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文献中“年鉴”用什么字母表示
用J表示。
年鉴的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
通过年鉴,可查找近年来国际国内时事,各部门各行业的进展及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可查找政府颁布的重要法规文献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查找“机构简介”“企业名录”及著名人物的生平及一些实用的指南性资料等。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年鉴事业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从1949年到1978年12月全国仅出版了不足10种年鉴。加上翻译出版的几种外国年鉴,数量上也少得可怜,与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出版事业极不相称。
1950年,天津进步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年鉴》是新中国成立后问世的第一部综合性年鉴。同年,大公报社出版类似年鉴性质的工具书--《人民手册》。随后,《世界知识手册》(1958年改名为《世界知识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中国摄影年鉴》等相继创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年鉴事业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应该说,这20多年来,是中国年鉴事业真正的形成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鉴
2.《中国统计年鉴》写参考文献是什么格式啊,要不要写页码
14.3.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copy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 会议论文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2113 专利 汇编 参考工具
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G K
[6]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5261,2001.
[7]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8]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4102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知道页码就写,实在不知道不写也没关系。实在要求标就只能编页码了,大家都这样1653。
3.年鉴怎么写
姐你要写啊?我查了一下这问题,有这么说的:1、以时间为顺序.
2、主要写和部门有关的大事、要事、特事,例如某领导视察啦等等,要有噱头讲,反映了什么精神,体现了什么背景.
3、年鉴的编写的重点要求写清楚: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最后记得升华下!
4、不要将部门一点鸡毛蒜皮的都写进去,例如单位召开年会,搞个晚会之类的,没有意义!
5、文章语言不要求多,200-500字即可,要精炼。
6、参考往年你们编写的年鉴,肯定有 希望能帮到你
4.2018.6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怎么写
这属于专著类文献标注的范围。但其中缺少主要著作者、出版地、出版单位等信息,应补充后按下列格式标注。
可标注为:[序号]主要责任者.世界能源统计年鉴[M].出版地:出版者,2018.起止页码(任选)
扩展延伸: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类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文献类型的标注码分别为: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5.年鉴要怎么写
原发布者:赵俊杰333
年鉴主要是由编纂单位根据选题计划组织众多作者撰写的,少量内容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其他重要文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在选材上,它要求系统全面、客观正确以及浓缩精炼。在编纂结构上,要求布局合理,基本框架稳定,其常设的栏目有:文献(包括文件和法规)、概况、文选和文摘、大事记、论争集要、统计资料、人物志、机构简介、附录等。年鉴大体可分为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大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历史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年鉴编纂总的指导思想 年鉴编纂总的指导思想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政治的严肃性。年鉴的质量,首先是要保证政治质量,政治上出了错,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年鉴的全部内容都要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坚决和中央保持一致。此外,还要注意保密,内外有别,防止发生任何失密违纪现象。 二、坚持真实性、科学性。作为史册之一的年鉴,必须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保证刊载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准确无误。要求资料内容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既不溢美,亦不饰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整体上和发展上去反映事物。 三、坚持年鉴编纂的六项要求。即“全”、“新”、“精”、“特”、“鉴”、“便”。“全"就是各个项目齐全,内容完备;“新”就是内容要新,有新鲜感;“精”就是精炼;“特”就是特色;“鉴"就是发挥鉴戒作用;“
6.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
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
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
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
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
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
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
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
”、“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
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
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
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
、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
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
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
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
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
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
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
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
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
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
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
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
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7.文献综述怎么写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食品安全机制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文献综述,它是对选题阅读工作进行进一步整理: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有学者说:“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找不到问题主线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