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联赏析怎么写
1.横批:盛景争春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赏析:‘唤’字用得神秘,而“翻”用得最为活泼,巧妙,把风的活动写得很形象,再说暖蝶如何‘翻’风,这倒有点意思,‘逐’字把春这一景象给拟人化,形象解释了鸟声因春‘逐’而来。
2.横批:吉星高照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
赏析: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3.横批:前程似锦
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
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
赏析:此联横批用“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
4.横批:新春大吉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赏析:这类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5。横批:万事如意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赏析:这类家庭春联是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2.春联赏析怎么写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
这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这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一枝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这是教师家庭贴的春联。
这种体现各自特点的春联,更突出了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忠诚的敬业精神。当然,那些从国家的宏观出发,赞颂国家繁荣昌盛,表达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予以热情讴歌的春联,无论是家庭,还是单位都可以贴,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说的体现个性主要是强调不要将春联贴串行。就是说,作为工人家庭,如果贴一副“费劲养猪,三口人家甜日过;种田流汗,九秋果实旺年来”的春联,就会惹人笑话。
3.对联的赏析
对联鉴赏,大致也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鉴赏一样,应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项,从这两方面去欣赏;所不同的在于对联往往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所以,对联鉴赏应有对联内容、表达手段和书法艺术(限张贴及悬挂联)三个方面。
一 对联内容 对联的内容应是对联鉴赏的最主要部分。我想,是否从这么几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看对联的内容: 第一,先看对联的句子是否顺畅。
我们阅读小说、朗诵诗歌、欣赏戏剧、看电影电视,都有这个问题。句子不顺畅,直接影响到表达。
前面说过,有人在创作对联时,为了某一个字或几个字对得工整,有时会照顾不到整句话的连贯性,以至使对联的句子出现或晦涩、或牵强等情况。如果是比较长的对联,还必须先断句;如果连断句都解决不了,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其内容的理解和领会,根本谈不上什么鉴赏了。
光是句子通顺还不行,还要考虑其句子之间的层次是否清晰,上联和下联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有没有次序颠倒、言语矛盾之处。一旦遇到连句子都不通顺,或者前言不搭后语、令人莫名其妙的对联,我看还是不再欣赏的好。
——这应该是对联鉴赏的第一步。 第二,再看对联要说的内容。
如名胜楹联,是写风景的,还是写人物的?是写历史的,还是写传说的?是褒扬,是贬斥,是歌颂,还是批评?是叙述,是描写,是议论,还是抒情?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感慨,还是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如果欣赏历史名人纪念地(如武侯祠、关帝庙、岳飞庙、韩愈祠等)的楹联,就要对这位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如他的出身、经历、主要业绩、功勋、历史上和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等等;如果是欣赏佛寺的楹联,还要懂得一些佛教常识、佛学术语,以及这个寺院不同于其他寺院之处(如登封的少林寺,因北魏时达摩在此面壁修行。被认为是禅宗祖庭;洛阳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所寺院)等等;如果是欣赏道观的楹联,还要有一些道教的常识,懂得一点道教术语,以及这所道观的独特之处(如鹿邑太清宫,是老子家乡为纪念他而建的道教建筑)等等;如果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则要对该名胜有个大概的了解,如名胜所处的位置、开发的年代、名称的缘起、有何著名景点、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到过、现在还有哪些遗迹(如辉县百泉,因泉眼众多而得名,泉水注入卫水,故有“卫源”之称。
隋代始建卫源庙,以后陆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成为湖光山色并美的旅游胜地。历代有皇帝、高官、文人、学士来此游览、隐居、讲学。
现存有纪念晋代隐士孙登的啸台、纪念北宋哲学家邵雍的邵夫子祠、纪念明清之际学者孙奇峰的孙奇峰祠、民国间为纪念冯玉祥在此兴修水利而建的冯泉亭等诸多景点)等等……一句话,凡是与此名胜有关的一切东西,都有了解的必要。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名胜楹联的鉴赏。
如洛阳市北吕祖庙后殿一联: 东南瞻崿岭,千层翠黛朝凤阙 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 这是一副写当地风景、地理位置的楹联,从中可知该庙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上。而与吕祖却没有什么关系。
如百泉邵夫子祠击壤亭一联(清末光绪间辉县知事康曾定题): 精义入神,著皇极经世六十卷 同声相应,有夏峰继轨五百年 上联“精义入神”,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用于哲学家,十分恰切。
“皇极经世”,是邵雍的主要著作之一。下联则是说从北宋邵雍以后,大约500年,有孙奇峰来这里继承其事业。
“同声相应”,出自《周易·乾》,比喻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与前面的“精义入神”一样的当。
“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 看来,要读懂一副对联,特别是名胜联,理解其内容,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怎么办?我建议:一方面,平时要注意留心对相关知识的积累。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到某地旅游,事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这算是应急吧。如要去少林寺,有关的书很多,可事先了解一下其历史渊源(建于北魏,公元495年)、有关历史人物(如达摩从南朝梁过江而 来,面壁十年,传授佛教禅宗,后将衣钵法器传给了二祖慧可)、历史事件(如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嵩山少室山下,西北是洛阳,东北是郑州)、其独特之处(禅宗祖庭、少林武术、最大的塔林)等等。
这样,在那里若遇到有关的名胜楹联,就不会束手无策。 如少林寺山门外西石坊一联: 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上联说达摩在寺后的山洞里修行,神光在雪地里求法。
“神光”,人名,俗姓姬,洛阳人,博览群书,尤其精于玄理。一年冬天,赴少林寺向达摩求道,在雪地里侍立一夜,至雪深没膝,达摩仍不为所动。
他用短剑斩断自己的左臂献上,达摩见他如此诚挚,这才授以《楞迦经》并衣钵法器,赐名慧可,成为禅宗二祖。下联说少林寺面对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缑氏山。
“子晋”,周灵王太子。传说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于缑氏山(在今偃师市境内)山顶乘鹤升仙。
此外,还要看对。
4.对联的赏析及编写对联
中药对联赏析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施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子)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这副对联上联中药九味,勾勒了一位身经百战,志气豪迈凯旋而归的大将军英雄气概,下联中 药九味描绘了一位艳丽俏美娇娜性情温柔,快要出嫁而去的新娘子的倩影。?
这副对联收集于兰州一家大药房,对联中药十八味,描写人物性格气质行为举动,相 宜动人,称的上奇特的中药对联。?
我在永登三中任教的多年,与窑街有名中医王克恭接触较多,他的药房前曾有 这样一副对联:?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小红花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上联中药三味,显示一位身披盔甲、骑战马神采威武的将军将要出征的英雄神态。?
下联中药三味,描写了一位佳人坐在车前身穿红衣,头戴金银首饰,浓妆美丽,快要外行的小娘 子。?
这副对联描写人物形象逼真、自然动人,如大对小,骑对坐,身披对头戴,非常工整。?
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
朱砂神砂夜明砂砂里掏金?
上联中药三味,“仁”引伸为医务人心怀仁慈之心,济世治病的高尚医德?
下联中药三味“砂”字引伸为医务人在博大深奥浩如烟海的中医学中探讨,挖掘更加精湛 的医术,济世治病救人。可谓砂里掏金,深山寻取了宝,掏金寻宝就是挖掘,就是筛选发现精湛 的医药医术。?
对联上下词意镶嵌得当,词意动人,朗朗上口?
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
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这付对联典故体现了医务人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和对广大世人仁慈博爱之心,期 盼世人健康幸福之愿望,我在此也期盼杏林更加暖和人心,橘井更加滴开阴鸷之路,让世间人 们健康幸福美满。
5.对联赏析
“当春夏之交,风雨晦明之间;朝晖夕阴。”
这副荟萃宋代四名家杰作佳句而撰成的妙联,林壑尤美”、幽雅清隽的胜境,亦谪居之胜概也,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吞长江”,
诗兴大作,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披襟频依栏。
上联是说诸葛亮的两个《出师表》酬答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谊,因为里面提出了用人唯贤。上联中“衔远山:何绍基撰岳阳楼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及“鞠躬尽瘁、王禹偁,浩浩荡荡“两表酬三顾,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崔颢题诗在上头, 一对足千秋。”“当春夏之交,日到天星
此联为【清】著名书法家。真是信手而就:“眼前有景道不得,秋冬雪月,才非工部。
近人游俊撰书。传说李白登此楼,一气呵成,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实是我国名胜古迹浩如烟海题联中的上乘之作,又饶有风骨、苏轼四名家名篇之佳句而撰成的,
目睹此诗,迎素月,当以此为第一?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出自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愧学逊希文,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脱口而出。
下联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足以流传千秋万世而不朽。”下联中的“送夕阳,林壑尤美,赏罚严明的治国方针。足见诗贵自然,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夕阳晚照,送夕阳,气象万千。”“其西南诸峰,琅琊也,茶烟歇,体现了竭智尽忠兴复汉室的愿望,横无际涯,动静兼备,死而后已”的精神:“衔远山,大为折服。诗虽不协律。”严沧浪也说唐人
七言律诗。既自然宏丽,因为里面提出了蜀汉建国治国的整个方针策略,俯仰百变,吞长江,一泻千里、欧阳修,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把笔又登楼,草木际天,千里一色,正风来水面。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 这是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说。
此联系伊秉绶集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迎素月”,草木际天”,出自苏轼的《放鹤亭记》:“待其酒力醒
6.一幅对联,赏析100字的
可从以下赏析中选一条, 建议选2、8、11-15条。
均为春联,且赏析也约百字。 以下有春联有对对联的内容,注意呵(另春联格式为:横批:盛景争春上联:楼外春阴鸠唤雨 下联:庭前日暖蝶翻风 以下各联均为此格式) 1.盛景争春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赏析:‘唤’字用得神秘,而“翻”用得最为活泼,巧妙,把风的活动写得很形象,再说暖蝶如何‘翻’风,这倒有点意思,‘逐’字把春这一景象给拟人化,形象解释了鸟声因春‘逐’而来 。
2.吉星高照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 赏析: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
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
“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3.前程似锦 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 扶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 赏析:此联横批用“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 4.新春大吉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5.心想事成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4及5赏析:4、5这类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6.万事如意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7.福星高照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6及7赏析:6、7这类家庭春联是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8.团圆暖春冷冷暖暖方是年味分分合合尽显年意 赏析:这幅春联最好的地方在于冷冷暖暖,分分合合。
意思相反,诠释到位。冷冷暖暖将的是天气冷,情意暖暖。
分分合合指的是家人一年到头相聚的喜悦。甚有年意。
而横批恰到好处,画龙点睛。十分有意思。
希望你们多多看看,品味品味 9.新春大吉门迎四海千重福户纳乾坤万里财 赏析:福、财是喜庆词语,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夸张的手法。主人用这副春联,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
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10.福满人间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赏析: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对联。
表达了主人在新一年的心愿,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能够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和气生财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顺顺利利,就手,生财。
生意兴旺了,自然钱财到手,福禄进门,家业兴隆。 11.春回大地东风送暖文明第宅春常在千祥云集琴瑟人家庆有余 赏析:春天来了,暖暖的东风频频吹来,给我文明富裕之家庭送来春的气息,文明之家春天常驻。
东风隐喻了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国富民强。千万种吉祥之彩云聚集的爱好音乐的人家,琴瑟和声,社会和谐歌升平,吉祥人家用美好的音乐来庆祝年年丰衣足食,富足有余。
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12.天人合一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赏析:此幅的主题为“和睦”。上联从一年的24节气、从乾坤写起,下联写祖国的56个民族,数字照应,横批最具特色“天人合一”,既照应上联,又紧扣下联。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四时之景和百花争春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前年流传下来的“魂”,是我们祖祖辈辈、一代代人所不懈的追求和美好的境界。
因此,此联概括性强,起笔大气,奠定了“和”的主旨! 13.万象更新 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赏析:此幅对联的主题是“和谐”。从党和国家的高度写起,对应人民和家庭,把目前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渗透其中,既有高度的政治性,写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又有春风四起、旭日初升的自然景象。
因此横批“万象更新”恰如其分,点明了这幅对联的主旨。这幅对联,为春晚“和谐”节目的进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4. 国泰民安 和和顺顺千家乐月月年年百姓福 赏析:此幅对联的主题是“和顺”。看似平平常常的语言,实则蕴涵了深刻的内容,在千家万户的“乐”在其中,在老百姓的“福”气洋溢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实在是中华民族的期盼和追求。
横批“国泰民安”道出我们共同的心声,也是在欢呼中华民族大家庭“和顺”的春天的到来。
这幅对联,为春晚的节目更进一步推向高潮。 15.新春大吉 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赏析:此幅对联的主题是“和美”。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联从这里写起,而且是天和、地和、人和,这就是“和”的最高境界了,中华大地全部占有了“和”,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向往!下联落笔现实,点出春晚的节目“美”,难忘今宵,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增强了节目现场气氛。 16.连年有余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 赏。
7.如何赏析对联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
二是词性相当
三是结构相称
8.【10副对联带赏析(上联
1、月里嫦娥舒袖舞 人间玉兔报春来 横批:玉兔赐福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好,好在:将兔年暗含在对联中,同时写出了人间天上的盛世美景,一片祥和的氛围. 2、卯时一到春入户 兔年来临福满门 横批:兔年吉祥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一般,一般在:用词是很对仗,但是意思上的对仗欠缺,没有什么意境. 3、金虎归山辞旧去 玉兔下凡迎春来 横批:寅去卯来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好,好在:一个“金虎”、一个“玉兔”,有种金玉满堂的喜感,加上后面的动词“归山”、“下凡”,整个对联很有气势,对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很工整,是为上品. 4、虎年一去春风暖 兔岁乍来喜气浓 横批:喜迎新春 赏析:这个春联写得好,好在:一去一来间上一个冬季过去,新的春季和喜气具来,横批喜迎新春十分贴切. 5、寅年春锦绣 卯序业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不错,不错在:下联“卯序业辉煌”写的极棒,和上联遥相呼应. 6、金虎腾跃风流世 玉兔笑迎锦绣春 横批:盛世欢腾 赏析:这个对联写得好,好在腾跃和笑迎写出了金虎和玉兔的动态之感,给人以欢腾喜庆的感觉. 7、庆玉兔今年奋起 祝金龙明岁腾飞 横批:万事如意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不错,一个庆奋起,一个祝腾飞,写出了美好的祈愿,十分的吉祥. 8、山中虎啸昌新运 月里兔欢启宏图 横批:迎春接福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尚可,对仗工整,寓意一般. 9、岁首喜看玉兔跃 耳边犹有金龙吟 横批:欢度春节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不错,很有寓意,期待来年更好. 10、喜兔年初开春色 继虎岁再展宏图 横批:形势喜人 赏析:这个春联写的好,对仗工整,用词巧妙,“喜”和“继”,“初”和“再”,“开”和“展”都用的比较精准,让人眼睛一亮,赞叹绝妙. 或者还有:。
9.对联和赏析,赏析100字以上
门迎四海千重福 户纳乾坤万里财
福、财是喜庆词语,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夸张的手法。主人用这副春联,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又如: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对联。表达了主人在新一年的心愿,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能够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和气生财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顺顺利利,就手,生财。生意兴旺了,自然钱财到手,福禄进门,家业兴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对联赏析的开头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