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南地北”
《易经》,八卦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上南下北,刚好与现代地图的方位相反。成语中的天南地北一词就是来源于此,因为上为天为南,下为地为北。
根据齐家的《简易经》记载:“初,唯天无地,水去而地显也。方向唯南,与天同语,后有地,命北,尚无东西。”
《简易经》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文化宝典,是中古文化的开端,现在我们使用的有许多词语就是从那时引意而出。象“天南地北”之词,说明当初地球上全部是水,没有地,由于自然的变化,水势下降大地显露出来。当时只有正南一个方向,与天同语,“南天”或“天南”之词由此而诞生,后来有了地,命名为北,这就是“地北”的由来,也形成了“天南地北”之词。
现在人们把“天南地北”引伸为形容词:不怕路途遥远,不辞劳苦的意思。
2.天南地北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解释: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出自:金元好问金·元好问《迈陂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在遥远的各地;作副词:如 两个人天南地北地说了好半天。
扩展资料
天南地北近义词:
1、天涯海角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作宾语;
示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们都是最要好的朋友。
2、信口开河
形容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作贬义。
示例:这种人命关天的事,千万不可信口开河,随意诬赖人。
天南地北反义词:
近在咫尺:形容很近的距离。作谓语、宾语、定语;
出自: 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
示例: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有近在咫尺。
3.天南地北是什么意思
[tiān nán dì běi]
天南地北 :
汉语成语,释义: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 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指距离极度遥远。也形容说话漫无边际。
出处
金·元好问《迈陂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示例
咫尺的~,霎时间月缺花飞。(元·关汉卿《沉醉东风》)
来源于先天八卦图,先天图中代表天的乾卦位于南方,代表地的坤卦位于北方,故说天南地北。
根据齐家的《简易经》记载:“初,唯天无地,水去而地显也。方向唯南,与天同语,后有地,命北,尚无东西。”
《简易经》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文化宝典,是中古文化的开端,现在我们使用的有许多词语就是从那时引意而出。象“天南地北”之词,说明当初地球上全部是水,没有地,由于自然的变化,水势下降大地显露出来。当时只有正南一个方向,与天同语,“南天”或“天南”之词由此而诞生,后来有了地,命名为北,这就是“地北”的由来,也形成了“天南地北”之词。
现在人们把“天南地北”引伸为形容词:不怕路途遥远,不辞劳苦的意思。
用法如:这些年来,他一直天南地北地去考查。
4.天南地北 下一句
摸鱼儿 金·元好问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题解] 这首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动。
他买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后又据[摸鱼儿]词调加工改定。
词作高度赞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贵,谱写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歌。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写之。
。摸鱼儿 金·元好问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题解] 这首词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他被一只大雁殉情的事深深感动。
他买雁葬于汾水旁,并写了这首词。后又据[摸鱼儿]词调加工改定。
词作高度赞美了大雁殉情之可贵,谱写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歌。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写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
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
正如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至极处,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情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作者的诘问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 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
词的开篇用问句,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作者称他们为 “双飞客”,赋予它们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
“天南地北” 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 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 是中:于此,在这里面。
这几句是说大雁长期以来共同生活,既是团聚的快乐,也有离别的酸楚,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难以割舍的一往深情。长期以来,这对“双飞客”早已心心相印,痴情热爱,矢志不渝。
“痴儿女”三字包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也使人联想到人世间更有许多真心相爱的痴情男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君:指殉情的大雁。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
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
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自己形孤影单,前路渺茫,失去一生的至爱,即使荀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痛下决心, “自投于地而死”。“万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暮雪”状前景之艰难。
此四句用烘托的手法,揭示了大雁心理活动的轨迹,交待了殉情的深层原因。 横汾路,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