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桃花借景抒情400字
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今天,爸爸带我们去山边赏桃花。
到了山边,马上就要到桃花林了。远远望去,只见红、白、黄三种颜色相互衬托着,别有一番风味。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桃花,虽然已经没有绿叶的相伴,但花儿却不显孤单,艳丽的花瓣紧拥在一起,将自己那美丽的外表绽放在枝头上。
车开到桃花林旁了,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冲进了那桃花的红海里。一进去,一阵香味扑鼻而来。近看桃花,更加美了。桃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不敢将自己呈现在人们眼前;有的半开半放,仿佛是一个急着想看到外面世界的孩子,正用力释放着自己;还有的是已经盛开了的,似乎在炫耀着自己那婀娜的身姿……
忽地一缕阳光照射了下来,透过花瓣零零碎碎地洒在地上、游人的身上。我一低头,只见地上满是黑色的桃花瓣,但手却怎么也触摸不到,因为那只是花的影子而已。
这时,一阵微风吹来,几片花瓣没有抓住树枝,随风飘落在我的肩上。我拿在手上 ,此情此景,真让人感受到惬意。
2.写桃花的咏物抒怀作文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3.桃花散文、优美、抒情的、看起来是六年级写的、急求、
粲然一笑
把掌心温存在一朵桃花的面孔上,我听到桃蕊心跳的律动,听到这个季节最动人的声音。
三月的柳笛吹拂寒冬尘封的思绪,吹拂一些日子沉淀的音容,一些痛苦的思想。
三月的风是灵性轻盈的;
三月的雨是凝重忧郁的。
用一支长笛撑开这个季节的天空,看暮天楚江留下多少邑尘涉水人的迹痕;柳永的兰舟过后,酒醒断肠处,是谁的微笑清瘦如诗?是谁的寂寞灿然如花?在桃花汛最美丽的时刻,与梦往相依相爱!
一枚暗红的果子,开始孕育一种记忆,一种声音,一段心事,一则传说。
于是,在远离你的梦土上,我用憔悴的容颜在等待,我孤寂的泪水上,会有一位桃花仙子,凌波而来,为我传唱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2。梦境遥远,桃林葱郁。
在桃林深处的花丛中,紫色的青藤在那座小木屋上爬满孤独。
桃花无心,闲自开落,默然地陪伴我痛苦而寂寥的期望。
又是一季阳春,预感着,那命里注定的时刻悄悄地来临。
这是残冬里最后一个黄昏吗?
杯子里的绿水袅袅地弥漫最初的清香,籁籁落花如雪。结疤的灵魂,以它全部的疼痛,全部的爱恋,亲切地抚摸每一片桃花的心蕊,桃桠的枝梢。这个季节的鸟翅,宛如天使的暗语,划动暮色的苍重。
你临水而伫,倚窗远目,静看夕阳叹息一般缓缓地坠落,优美而忧郁的弧线。
骤然有清越超渺的声音,幽雅浮起,仿佛晚风从平野尽头踏歌而来;仿佛是清泉从山谷那端环绕桃林而来——
来了,那是青竹长笛!
来了,那是瘦风晚唱!
来自天边的天籁之音,灵魂之曲,来自你呼吸深处的某一角落,陌生又似曾相识。
那是笛!
平地卷起雾霰,起伏涌动着,转眼淹没你背景中的小木屋。
那是笛!
召唤你长久沉寂的心潮,流电惊雷的瞬间,掀起一场波涛汹涌的飓浪。你颤粟着闭目细听,泪珠如桃花瓣般飞落。
那是笛!
初上的月光似水清凉,多少纷飞的花瓣宛若你词章里的清词丽句,忽然化作盈盈的粉蝶,刹时栖满你清瘦的双肩,美你如桃花仙子!
你——该循笛声而来!
4.谁给我一篇写桃树的状物抒情散文,速度啊
我老家的老屋左侧的地坪边有一棵桃树。
这棵桃树不同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两棵桃树”。它有其自身的特别之处,至少有三点与一般的桃树相异:一是它的来历有争议;二是它的形状有风格;三是它的果实有涵义。
当我真正注意到这棵桃树的时候,已是我与家人共同享受它的果实的时候了。那一年,正是我祖母七十大寿,我父亲一个电话,要我去“蟠桃赴会”。
老父召唤,哪有不去之理?飞车回到老家,已是正午。堂屋里的大餐桌边已经围满了人,就等我回来开“锣”了!还没坐定,我就看到桌上摆出一大盘鲜桃。
这桃儿又大又鲜,细看其色泽:青中带白,白里透红,红中反光。看一眼就让我垂涎欲滴!祖母高兴地告诉我:“月儿,快尝鲜桃,这可是奶奶的劳动成果哦!”“奶奶,这桃是您种植的?”我好奇地问。
祖母便滔滔不绝地介绍给我听:“这桃,就是门前地坪左边那棵桃树结的,今年是第一年挂果。这棵桃树是我一手栽种的。
我细心浇培了三年,才有今天的丰硕成果啊!????????????”这桃也来得正是时候,祖母七十大寿的庆贺之时,正好受用!祖父也在一旁也高兴得说起了幽默话:“这可是真正的寿桃啊,你奶奶吃了这寿桃,定会百岁不老的!”说得在坐的人都哈哈大笑。大家吃桃了,自然首先是敬祖母,因为她是寿星;再敬祖父,因为他是“龙头老大”;然后就没有分什么辈份了,大家每人先尝一个。
不知是当时的我因路途辛苦而肚中饥饿了的原故,还是这桃真的有那么好的美味,反正我咬一口,密汁四溅,使我顿时感觉甜到了心底!——直到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时,心里还有那种甜丝丝的感觉,甚至产生了要尝那桃的欲望!——吃完了桃就吃饭。吃饭时免不了还要喝点酒,祖母也还喝得一点儿烧酒。
于是,大家把祖母“众星捧月”一般,敬酒的、敬菜的、说祝福话的,还有俏皮的孙女到祖母背后帮她按按摩,弄得祖母那起了皱的脸在酒精的作用下笑成一朵带有艺术色彩的桃花!“桃足饭饱”之后,余兴未尽,议桃的话题又重提了出来。祖父悄悄地告诉我:其实这桃树是他栽的,是三年前村里的一位同姓堂叔承包一片荒山栽培果木,祖父向他讨过来的种苗。
而祖母却硬说是三年前我回老家时带回的桃的核儿丢在那儿自个长出的苗。祖母“据理力争”,父母亲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也都将信将疑。
似乎谁也没法考证。祖父也不想争辨明白,坦然一笑:“你奶奶认为是她栽的也没关系,只要她高兴就行了!”大家也就没有真正弄个水落石出便罢议了。
不过,我还是信实祖父的说法,因为我也不大记得三年前是不是买桃了,而且,一般情况下,买回家食用的桃子的核儿也很难长出苗,即使长出了苗也很可能不会结果。桃树苗的培植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这桃树的出处便是个悬案了。不过,争议归争议,也不需要去澄清事实真相。
说了一会儿,我便起身到桃树边去看看。这桃树也真有些特别,其形状真是一件活生生的艺术珍品:它的整个形状象个黑桃“A”,也就是一个硕大的“桃”形。
我知道这也真亏祖母花了心血,剪枝培育,才长成了这个模样。见我欣赏这棵桃树,祖母也跟着走了出来,站在一旁说开了:“月儿呀,你不知道,好看的时候,你看不到呢!开花时一树的红,花落了一树的绿,结桃了一树的果,真好看!”我看着眼前的桃树形状,听祖母这么一说,便产生了许多想象:三月桃花一开,不见桃枝嫩叶,一定象个鲜红鲜红的大红桃;四月桃花一谢,绿叶就长丰满了,活象个鲜嫩鲜嫩的大绿桃,五月桃子长成了,若远远望去,一定是一串串珍珠镶绣而成的桃中极品;若走近细看,可以产生艺术的遐想——它把“春夏装一树,玛瑙集一堆”,使春的花香与夏的绿荫巧妙地融为了一体,给人以爱之甚珍的情愫。
这可是老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啊!难怪祖母喜色难掩。顿时,我似乎也感染到了祖母的怡然自乐!看树思果,尝果思意。
我觉得这桃与我祖母还真是有缘:桃花绽放时,它给祖母以美的享受;花凋挂果时,它给祖母以丰收的希望;尤其是果实成熟之际,刚好又是祖母的寿庆之时。据说天庭里也为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
这“寿会”恐怕不会年年开吧?这虚幻东西有谁知道呢?可我老祖母的“蟠桃会”是真真实实的。祖母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从祖母七十岁那年起,年年举行一次“蟠桃寿宴”,今年已经是第十四次了!这真是人间的天堂盛宴,胜过仙界的人间相聚啊!培育这棵桃树,虽然倾注了祖母的心血,但也给予了祖母以丰厚的回报,给了祖母以独特的精神寄托和物质享受。
难怪我老祖母越活越精神!我忽然想起十三年前祖父说过的“你奶奶吃了这寿桃,定会百岁不老”的祝语,看来真的有可能会得到应验啊!我不知道桃龄和种植技术,好象听说过一般桃园中的桃树结果的盛产期也不过几年,但不知是我老家那块老土适宜这棵桃树生长,还是因老祖母的精心培育的原故,反正这棵桃树已经十多年来,一直盛产不衰。也许是祖母生儿育女、培桃育李的精神和厚德慈祥、与人为善的高尚品德感动了大自然,使她“投之以心,报之以桃”!但愿祖母身体永远健康,但愿这棵桃树也象我祖父一样与祖母一起相互依存、相互关照、互。
5.描写桃叶的抒情句子
描写桃树的句子
1、春天,桃树碧绿的叶子,经过雨水冲洗,显得更绿了。发亮的嫩枝间,开放着一簇簇粉红的花朵,好看极了。
2、三月,桃树那粉红色的花朵绽开了,羞涩地直往树叶里钻掩映在浓密茂盛的绿叶中,十分美丽。
3、冬天,下过一场雪后,整棵桃树都被雪盖住了。好像给桃树盖上了一厚厚的被子。冬天桃树不是坚持不懈地站在那,它不管风吹雨打,都不肯服输,它那高尚的品质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4、这棵小桃树花开得热闹了,真是一条枝一串花。粉红粉红的桃花一片连一片,像彩云那么美丽。我伸头去闻一闻,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清香忽地钻进了我的鼻子,钻进了我的心房。
5、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着一朵,就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观赏着自己的艳丽风姿。
6、前方一片桃林,大片的桃树茂盛的生长着。正是春天。满眼的粉红。煞是美丽。其中一棵桃树长的格外出众。满树桃花开得好像姑娘的粉脸,看着就让人生出喜爱之心。想想秋天一定会结出甜美的桃子。
7、在阳光下,清风吹拂着它的花瓣。那些美得令人惊异的花瓣就随风散落,有的在风中摇曳着;有的在屋前打转着;有的在人们身边徘徊似乎不愿离去;还有的不住地狂舞飞旋,像是一定要展现它最秀美的一面给人们看到才肯罢休呢!花蕊是那般细小呵!像是金光闪闪的麦穗,斜斜地舒展开来,带着几分慵懒,却又看着十分舒服。嫩嫩的,脆脆的,既柔软又带些坚韧。
8、一进去,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馋得我大口大楼地吸气。走近一看,只见桃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含苞欲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已经完全展开,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小尖,调皮地探出头发,似乎在炫耀自己的婀娜身姿……
9、桃花远远望去,一片粉红,好像彩霞。一阵春风夹着浓郁的香气吹来,沁人心脾。
10、这棵小桃树花开得热闹了,真是一条枝一串花。粉红粉红的桃花一片连一片,像彩云那么美丽。我伸头去闻一闻,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清香忽地钻进了我的鼻子,钻进了我的心房。
11、夏天,树上长出了青绿色的桃子,这些桃子在嫩绿色的叶子之间,好像一个个挂在树上绿色的小气球。桃树的外皮很光滑,上面还有一个个小窟窿,那些窟窿是被虫子咬的。
12、春天来了。它使桃树长出了绿色的嫩叶。绿叶中心还有几颗红色的花蕾―桃花就要开了。
13、春天,小桃树发芽了,发的芽像许多颗碧玉一样的珍珠,枝条上的露水发出许多种颜色,每次下雨的时候,它就像一把绿色的小雨伞,下完雨,小桃树像上都是珍珠一样饿的雨露。
14、走进桃林,顿时芳香扑鼻。东边一片桃林,绽满桃花,像一片一片朝霞。酉边一片桃林,蜂蝶戏舞,犹如祝贺桃花的生日。
6.《一树树桃花》抒情作文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札根在黑色松软的泥土里,安逸的吸收着来自大地的营养。我喜欢风,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身体,让我在它的胸膛里摇曳;我亦喜欢雨,爱怜地滋润着我的灵魂,让我在它的怀抱中舞蹈。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悄悄拾起草地上的
时,当第一丝微风拂过丛林里的树
叶时,我便会扭动着身体,
掉沐浴后的水珠,艰难的从土壤里慢慢爬出。迎合着朝阳,抖掉一夜的疲惫,透过晶莹而未蒸发完全的水珠,我看到了你--一个让我为之心跳的女孩。
她有一双黑亮且清澈的眼睛,穿着一身素白的
蓝色反旧的
她的侧脸,形成一道美丽的
一阵微风吹来,撩开她那雪白的衬角,俏皮地吹乱她乌黑的头发,我看到了她的微笑。她迎着阳光向我走来,从我的身边擦过,我感受到了她那散发清香的气息,于是我不断扭动着身体,希望为此她能够看我一眼,然而……她却没有发现我。
7.写桃景抒情古诗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杜甫《绝句漫兴》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吴融《桃花》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刘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杨凭《千叶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周朴《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齐己《桃花》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苏轼《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8.用"借景抒情"的方式写一篇作文550字 关于桃花
喜欢在太阳下山时出走,踩在暖暖阳光下,任微风拂起整齐干净的发丝,轻吻无瑕的脸颊。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必想。仿佛置身于世外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之中,余晖中的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从无际掠过,引出无尽诗意,正如刘禹锡《秋词》中所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大自然的魅力无穷无尽,总是让人感觉若即若离的一种朦胧。所谓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虎啸深山”,便是大自然的一点极致。江山如娇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或许便是大自然的另一番风情。曾几何时,大自然的景物被文人用作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工具,大自然则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感情面纱,与诗人、作家同悲共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上下五千年,滚滚长江水,华夏一代代炎黄子孙,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又不断点缀修饰着这位伟大的母亲,这位世界上最漂亮、最温柔、最贤惠的母亲。
漫步山间小道,最惬意的便是能走在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下,静听周围的虫鸣鸟啼。放眼田野,是数不清的相互缠绕点缀的花草树木。脚下的路湮没在幽深的丛林中,延伸至未知的前方……渐渐地,融入大自然。只有不需要任何修饰装扮的景色,才是最美的新娘。正如清朝大学者王国维谈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何为有我?何为“无我”?大自然的默契不是任何矫揉造作的修饰能媲美的,是用任何已知的华丽的言语都不能描摹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自然的每一点,每一滴,都给人以一种无法超越的和谐的韵味。喜欢在疲惫的时候外出,远离尘世的喧嚣,世事的纷扰,独自享受这江上之清风,山间的明月的寂静。欣赏大自然,给自己一点抚慰。余晖中的大雁,轻轻掠过头顶,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翱翔。红彤彤的落日,散发着她的余晖,铺洒在纷忙的人群身上,便是一种别致,一种惬意,是你、我、他都拥有的一点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