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描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
项目特征是用来表述项目名称的实质内容,用于区分同一清单条目下各个具体的清单项目。由于项目特征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自身价值,关系到综合单价的准确确定,因此项目特征的描述,应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项目特征的要求,结合技术规范、标准图集、施工图纸按照工程结构、使用材质及规格或安装位置等予以详细表述和说明。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项目特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描述。尽管如此,体现项目特征的区别和对报价有实质影响的内容必须描述,内容的描述可按以下把握:
(1)必须描述的内容如下:
1)涉及正确计量计价的必须描述:如门窗洞口尺寸或框外围尺寸。
2)涉及结构要求的必须描述:如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或C30).
3)涉及施工难易程度的必须描述:如抹灰的墙体类型(砖墙活混凝土墙)。
4)涉及材质要求的必须描述:如油漆的品种、管材的材质(碳钢管、无缝钢管)。
(2)可不描述的内容如下:
1)对项目特征或计量计价没有实质影响的内容可以不描述:如混凝土柱高度、断面大小等。
2)应由投标人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可不描述:如预裂爆破的单孔深度及装药量等。
3) 应由投标人根据当地材料确定的可不描述:如混凝土拌和料使用的石子种类及类径、砂的种类等。
4)应由施工措施解决的可不描述:如现浇混凝土板、梁的标高等。
(3)可不详细描述的内容如下:
1)无法准确描述的可不详细描述:如土壤类别可描述为综合等(对工程所在具体地点来讲,应由投标人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土壤类别,决定报价)。
2)施工图、标准图标注明确的,可不再详细描述。可描述为见xx图集xx图号等。
3)还有一些项目可不详细描述,但清单编制人在项目特征描述中应注明由投标人自定,如“挖基础土方”中的土方运距等。
对规范中没有项目特征要求的少数项目,但又必须描述的应予描述:如A.5.1“长库房大门、特种门”,规范以“樘/”作为计量单位,如果选择以“樘”计量,“框外围尺寸”就是影响报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就必须描述,以便投标人准确报价。同理,B.4.1 “木门”、B.5.1 “门油漆”、B.5.2“窗油漆”也是如此。
需要指出的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项目特征”与“工程内容”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规定。项目特征必须描述,因其讲的是工程实体特征,直接影响工程的价值。工程内容无须描述,因其主要讲的是操作程序,二者不能混淆。例如砖砌体的实心砖墙,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项目特征”栏的规定必须描述砖的品种是页岩砖还是煤灰砖;砖的规格是标砖还是非标砖,是非标砖就应注明规格尺寸;砖的强度等级是MU10、MU15还是MU20,因为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直接关系到砖的价值;还必须描述墙体的厚度是一砖(240mm)还是一砖半(370mm)等;墙体类型是混水墙,还是清水墙,清水是双面,还是单面,或者是一斗一卧围墙还是单顶全斗墙等,因为墙体的厚度、类型直接影响砌砖的工效以及砖、砂浆的消耗量。还必须描述是否勾缝,是原浆还是加浆勾缝;如是加浆勾缝,还须注明砂浆配合比。还必须描述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是M5、M7.5还是M10等,因为不公强度等级、不同配比的砂浆,其价值是不同的。由此可见,这些描述均不可少,因为其中任何一项都影响了综合单价的确定。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工程内容”中的砂浆制作、运输、砌砖、勾缝、砖压顶砌筑、材料运输则不必描述,因为,不描述这些工程内容,承包商必然要操作这些工序,完成最终验收的砖砌体。
还需要说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实心砖墙”的“项目特征”及“工程内容”栏内均包括含有勾缝,但两者的性质不同,“项目特征”栏的勾缝体现的是实心砖墙的实体特征,而“工程内容”栏内的勾缝表述的是操作工序或称操作行为。因此,如果需勾缝,就必须在项目特征中描述,而不能以工程内容中有而不描述,否则,将视为清单项目漏项,而可能在施工中引起索赔,类似的情况在计价规范中还有,需引起注意。
清单编制人应该高度重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的描述,任何不描述,描述不清均会在施工合同履约过程中产生分歧,导致纠纷、索赔。
2.如何根据清单里面的项目特征来写施工方案
纠结的清单项目特征出路在何方?
叶子451
在清单项目特征编制中,编制方可能感觉比算工程量还要纠结,因为2008清单规范规定:“3.2.7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应按附录中规定的项目特征,结合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予以描述。”就是说编制人要对自己描述的清单项目特征负全部责。先别讨论后半句的难度,就是前半句许多清单编制人也没搞明白,因为这一条是检测清单编制人对施工工序的理解能力,造价人员跨越施工工艺、施工工序这一造价台阶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让一个刚毕业的新手编制清单,准确、客观地描述项目特征是不可能的事情,随后就出现了结算时的清单描述工序漏项争议。
还是拿地面找平层来说,全部工序顺序排列分为(1)放线(2)运料(3)搅拌(4)铺灰(5)搓压(6)压光(7)养护。如果说前3道工序施工方因没有描述不做,第4、5道工序无法进行,清单编制中,前3条工序不写可以,现在的工程,地面一般都有装饰面层,第6、7项清单描述写上都没人愿意做,不写就更让人忽略了,如果地面的装饰面层是块料面层,第6、7项省略最终对装饰工序费用影响不大,如果是木地板、地毯地面,第6、7项省略造成的起砂、空鼓问题,装修是只能衔拆除不合格水泥地面后重新找平。拆除重新施工的费用审计时又是一道难过的关。
现在2013清单规范又将取代2008清单规范,在新规范里,项目特征真应该借鉴国外清单的物料手册模式,既清单项目特征不再与清单其他项目编写到一起,而是单独编制与工程施工内容一致的物料手册,其形式结合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工艺章节;图集中的做法表;图纸设计说明中材料品牌、型号、技术参数要求等内容,一篇物料手册内容,代表着一个清单项目里的全部技术要求,里面的内容包含了材料、施工工序、工艺、施工环境、技术措施等内容,例如,物料手册描述:“此工序要求在高于5度的温度下施工”,如果施工环境温度达不到要求,怎么采取冬施措施就是投标方考虑的问题了,结算时只要物料手册里技术要求内容明确,就不会再有措施费漏项等问题争议出现。
还有就是复杂的装修工艺,如做个柜子,国内清单只能用文字描述,再简单的柜子做法,写多少话能让人看的明白?物料手册里就是简单地用一个节点图表述出来,柜子的尺寸、构造、五金件使用一目了然,国内装修遇到这种情况,最多在项目特征里标个图集编号,清单项目千变万化,土建、安装施工利用图集还能够操作,如果是装修施工,图纸上经常出现标新立异,让人想象不到的装修造型,灯槽、窗帘盒这种装修构件,随便哪一类都能设计出上百种造型,一本标准图集能包含多少装修内容,又怎么能跟上装修的脚步。项目特征的图形化是形势要求,国外的图纸很少见立面和节点图,节点图一般出现在物料手册里。如果把一张尺寸完整、材料描述齐全的节点图放入项目特征里,承包方在结算过程中再想从定额含量中做文章,自己都会觉得没有意思。
还有的清单编制人属于聪明类型,清单项目特征虽然不好编但容易抄,对着标准图集抄总不会问题,但等编完了,也发现问题出现了,如墙面抹水泥砂浆,标准图集上一般第一道工序是刷界面剂,什么是界面剂啊?什么用定额组价啊?这次轮到投标人一头雾水了,其实在不同的墙体材质上抹水泥砂浆,界面剂是完全不同的材料,红砖墙抹水泥砂浆前刷水,界面剂就是清水,砼墙抹水泥砂浆前用1:1水泥砂浆渗建筑胶拉毛,界面剂就是1:1水泥砂浆拉毛,轻体墙抹灰前挂钢丝网,界面剂就是钢丝网,界面剂的作用不就是为了使水泥砂浆与结构墙体粘结得更加牢固吗?用什么方法能达到这一目的,界面剂的选择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措施方案了。清单项目特征有多少把其中的道理描述清楚了。
分部分项清单项目特征在哪个工程中都引起过争议,但真正编制清单项目特征的人谁又为此负过责任?谁又能拿着20-30元/建筑平米的咨询费对自己的失误负起责任。2013清单规范条款应该把清单项目特征编制的责任转移给设计方,中介机构只负责“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的编制,客观的做好标底造价工作,至于工程使用什么材料;达到什么功能;实现什么档次让建设方与设计方沟通协商,让他们两方去编制工程物料手册,实现设计、造价、施工各司其职,各自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正直负起责任。
3.谁知道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是描述了几条就需要几个定额子目吗
这个是不完全固定的,同一个清单编码可以进行多项清单特征的描述作为清单项。比如,砌筑检查井,则分为圆型和矩形等不同形式,具体的在编码下还要进行清单编号,一个清单号为12位数字,其中前9为是清单项目编号,后3位则就是细目编号,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工程造价基础理论。
定额子目套用原则是根据特征描述和所完成的清单工程量套用最合理最接近的定额子目。
在没有合适的情况下,套用相近的较合理的定额子目,再没有的话则采用独立费的形式报价。
组价时,特征描述越清楚越能合理套用,在不清楚时,一般看清单的工作内容,子目套用是完成该清单合格工程量的全部工作内容。
比如道路部分,石灰土的话,在没有描述到石灰消解这个特征时,但在套子目时要套消解石灰,因为这个虽然没有描述到,但实际是要做的,因为石灰土采用的是消解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