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呀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我国的中药行业也加快了现代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步伐。
中药领域新学科、新行业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新型中药人才,以推动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专业设置不断拓宽,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学课程体系。中药学人才供求将趋于饱和,人才竞争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就对中药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因此,构建新型的中药学人才知识结构,深入开展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实现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充分体现高等农林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特色[1]。
积极推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加强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带动专业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学科发展,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中药学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进行改革探索的主要目的。下面介绍对本校中药学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体会。
1 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对本校中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以下改革: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与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与机制;建立系统的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2]。以教师为主导,培养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并推行“启发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他辅助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让学生查阅、翻译外文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参与老师科研、设计实验方案、申请并直接参与创新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实物或投影等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我们特别注重实验课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并不断增加实验课学时比例,修改设计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从而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课程设置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可行,它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
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选修课没有开设。课程开设较杂乱,尤其是实验学时偏少,导致有些实验课质量不能保证,学生操作能力较弱,达不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及视野的开拓。
因此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同时,我们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改与补充。课程体系调整主要包括: (1) 近年来,随着中药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学科。
我们结合本校特色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特色,增加新兴中药学科。如中药市场营销学,中药新产品开发学,中药质量检测,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新药研究与设计,制剂设备与机械,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也最能体现现代中药学的特色,我们将其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开设。
(2)删除一些与中药学关系不大的课程,将一些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时有所增加,如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等课程。其中这些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时几乎达到1∶1,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3)扩大选修课范围。
2.本人对中药学专业理论技术掌握程度怎么写
笼统一点:熟练掌握中药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
系统一点:熟练掌握中药资源学,天然产物化学,植物栽培学,细胞生物学,色谱分析,有机光谱解析,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法,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学,生物转化,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中药代谢,人体解剖生理学等各种中药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HPLC,GC,MS,HPLC-MS,GC-MS,NMR,IR,UV,PTLC,EC,ODS柱等的操作和运用。熟练掌握植物和微生物化合物单体分离鉴定,生物转化,动物代谢物的分离鉴定,植物细胞培养,药用植物资源鉴定,化合物活性测定,化合物含量测定,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以及药品注册相关方法。
3.专业描述怎么写
你要写关于什么的专业描述?我举个例子你参考一下
在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更加频繁,这就更需要大量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熟练把握和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的人员。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二、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对外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二是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本身生存的需要。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没有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产生是与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的。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牲畜的驯养和繁殖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是最早发生的交换。这种交换是极其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于是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交换关系的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从而使原始社会日趋瓦解,这就为过渡到奴隶社会打下了基础。在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形成了国家。国家出现后,商品交换超出国界,便产生了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商品(实物商品)交换,也包含着无形商品(劳务、技术)的交换,又可称为世界贸易(World Trade)。
4.中药专业如何
学习药就业比学医更容易就业
中药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熟悉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掌握中药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4.具有中药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5.求职个人简历中有一项专业描述,谁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 专业描述怎么
你是不是这个专业的啊?如果是应该知道的。
以下供你摘录部分即可: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妇儿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侧重妇科和儿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系统的临床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适应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古汉语和计算机知识。毕业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侧重妇科和儿科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外科方向)
培养目标:本方向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侧重中医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主要突出中医外科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知识和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中医外科疑难杂症的能力,较强的自学和科研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6.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年限证明如何填写
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兹有我单位 同志,至2007年年底已累计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共 年。其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主要经历如下:
起 止 年 月 在何单位 从事何种 专业工作 任何专业 技术职务
在我单位工作期间,该同志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无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我单位对证明的真实性负责。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经办人(签名):
200 年 月 日
注:本证明由报考人员现所在单位出具,须有经办人签名,且必须每人一份。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中药学专业描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