,资本增值才能得到实现。
退出机制不仅为创业资本提供了持续的流动性,而且也为创业资本提供了持续的发展性。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投资退出的时间和方式及创业投资家的声誉激励上。
4.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介绍
创业投资退出机制是指创业投资机构在其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将所投的资金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与一般的产业投资和战略投资不同,创业投资既不通过经营产品而获得产业利润,也不是为配合母公司的产品研发与发展战略而长期持有所投企业股权,而是以获得资本增值收益为目的。
5.服装创业计划书的退出机制怎么写呢
,计划要点:(一)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传真。
(二)主要人员的名称,地址,电话,背景资料。(三)单位的主要业务。
(四)研究和开发情况。(五)市场情况。
(六)发展战略。(七)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八)近三年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二,计划详述:(一)单位业务背景。 主要叙述单位的发展历史,包括成立时间,主要历史事件等。
(二)单位业务的详述:1,单位业务现状。包括单位产品(服务)介绍,业务的独特性及市场情况等。
单位的经营规划。包括单位的主要业务和业务的发展目标。
3,影响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价格,质量,耐用性,可信性,技术性,特色等。 (三)市场分析1,产品的潜在购买者。
2,市场中的用户数量。3,年购买力,总需求,单位产品(服务)的市场份额。
4,用户购买行为的周期性分析:(1)单位产品(服务)是耐用品还是常规消费品。(2)单位产品(服务)是否有季节性。
5,市场目标。主要分析对潜在用户的了解情况。
(1)分析单位产品(服务)有哪些特性能影响客户的购买决策。(2)单位的产品(服务)与市场中同类产品(服务)的比较。
(3)分析用户在选择同类产品时有哪些偏爱的程度。6,市场外的影响因素:(1)经济环境因素,包括分析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失业率高低等。
(2)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构成,销售地区的人口结构,收水平,家庭规模等。(四)竞争对手分析1,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
(1)已知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2)分析目标市场中顾客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原因。
2,可能进入市场成为竞争对手的单位。(1)这些单位会在何时进入市场,它们要进入市场的原因。
(2)这些单位进入市场后对本单位市场占有率可能造成的影响。3,每个竞争对手的业务优势和劣势。
包括对手向目标市场推广的产品计划,定价策略,推广和广告策略等。(五)单位的组织和管理情况1,单位的组织状况(1)单位的性质(股份制单位,合作经营单位,个人独资)。
(2)股本情况和股权结构。(3)组织结构图及各部门的职能。
2,当前或未来可能参与单位经营和业务研究开发的主要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介绍他们的背景和能够为单位业务发展做出贡献的特殊才能。3,单位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包括人才招聘计划,员工培训计划,报酬及分红体系和激励机制等。
4,介绍单位聘请的财务顾问,会计师,律师,银行,包括费用情况和业务往来情况。(六)财务计划1,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及当期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动表,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2,单位的融资计划。(1)融资方案,包括方式,时机,条件,资金数量等。
(2)融资前后的资本及股权结构变化情况。(3)资金预算,包括何时需要资金,何时和通过何种方式产生回报。
(4)经营成本预算,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营销及管理费用和其他成本(如开办费用等)。(5)未来的盈利预测,预计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
(6)盈亏分析,分析盈亏平衡点及预计投资回收情况。(7)资金退出计划及可能的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出售等。
(七)风险因素。对可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政策性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其他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八)分项实施进度详细分项列述实施计划和进度。(九)其它。
列述上述各项未涉及,但在计划中应列述的有关问题。
6.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的适合我国的方式
鉴于上述情况,找到适合我国的退出渠道是快速发展创业投资的关键。
1、创业板市场不是创业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 尽管创业板(也称“二板”)没有及时推出给创业投资的退出带来了诸多不便,尽管资本市场上要求出台创业板的呼声很高,就在前段时间证监会还再次提出建立中小企业板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创业板市场并不是创业投资唯一的退出渠道,尤其是从短期上看,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发展创业板市场要谨慎行事。其一,创业板市场是高风险市场,它对于参与者有很高的要求,而我国的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环节都有待完善,民众甚至是投资机构的风险意识很差,缺乏必要的投资本领,建立创业板市场还为时尚早。
此外,现在的资本市场综合环境也不适合立即建立一个创业板市场。中国主板市场最近几年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还存在太多的不规范现象(如庄家联合操纵股价、财务信息虚假、职业经理人道德不规范、违规挪用资金等),在这种情况下推出风险更高的创业板市场极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建设。
因此,应该首先解决好主板市场的规范化建设问题,再讨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否则只能是带来更多的投机行为和秩序的混乱。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企业其实能够IPO也不是意味着万事大吉了,这才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从美国NASDAQ的上市企业看,当年IPO成功企业的股价,绝大多数只能维持在发行价,而且每年上市的企业多,被摘牌退市的企业也为数不少。
IPO成功后的风险、,是被很多创业企业所忽视的。其二、IPO在获得巨额回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IPO的条件很严格,上市耗费时间长,不但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还有可能因为资金占用时间过长而丧失其他的投资机会,机会成本加大。其次,IPO需要的费用一般很高,对于某些资金不足,产品市场空间不是很明朗的创业企业来说,将加大公司的财务负担,从而为公司的运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难。
此外,进行IPO上市后,由于受交易规则的制约,信息公开程度需要大大提高。最后,IPO的投资收益是现时间要较长,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
因此,创业企业选择IPO,要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其三、认为没有创业板市场是导致创业投资不能退出的主要原因是片面的。
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很多,尽管IPO是能够给投资人带来最大收益的退出方式,但却不是最主要的退出方式。以美国为例,一份统计报告曾表明,在各种退出方式中,IPO仅占20%,并购占25%,企业回购占25%,转售占10%,清算占20%。
另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主要地区创业投资退出情况 股份转让、并购、回购 IPO及其他 中国(案例)2002 67% 33% 2001 77% 23% 美国(案例)2002 93% 7% 2001 91% 9% 欧洲(金额)2000 67% 33% 1999 56% 44% IDGLLCB(简称“IDG”)是在我国最成功的创业投资公司,该公司就曾经公开表示:尽管中国退出机制不完善,但中国股权转让很活跃,所以反倒比欧美更容易退出。种种数据表明,没有创业板市场不是影响我国创业投资退出的主要原因,创业投资机构应该积极地在产权市场上,从企业并购、股权回购甚至MBO等其他方面,多角度的寻找创业资本的撤出方式。
2、大力发展产权市场退出渠道2002年中国创业投资退出方式比较:退出方式机构数量退出项目个数已知退出金额(百万美元)股份转让172654.6IPO121112.2管理层收购672.7M&A5410.4借壳上市221.3其他5824.4总计34 58105.8 以上数据清楚的表明,在创业投资的退出方式中,产权市场的退出方式占了很大比重,它们包括转让退出、股权回购以及破产清算等。因此,我们在IPO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着重把目光放在产权交易上面。
与IPO相比,产权交易有很多优势:首先,产权交易的门槛比IPO低得多,限制条件少,只要时机恰当,遇到合适的买方,创业投资公司就可以轻易实现资本退出。对于注重资本循环利用的创业投资来说,产权交易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积极运用该退出方式,可以尽快完成资本循环,实现资本增值。
其次,尽管产权交易产生的资本增值幅度比不上IPO,但其循环时间短、资源能够充分利用的特点完全可以缩小这一差距。仍以美国为例:在对422家企业的统计中,通过IPO平均实现资本增值1.95倍,通过并购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资本增值0.6倍;VC通过IPO退出的时间一般为8-10年,这段期间完全利用产权交易可以完成1.5次循环,那么简单计算一下:(1+0.6)1.5=2.02,差距缩小了很多;同时,产权交易的周期短不但有利于减少投资风险的影响,还会增加投资更优项目的机会,机会成本的存在使得进行产权交易与IPO所实现的资本增值效应的差距进一步减小;再考虑到实行IPO时所需要的费用,产权市场的确是IPO不畅时创业资本退出的一个不错选择。
此外,我国的产权交投很活跃,已经形成了不少区域性产业交易场所,中介的存在能有效地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产权交易的成功率。例如,2003年3月1日,由北京市国有资产公司控股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