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林海音的简介

1.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林海音祖籍台湾,父亲是一位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教书先生。

1918年,林海音出生在日本大阪,乳名英子。五岁那年,她和母亲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一住就是二十六年。

从那时起,她真正开始了在北京的生活,并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留在了北京。“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一个人对他久居所熟悉的地方,当然不能忘怀,何况北京和万里长城,都是世界闻名的古迹。

因了林海音先生对北京这种挥之不去的爱,我们有了一部言之不尽的《城南旧事》。 林海音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童年终会结束,可心灵的童年永存。快乐的童年生活留给了林海音太多太深的记忆,当她拿起笔时,这一切全涌上心头,于是林海音在默默地想,默默地写,从生活里的真和性情中的爱里,亲切、自然地流溢出了不朽的《城南旧事》,字里行间有一股让人觉得热乎乎的亲和力。

城南旧事是五个单元的小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长篇小说,林海音先生试以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和成长,看成人世界的故事。 在《城南旧事》的“代序”里林海音说:“读者有没有注意到,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

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离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是啊,疯女人秀贞、藏在草丛中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毛驴回家的宋妈,最后是慈爱的爸爸,一个个离开英子而去。”

父亲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里包含着作者多么深切的离别恨,相思情,刻骨铭心的痛惜和思恋,令读者仿佛依稀看到文字的幕帘后面,闪烁着一双双盈盈的泪眼,童稚里充满了哀怨,纯真中蕴含了惆怅。初读时只觉得是个不经意的小故事,但读后给人心灵的震撼很大,你会惊奇一个小故事何以会给人这么大的激荡和震撼 一个作家的作品如果仅仅反映某个时代的问题,他只能是那个时代的作家。

一个作家能不能立足长远,与他的作品能否超越时代背景有关。林海音的的作品超越地域,超越小乡土,超越狭窄的意识形态,她的《城南旧事》写出了人类命运共通的东西,是超越时代的,也是经得起时间磨砺的。

2.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

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

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

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

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

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

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

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

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

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

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

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

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

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

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

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

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

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3.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1921年林海音随父母返回台湾。

1923年随父母迁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

林海音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亚华作家文艺基金会”颁赠的“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于1998年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终身成就奖”。其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于1999年获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德文版获瑞士颁赠“蓝眼镜蛇奖”。

扩展资料:

创作特点

林海音的作品,显得特别,有其特质和与众不同的风格,是由于她更固执地把题材只限囿于女人身上,以女人的心眼和细致的观察来塑成一个世界;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蜕变,世事的沧桑,皆透过女人的心身来寻觅表现。

可以说,她笔下的女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善终的;这意思是说,她所描写的女人皆尝过失望,爱情的挫折,大都是不幸的。没有一个女人得到真正的幸福,虽然这些女人并不缺乏生活上的欢乐或赖以生存的爱情,但她们仍是不幸的一群。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林海音

4.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

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

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

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

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

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

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

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

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

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

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

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

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

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

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

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

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

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

5.林海音介绍

作家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相关作品介绍: 《林海音文集--晓云》 《林海音文集》 《林海音文集--金鲤鱼的百裥裙》 《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 《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 《城南旧影——林海音自传》 《英子的心》 代表作: 小说:城南旧事 小说:<<驴打滚儿>><< 冬青树 >><<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 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 绢笠町忆往>> 《城南旧事》作者、文坛才女林海音2001年12月1日在台湾病逝 林海音:带给你温暖的名字(代前言)。

6.关于林海音的介绍

姓名: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18年3月18日 出生地:日本大版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

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散文集:《窗》、《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 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

7.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林海音祖籍台湾,父亲是一位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教书先生。1918年,林海音出生在日本大阪,乳名英子。五岁那年,她和母亲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从那时起,她真正开始了在北京的生活,并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留在了北京。“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一个人对他久居所熟悉的地方,当然不能忘怀,何况北京和万里长城,都是世界闻名的古迹。因了林海音先生对北京这种挥之不去的爱,我们有了一部言之不尽的《城南旧事》。 林海音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童年终会结束,可心灵的童年永存。快乐的童年生活留给了林海音太多太深的记忆,当她拿起笔时,这一切全涌上心头,于是林海音在默默地想,默默地写,从生活里的真和性情中的爱里,亲切、自然地流溢出了不朽的《城南旧事》,字里行间有一股让人觉得热乎乎的亲和力。

城南旧事是五个单元的小说,合在一起就是一个长篇小说,林海音先生试以一个小孩子的眼光和成长,看成人世界的故事。

在《城南旧事》的“代序”里林海音说:“读者有没有注意到,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离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是啊,疯女人秀贞、藏在草丛中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骑着毛驴回家的宋妈,最后是慈爱的爸爸,一个个离开英子而去。”父亲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里包含着作者多么深切的离别恨,相思情,刻骨铭心的痛惜和思恋,令读者仿佛依稀看到文字的幕帘后面,闪烁着一双双盈盈的泪眼,童稚里充满了哀怨,纯真中蕴含了惆怅。初读时只觉得是个不经意的小故事,但读后给人心灵的震撼很大,你会惊奇一个小故事何以会给人这么大的激荡和震撼

一个作家的作品如果仅仅反映某个时代的问题,他只能是那个时代的作家。一个作家能不能立足长远,与他的作品能否超越时代背景有关。林海音的的作品超越地域,超越小乡土,超越狭窄的意识形态,她的《城南旧事》写出了人类命运共通的东西,是超越时代的,也是经得起时间磨砺的。

8.林海音的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

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9.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知名女作家。曾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最为著名。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为英子,台湾作家。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不久返回台湾,后又举家迁居北京,父亲林焕文,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梅州蕉岭;母亲黄爱珍,台湾板桥人。

1921年随着父母迁居北京,林海音的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的烙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桐乡市第六中学。[1]

林海音的成长岁月与大半20世纪50年代作家相同,都经过旧时代的交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16岁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当实习记者,19岁毕业即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跑妇女新闻。而林海音也因为工作之缘故,认识了一生的伴侣夏承楹。两人于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子女有夏祖焯、夏祖丽。

1948年三十岁回到台湾,并开始发表文学创作。1953年受聘于《联合报》副刊,她担任“联副”主编(1953-1963)时期,以敏锐的文学触感发掘相当多的人才,且重视台湾本土的作家,如林怀民、黄春明、郑清文、钟理和等。除外,并且鼓励日据时代停笔的老作家,例如杨逵、钟肇政、文心、陈火泉、施翠峰等再出发,是推动台湾文学的重要推手。

林海音本人的创作丰收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总共写了三部短篇小说:《晓云》《春风》《孟珠的旅程》,和四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烛芯》,产量十分可观。另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

1963年因故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副,但这样的挫折并未打击到她,1968年她和几位朋友合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编这份杂志时,她曾亲笔发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编报时所拥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热情和真诚感动了好多人。《纯文学月刊》得到好评,产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如彭歌译的《改变历史的书》,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长篇小说《蓝与黑》《滚滚辽河》等都历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写《玻璃垫上》专栏超过三十年(1953-1984),彷佛是一部台湾社会发展史,纯文学特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出版《何凡文集》,这套书并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号召台湾出版界大量捐书以充实台湾文库;她又担任《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顾问,完整介绍台湾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

10.林海音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 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怎么写林海音的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林海音的简介

知识

105600大写怎么写

阅读(3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05600大写怎么写,内容包括四百五十万大写怎么写,107560大写怎么写,数字105600的大写怎么写。四百五十万大写:肆佰伍拾万人民币大写:肆佰伍拾万圆整数字汉字写法:四百五十万支票写法:¥4500000 人民币(大写) 肆佰伍拾万圆整中

知识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阅读(2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英语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内容包括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英语专业文学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包括哪些东西,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的。英语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好写的,根据题目写相关学者的总结,开始我也不会,还是师姐介绍

知识

父与子漫画怎么写

阅读(2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父与子漫画怎么写,内容包括父与子的漫画故事怎么写,父与子的漫画怎么写,《父与子》漫画,写一篇作文。有一幅漫画,名为《父与子》。画的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坐在一棵被砍断了树干的树根上。他的身后是密密麻麻的树根,一棵紧挨着

知识

环保用英语怎么写

阅读(2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环保用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环保用英语怎么说,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怎么写,(环保)用英文怎么写。A Polluted pollution is a serious social pr

知识

领导培训前怎么写决心书

阅读(1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领导培训前怎么写决心书,内容包括学习决心书怎么写,决心书怎么写还有格式,怎么写工作学习决心书。学习决心书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下午好!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新学年伊始,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1)课前准备

知识

水几画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水几画怎么写,内容包括水字有几画,水的笔画怎么写,水几画笔顺怎么写。“水”的笔画名称:竖钩、横撇/横钩、撇、捺基本释义: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

知识

最基本的简历怎么样写

阅读(18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最基本的简历怎么样写,内容包括一般个人简历怎么写,最简单的个人简历如何写,个人简历怎么写最好。请你自我介绍一下你自己? 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企业

知识

导游词怎么写ppt

阅读(2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导游词怎么写ppt,内容包括导游词怎么写ppt,怎样写导游词四上2.ppt,导游词的格式。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HELLO!我是你们这次游览颐和园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我将全程陪伴你们,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

知识

个人自查问题清单怎么写

阅读(2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个人自查问题清单怎么写,内容包括党员个人两学一做自查问题及整改清单怎么填,党员个人自查情况报告怎么写,全面深化政务整治,正风肃纪集中行动个人自查问题清单怎样填写百。原发布者:知人善任党员个人自查自纠报告以下是为

知识

繁体字马笔画怎么写

阅读(2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繁体字马笔画怎么写,内容包括“马”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马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马”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马的繁体字为,笔顺为一,丨,一,一,丨,折勾,点,点,点,点马字的部首是 马 ,部外笔画: 0 ,总笔画: 3马字的拼音是:【 mǎ】释

知识

项目运行机制怎么写

阅读(2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项目运行机制怎么写,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工作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项目运行与管理机制,项目执行方案怎么写。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要想成功地管理好工程项目就必须将质量问题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知识

懒觉的拼音怎么写

阅读(16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懒觉的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睡觉”的拼音怎么写,天拼音怎么写的拼音怎么写,睡懒觉的懒怎么写。向左转|向右转

知识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作文怎么写

阅读(1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作文怎么写,内容包括怎么写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古代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怎么写,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全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

知识

出纳的工作日志怎么写

阅读(2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出纳的工作日志怎么写,内容包括出纳工作日志怎么写,出纳工作日志怎么写,求出纳实习日志20篇左右,好的还可悬赏。1月14号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说实话,其实去的路上心里一直都在打鼓。有点紧张,有点兴奋。不知道平常的日常所学在

知识

处女座女生女生的简介怎么写

阅读(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处女座女生女生的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介绍一下处女座的女生详细的,处女座女生的资料,处女座女生的描述、。处女座的女人 你想拥有一个处女座的女子吗?首先,请把肩膀上的头皮拍一拍,头发梳梳整齐,指甲剪干净,换一套清清爽爽(还带

知识

亲友群简介怎么写

阅读(2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亲友群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qq亲友群介绍怎么写,亲友群怎么写介绍,如何介绍亲友群。曾经旳囘忆 那夜、放緃 - 鄙淀 す 迩走、俄不留  ̄Ta 非 ta 牵我(_shou、 天空、淡蓝。 你、是人妖。 那爱、输给距离 视

知识

医学论文作者简介怎么写

阅读(2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医学论文作者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论文的作者简介怎么写,论文的作者简介怎么写范文,医学论文写作|关于作者的署名如何写。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 职称, 学位,简历以及研

知识

个人简介前言怎么写

阅读(4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个人简介前言怎么写,内容包括前言怎么写,个人简介怎么写,个人简介怎么写。(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

知识

素描作品怎么写简介

阅读(16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素描作品怎么写简介,内容包括素描作品的说明怎么写,绘画比赛作品介绍怎么写,素描的美术简介。画素描最重要的是结构,因为好的明暗关系和透视头衔都是在准确的结构上面体现的,所以素描静物也一样,评价的标准的第一点和最重要的

知识

英语个人简介怎么写

阅读(19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英语个人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100字左右的英文自我介绍,小学生英语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用英语怎么写。原发布者:许艳英语自我介绍100字范文篇一:英语自我介绍100字Hi! My name is lisa.I am twelve year

知识

汽修行业简介怎么写

阅读(20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汽修行业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汽修专业个人简介怎么写,汽车修理厂简介怎么写,汽修专业简介。简历分为三大块:第一块,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文化、专长、婚否、家庭等等,千万别忘了联系方式)第二部分,描述个人求职意愿以及个人

知识

工厂车间简介怎么写

阅读(2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工厂车间简介怎么写,内容包括工厂简介怎么写,生产车间简介应该介绍哪些内容,工厂简介怎么写。成立以来不断改进各项工艺,引进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吸引了众多的优秀管理人才。【设立以来、绝えず技术改善を追求し、様々な最新の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