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教育中,如何认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第一,教育。
父母与孩子之间首先是教育关系家庭教育往往决定着人的一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通常适应能力比较强,长大后也比较自信,能够很好地处理问题,性格坚毅果敢,具有领袖品质;而处在不良家庭教育中的孩子通常会坐立不安,长大后也比较容易脾气暴躁,不容易接触,做事情容易走极端。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
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却让家长们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似乎只有孩子考入顶尖学府、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财富与地位才算是教育的成功。殊不知,如果一个人缺乏内心的信念与宁静,即使他获得再多的成功也无法拥有快乐的心灵。
因此,父母教育孩子应该摒弃功利思想,着重培养孩子愉悦的精神状态与阳光健康的心理。美味营养的食物可以给予孩子健康的体魄,而美好上进的观念却可以滋润孩子的心灵,打造孩子善良、勇敢、自信与乐观的态度!我们陪伴不了孩子一辈子,但孩子的思想观念却可以陪伴他一辈子!所以,教育一定要摒弃功利主义,让孩子学会平和地与自己的内在对话,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去盲目追求所谓的成功。
良好的教育就是在孩子的心灵中输入美好的精神食粮,以强大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勇敢地接受一切挑战,在平和与愉悦中度过美好的一生。第二,爱。
父母是爱孩子的,孩子也爱父母有时候父母的爱甚至比不上孩子的爱。因为我们的爱常常是有附加条件的,但孩子给予我们的爱却是无条件的。
想想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常用自己的个性来约束孩子,总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条件?一旦孩子不如自己所愿,你就会生气甚至愤怒。而孩子却总是那么轻易地原谅我们的过错和失误。
我们是真的爱孩子吗?不是。我们只是在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希望孩子成为我们所希望的样子。
有人会反驳说,“不对,我非常爱我的孩子,我对孩子好得无止境,我几乎把我的全部都给了孩子”,其实这也不是爱,这是牺牲。我们常常将我们的行为赋以“爱”的名义,其实却是在害我们的孩子。
爱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通过日常的生活赋予孩子感受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或许,我们可以从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卡里·纪伯伦(Kahlil Gibran)所写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中获得一些提示。
第三,修。孩子的到来是为了成全我们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个个的提示,在不断的认知中提升对生命的认识,获得更多的生命能量,成全更好的自己。
通过孩子,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需要改进和成长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够在课堂中通过一些心灵治愈的方法解决一些孩子的问题。
而且这些孩子不需要在现场。这是因为其实孩子是没有问题的,真正有问题的是孩子的父母。
当发现并疏通父母被卡住的生命节点之后,父母的能量流动就会带动家族的能量流动和提升,孩子是家族中的一员,也会在这个系统中得到能量而改变,这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是一个道理。孩子的今天就是父母的昨天。
孩子今天对你叫喊,那是因为昨天你对他大声训斥;孩子今天对你不耐烦,那是因为昨天你对他没有耐心;孩子今天埋怨你不如别人的父母有权势,那是因为昨天你怪他不如别的孩子优秀;孩子今天自卑懦弱,那是因为你昨天对孩子处处苛求完美;孩子今天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那是因为你昨天对他非打即骂;孩子今天对你不负责任,那是因为昨天你界限不清……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场真正的修行,孩子纯真、无私的灵魂可以洗涤成人浮躁、功利、自大的心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通过孩子这面镜子,不断地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通过改变自我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在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同时,成就孩子的美好。
第四,智慧。孩子的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而是一个面、一个系统的问题。
比如,父母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而使孩子得到改变;有时候,孩子有问题,老人也生病,当孩子的问题解决掉之后,老人的病也突然就痊愈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带有系统影响的,当系统的一环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另一环也出现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改变也会改变其他事物。我们在家族系统中的作用包括链接和序位。
我们现在的一切都和我们的祖先、我们的长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影响着我们的现在,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又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以及后人。对于孩子来讲,我们就是他们与家族系统链接的通道,只有有效地链接才能够使家族能量得到提升和传承;而对于序位的遵从则能够使整个家族系统得到更好的运转,使自己与孩子的智慧得到有效提升。
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在这个系统中得到尊重,如果有缺失或者没有及时弥补都会对现在的孩子产生影响和作用。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关系,父母自身成长中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改变或者解决,就会将这样的思想传承给孩子以及后人。
2.谈谈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普通话演讲稿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
一个中国孩子,
我们生长在中国这个拥有
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
我们对各种关系的处理都或多或少的
受到传统的影响,其中就有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
先说中国的父母,中国的父母基本上全都是子女的“奴隶”
从
生下小孩的那一天起,
中国的父母就仿似将自己卖给了自己的孩
子。记得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时总是会将自己比作家中的小皇帝,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在为我们服务的。你看,从小就有这种
思想的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忘记感恩父母,
就算我们接受的学校教
育总是在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可是,社会上总有那么多不赡
养老人的现象存在。现在想想,也许是中国父母那种“一切为了
孩子”
“
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去做”的思想害的。当你的孩子将你对
他的付出当做一种理所当然的时候,
你偶尔的不付出就会成为你
的“罪恶”
,
他记住的也许就是你那一点点的“罪恶”
,
这就是人的劣
根性。
就我的父母而言,
我的妈妈就属于那种传统的中国母亲,
她可
以为了我们付出她的一切。她心里想的全都是怎样让我们过的
好,她做的永远是她认为对我们好的事,对她来说,子女就是她
生活的全部,我妈常对我说,如果我们活的不好,她就连工作都
没有动力。
这些,
对于作为子女的我来讲有时候是动力有时候又
是压力,我总忍不住想,要是我将来过得不好怎么办,那时的我
不会要一方面面对生活的压力一方面安慰母亲的忧虑吧?这样
说来,我的爸爸就好多了。我老爸是个爱看书的人,因此,他的
思想对比我妈来就开明多了,我很小的时候,我老爸就对我说,
他的义务是将我养到十八岁,
之后我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而现在
的我二十岁了,依然花着他的钱。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教育
注定我爸做不到他说的不管我,
可是,
他从小就对我说的只养我
到十八岁还是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至少,
我不会认为他现
在依然给我钱花、
依然处理我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我对我的父
母保有一颗感恩的心。
3.成员关系说明怎么填
本人与老婆/老公,关系说明是写:夫妻
本人的儿子/女儿,关系说明是写:儿子、女儿
本人的孙女/孙子,关系说明是写:孙子、孙女
本人的父母,关系说明是写:母亲、父亲
本人的爷爷奶奶,关系说明是:祖父、祖母
本人的外婆外公,关系说明是:外祖父、外祖母
本人的哥哥弟弟,关系说明是:兄弟
本人的姐姐妹妹,关系说明是:姊妹
除此之外,还有伯父、叔叔、舅舅、姑妈等
扩展说明:
家庭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包括姻亲、血亲与收养关系。其多样性与家庭规模有关。核心家庭只有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直系家庭要加上婆媳(翁婿)关系、祖孙关系;联合家庭还要加上妯娌、姑(叔)嫂关系等。
参考资料:家庭关系-百度百科
4.我很想知道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
和谐的亲子关系:
1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真正的尊重意味着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完全的接纳),他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独特的见解。
2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地家庭氛围。要让孩子知道,不论怎样父母都是爱他的,都会支持他,关心他。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家里谈论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受到批评和指责。
3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有照顾自己,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相信他们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意图。家长不要包办太多的事情,要给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经历成功和失败。
4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要让孩子相信和你交流可以到达一些帮助,或者开阔一些思路,这一或者就会愿意和你交流沟通。
5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要做到只听事情的对错,事情做错了,错在哪里,用平缓的语气像孩子一一讲明,而不是横加指责。
6赏识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成功给予及时的鼓励,培养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为他们每一次的成长,没一点点进步感到自豪。(一个男孩要想成长为一个男子汉,至少要夸奖5000次,女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