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病历怎样填写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病的症状,主要是表现为腰部疼痛,或许伴有下肢的神经牵拉性,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
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硬膜囊,会出现腰部的疼痛,伴有腰椎的活动受限,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像两侧的神经根压迫的话,会出现下肢的神经牵拉性疼痛,麻木,乏力,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是阳性的。根据突出的部位不同,下肢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如果是腰4-5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小腿的前外侧以及足背的神经牵拉性疼痛以及感觉的麻木,乏力等情况,如果是腰骨骶腰椎间盘突出,会出现小腿后侧以及足底部的皮肤神经牵拉性疼痛,麻木,乏力等情况。
2.需要一份腰椎间盘突出的大病历(中医)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2012年4月6日 10时10分 陈XX,男性,57岁,汉族,已婚,务农,家住XXXXXXXXXX,因“右侧腰腿痛1周余”入院。
患者自诉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处疼痛,活动后出现右下肢痛休息后略右好转,无发热头晕,无畏寒,无活动障碍。今日入我院求治,在我院行CT示:L3-S1椎间盘膨出并L4/5突出,L4/5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
门诊拟“1、腰椎间盘突出症、2、椎管狭窄”收入院。病程中神志清楚,精神差,纳眠可,二便调。
查体:体温36.4℃,脉搏6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体型适中,表情自然,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翼无扇动,鼻腔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区无压痛,双侧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牙龈及口腔粘膜无出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化脓点,伸舌居中。
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触诊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约0.5cm处,无异常搏动,触诊无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6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腰5骶1棘突处压痛阳性,向右下肢放射痛,右直腿抬高试验60度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髋“4”字试验阴性,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
辅助检查: CT示:L3-S1椎间盘膨出并L4/5突出,L4/5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腿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痛 2、椎管狭窄症 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依据:患者,男,57岁,腰痛伴右下肢痛一周余,病程短,痛处拒按,神清,精神一般,故辨病为“腰腿痛”,证属“气滞血瘀”证。
患者正值壮年,无腰部外伤史,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既往体健,病程短,痛处固定拒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为气滞血瘀之征象。本病位在腰椎,病性属实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右侧腰腿痛1周余 2、查体:腰5骶1棘突处压痛阳性,向右下肢放射痛,右直腿抬高试验60度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右髋“4”字试验阴性,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 3、辅助检查:CT示:L3-S1椎间盘膨出并L4/5突出,L4/5椎管狭窄,腰椎退行性病变。
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诊疗计划: 1、按骨科常规护理。 2、完善相关检查。
3、行脱水消肿营养,活血通络等支持治疗。 4、中药以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为法,中成药以活血止痛胶囊治疗。
住院医师: 这是我的一个腰突病人的病历,请参考!可能有错误,请指导,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腰间盘突出病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