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行无题的古诗怎么
江行无题一百首 钱珝倾酒向涟漪,乘流欲去时。
寸心同尺璧,投此报冯夷。江曲全萦楚,云飞半自秦。
岘山回首望,如别故乡人。浦烟含夜色,冷日转秋旻。
自有沈碑在,清光不照人。楚岸云空合,楚城人不来。
只今谁善舞,莫恨废章台。行背青山郭,吟当白露秋。
风流无屈宋,空咏古荆州。晚来渔父喜,网重欲收迟。
恐有长江使,金钱愿赎龟。去指龙沙路,徒悬象阙心。
夜凉无远梦,不为偶闻砧。雾云疏有叶,雨浪细无花。
稳放扁舟去,江天自有涯。好日当秋半,层波动旅肠。
已行千里外,谁与共秋光。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
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夜江清未晓,徒惜月光沉。
不是因行乐,堪伤老大心。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
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箭漏日初短,汀烟草未衰。
雨馀虽更绿,不是采苹时。山雨夜来涨,喜鱼跳满江。
岸沙平欲尽,垂蓼入船窗。渚边新雁下,舟上独凄凉。
俱是南来客,怜君缀一行。云密连江暗,风斜著物鸣。
一杯真战将,笑尔作愁兵。柳拂斜开路,篱边数户村。
可能还有意,不掩向江门。不识相如渴,徒吟子美诗。
江清惟独看,心外更谁知。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如逢渔父问,未是独醒人。水含秋夜静,云带夕阳高。
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豪。带舟维古岸,还似阻西陵。
箕伯无多怒,回头讵不能。秋云久无雨,江燕社犹飞。
却笑舟中客,今年未得归。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鸳虽有伴,仍共影双飞。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一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只如秦塞远,格磔鹧鸪啼。渐觉江天远,难逢故国书。
可能无往事,空食鼎中鱼。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贪获稻,闲却彩菱船。滩浅多游鹭,江清易见鱼。
怪来吟未足,秋物欠红蕖。蛩响依沙草,萤飞透水烟。
夜凉谁咏史,空泊运租船。睡稳叶舟轻,风微浪不惊。
人居芦苇岸,终夜动秋声。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可知因谪宦,斑鬓入江湖。水天凉夜月,不是少清光。
好景随人物,秦淮忆建康。古来多思客,摇落恨江潭。
今日秋风至,萧疏过沔南。映竹疑村好,穿芦觉渚幽。
渐安无旷土,姜芋当农收。烟渚复烟渚,画屏休画屏。
引愁天末去,数点暮山青。秋风动客心,寂寂不成吟。
飞上危樯立,莺啼报好音。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九日自佳节,扁舟无一杯。
曹园旧樽酒,戏马忆高台。兵火有馀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渚禽菱芡足,不向稻粱争。
静宿凉湾月,应无失侣声。轻云未扑霜,树杪橘初黄。
行是知名物,过风过水香。土旷深耕少,江平远钓多。
平生皆弃本,金革竟如何。海月非常物,等闲不可寻。
披沙应有地,浅处定无金。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
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渺渺望天涯,清涟浸赤霞。
难逢星汉使,乌鹊日乘槎。风好来无阵,云开去有踪。
钓歌无远近,应喜罢艨艟。吴疆连楚甸,楚俗异吴乡。
谩把樽中物,无人啄蟹黄。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
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雨馀江始涨,漾漾见流薪。
曾叹河中木,斯言忆古人。垂露晚犹浓,清风不易逢。
涉江虽已晚,高树搴芙蓉。乘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不见头陀寺,空怀幼妇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若比阴霾日,何妨夜未阑。近戍离金落,孤岑望火门。
惟将知命意,潇洒向乾坤。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
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堤坏漏江水,地坳成野塘。
晚荷人不折,留取作秋香。左宦终何路,摅怀亦自宽。
襞笺嘲白鹭,无意喻枭鸾。楼空人不归,云白去时衣。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白帝朝惊浪,阳台暮映云。
等闲生险易,世路只如君。橹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静看秋江水,风渐浪微平。
人间驰竞处,尘土自波成。风借帆方疾,风回棹却迟。
较量人世事,不校一毫厘。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江草何多思,冬青尚满洲。
谁能惊鵩鸟,作赋为沙鸥。幸有烟波兴,宁辞笔砚劳。
缘情无怨刺,却似反离骚。沙上独行时,高吟到楚词。
难将垂岸蓼,盈把当江蓠。秋寒鹰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客,无心击塞鸿。幽怀念烟水,长恨隔龙沙。
今日滕王阁,分明见落霞。江流何渺渺,怀古独依依。
渔父非贤者,芦中但有矶。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晓晴。
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幽思正迟迟,沙边濯弄时。
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曾有烟波客,能歌西塞山。
落花惟待月,一钓紫菱湾。千顷水纹细,一拳岚影孤。
君山寒树绿,曾过洞庭湖。光阔重湖水,低斜远雁行。
未曾无兴咏,多谢沈东阳。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日落长亭晚,山门步障青。
可怜无酒分,处处有旗亭。远岸无行树,经霜有伴红。
停船搜好句,题叶赠江枫。身世比行舟,无风亦暂休。
敢言终破浪,惟愿稳乘。
2.古诗《无题》
无题诗人:李商隐 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古诗赏析【注释】①“东风”句:指分别时为暮春时节。
②丝:与“思”谐音,喻相思。
③泪:烛油。
④云鬓:指女子浓密的头发。
⑤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⑥月光寒:指夜渐深。
⑦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⑧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座前传递消息的神鸟。【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赏析】 诗人描写了忠贞不渝,至死不变的爱情,并以“春蚕”、“蜡炬”来比喻呕心沥血至死不移的深情。全诗缠绵悱测,刻骨铭心,构思精巧,比喻贴切,优美精辟,撼人心弦。
3.《无题》诗意
《无题》诗的意思是: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诗词原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扩展资料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4.古诗(无题)
1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第三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下句则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一样,为他们传递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
2“晓镜但愁云鬓改”的心理可用李白的《秋浦歌》来表现。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古诗 无题 翻译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解】: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韵译】: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评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6.古诗《无题》表达怎样的思想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