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尼雅文化是什么
尼雅河缔造了尼雅绿洲,尼雅绿洲缔造了尼雅文明。
而尼雅古城代表了尼雅文明的最高境界。在汉书·西域传中,称古城为精绝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户480,口3360,胜兵500人。
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在唐僧的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
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基,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过,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 从记载来看,唐代的时候,精绝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就相当糟糕了,不过地处交通要道,所以还苟延残喘着。
现在的遗址ms是这副模样:.cn/media/200603/13/NewsMedia_53046.jpg 导致尼雅文明消失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河流改道,也有种观点是西域各国之间的混战。汉朝把西域统一到版图里来,原来的各个城邦小国成了军事重镇。
但汉末国力衰退,那旮旯天高皇帝远木有人管了,所以弱势部落被强势部落所征服。 吹灯里面说,曾经有英国人去那里探险,只有一个幸存者得以回来。
确实,在1901年,有个英国佬斯坦因去了那里。他集市上买到几块刻有异样文字的木板,顺藤摸瓜找到了古城遗址。
估计那个英国老是外来摸金校尉,打着考古的旗号到那里一顿乱采乱伐。 斯坦因发现的那种古怪文字,学术界称为“卢文”。
今天的学者非常重视研究这种文字,寄望通过文字的记载去破解古代王国一些不可思议的内容。目前我们能够知道的是:精绝国没有经历过重大战争,相对稳定,是某种程度上的世外桃源。
但精绝国何时建国,何种民族居住却还没有搞清楚。鬼洞族什么的,是杜撰。
也没有资料表明,精绝国的国王中有过女王。 从一些资料中得知,精绝国遗址中的民居、佛塔被沙丘分散地隔离开,但整体上能够看得出,遗址呈一个椭圆形分布。
就是吹灯里面说的眼球的形状……。
2.写伊犁河的作文
伊宁市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城市不大,看点不多。做为新疆旅游的主流三大线路(南疆线,北疆线,伊犁线)的一部分,它是旅游者伊犁线的起点或终点,主要起中转;歇脚;补给的作用。奇怪的是,我在这里一呆就是五天。
坐落在伊宁市的伊犁大桥是任何一本新疆旅游介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于是,待我吃饱喝足休息足够后,立刻背上相机匆忙前往。
再次重申,旅游是一件极其需要想象力的活动,当你抱着想看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眉目传情场景的希望来到伊犁大桥时,别说我没提前告诉你,你会失望之极。老旧的桥面,浑黄的河水,还有脏兮兮的小商小贩,你很难立刻把它和那首好听的回族花儿联系在一起。
可如果你带着另外一种情怀,并能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东西视而不见,内心始终涌动某种莫名的超现实感。那么,老旧的桥面是怀旧的表现;浑黄的河水滚滚地诉说几代年轻人的爱情誓言;就连小商小贩也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气息。你看,经我这么一搅合,到此一游的旅行马上就显得有了使命感。想象力,想象力才是旅行王道!
今年新疆水大,任意河流都喷薄汹涌,伊犁河做为新疆境内的重要河道,毫无意外地出现湍急汹涌状,看上面水流的流向,就知道水下处处是漩涡,危险异常。
但再大的水,也挡不住各族同胞的嬉戏热情,戴阿凡提帽子的维族,镂空花边白色帽子的回族和戴鸭舌帽的汉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在伊犁河边戏水。一条江岔子里,光着身子的维族小男孩集体游泳打闹,虽然叽里咕噜的维语我一句都听不懂,但感觉他们很快乐。
河边的游戏场里,摩天轮不停转动,各族小朋友手拉手排排坐;一个维族半大小子提着一沓乌苏啤酒涉险往河里过,把啤酒扔在河中央的浅滩上降温解暑;捂着黑头巾的维族姑娘轻挑裙摆,伸出一只脚向河里试探……
3.作文《伊犁河是怎样变化的》怎么写
伊宁市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城市不大,看点不多。做为新疆旅游的主流三大线路(南疆线,北疆线,伊犁线)的一部分,它是旅游者伊犁线的起点或终点,主要起中转;歇脚;补给的作用。奇怪的是,我在这里一呆就是五天。
坐落在伊宁市的伊犁大桥是任何一本新疆旅游介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于是,待我吃饱喝足休息足够后,立刻背上相机匆忙前往。
再次重申,旅游是一件极其需要想象力的活动,当你抱着想看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眉目传情场景的希望来到伊犁大桥时,别说我没提前告诉你,你会失望之极。老旧的桥面,浑黄的河水,还有脏兮兮的小商小贩,你很难立刻把它和那首好听的回族花儿联系在一起。
可如果你带着另外一种情怀,并能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东西视而不见,内心始终涌动某种莫名的超现实感。那么,老旧的桥面是怀旧的表现;浑黄的河水滚滚地诉说几代年轻人的爱情誓言;就连小商小贩也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气息。你看,经我这么一搅合,到此一游的旅行马上就显得有了使命感。想象力,想象力才是旅行王道!
今年新疆水大,任意河流都喷薄汹涌,伊犁河做为新疆境内的重要河道,毫无意外地出现湍急汹涌状,看上面水流的流向,就知道水下处处是漩涡,危险异常。
但再大的水,也挡不住各族同胞的嬉戏热情,戴阿凡提帽子的维族,镂空花边白色帽子的回族和戴鸭舌帽的汉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起在伊犁河边戏水。一条江岔子里,光着身子的维族小男孩集体游泳打闹,虽然叽里咕噜的维语我一句都听不懂,但感觉他们很快乐。
河边的游戏场里,摩天轮不停转动,各族小朋友手拉手排排坐;一个维族半大小子提着一沓乌苏啤酒涉险往河里过,把啤酒扔在河中央的浅滩上降温解暑;捂着黑头巾的维族姑娘轻挑裙摆,伸出一只脚向河里试探……
4.求关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资料以及关于的传奇故事 请回答者尽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中,“塔克”、“塔格”、“博格‘达’”的“达(克/格,轻声)”都是山的意思。
“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荒漠”,引申有“广阔”的含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
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1]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
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
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
“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状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度,旺人类对塔克拉玛干的影响(12张)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
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
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层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石油等矿藏资源,且利于开发。
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
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
据测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
变幻多样的沙漠形态,丰富而抗盐碱风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干旱气候,以及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绿洲,潜入沙漠的河流,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有待于人们去探寻。编辑本段自然特征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侧翼为雄伟的山脉︰天山在北面,昆仑山在南面,帕米尔高原在西面。
东面逐渐过渡,直到罗布泊沼盆,在南面和西面,在沙漠和山脉之间,则是由卵石碎屑沉积物构成的一片坡形沙漠低地。地形 数条小山脉和山链由老第三纪和新第三纪(6640万到160万年以前)的砂岩和黏土形成,隆起于沙漠的西部。
弧形的马札拉山脉,在和田与叶尔羌河谷之间,呈弧形向西南绵延而去。长145公里,宽3~5公里,海拔最高1635米。
平均高于沙原地表仅300~350米。附近是另一座孤立的山岭,四面为流动沙丘所围绕;托合他卡孜(Tokhtakaz)山脉海拔达1560米,山岭高于平原183~244米。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表是由几百米厚的松散冲积物形成的。这一冲积层受到风的影响,其为风所移动的沙盖厚达300米。
风形成的地形特征多种多样,各种形状与大小的沙丘均可见到。较大的沙丘链幅度可观︰高30~150米,宽240~503米,链间距离0.8~5公里。
风形成的最高的地形形式是金字塔形沙丘,高195~300米。在沙漠的东部和中部,以中间凹陷的沙丘和巨大、复杂的沙丘链形成的网为主。
在沙漠西部(和田河谷东面)亦属常见,横贯与纵向(指风)的地形形式共存。这样一种风形成地形特征的多样形,是盆地风复杂状况的一个结果。
气候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温暖适度,是明显大陆性的,年最高气温为39℃。年降水量极低,从西部的38毫米到东部的10毫米不等。
夏季气温高,在沙漠的东缘可高达38℃。东部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为25℃。
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9~-10℃,冬季所达到的最低温度一般在-20℃以下。 西部地区夏季盛行北风和西北风。
这两种气流在位于克里雅河最北端的沙漠中心附近相会后,造成复杂的环流系统,这一点清楚地反映在沙丘的形状上。春季,当地表沙变暖时,上升气流发展,东北风特别强烈。
在此期间,强飓风尘暴常常发生,使大气充满沙尘,可高达海拔3962米。从其他方向来的风也将尘雾扬入空中,几乎终年笼罩著塔克拉玛干沙漠。
水系 由于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