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2.“相差”怎么念
“相差”读作xiāngchā。
例如:
相差无几
【拼音】:xiāngchāwú jǐ
【解释】: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示例】:这两个方案~,大同小异。
【近义词】:大同小异、不相上下
【反义词】:截然不同、天差地别
【语法】:作谓语;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参考:“差”字的5个读音:
差
chā
①义同‘差’(chà):差别ㄧ差异。
②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数。
③〈书〉稍微;较;尚:天气差暖ㄧ差可告慰。
差
chà
①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
②错误:说差了。
③缺欠:差点儿ㄧ还差一个人。
④不好;不够标准:质量差。
差
chāi
①派遣(去做事):差遣ㄧ鬼使神差ㄧ立即差人去取。
②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兼差ㄧ出差。
③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听差ㄧ解(jiè)差。
差
chài
〈书〉同‘瘥’。
差
cī
①〈书〉等级;等次。
②见〖参差〗(cēncī)。
参差
cēncī
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水平参差不齐。
②〈书〉大约;几乎:参差是。
③〈书〉差错;蹉跎:佳期参差。
3.差的读音差的读音
差
拼 音 chà chā chāi cī
部 首 工 笔 画 9
释义
[ chà ]
1.错误:话说~了。
2.不相当,不相合:~不多。
3.缺欠:还~十元钱。
4.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
[ chā ]
1.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
2.大致还可以:~可。
3.错误:~错。偏~。~池。
4.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数。四减二的~是二。
[ chāi ]
1.派遣去做事:~遣。
2.旧时称被派遣的人:~人。解~。
3.被派遣去做的事:~事。公~。出~。
[ cī ]
〔参(cān)~〕见“参3”。
4.高低不平的拼音怎么写
高低不平的拼音:gāo dī bú píng
拼音介绍: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