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体怎样测定水泥的细度
1.2 细度 水泥细度的表述概括起来有筛余、比表面积、颗粒级配、平均粒径等几种。
1.2.1 筛余 这是水泥生产最常用的方法。1977年以前我国水泥的筛析均采用手工筛析,1977年以后采用了水筛法,1990年后又增加了负压筛析法。
这在减少劳动强度改善试验环境卫生,提高工效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在水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就是,用80t~m方孔筛控制水泥细度已经不合适了,应在水泥生产中推广使用45μm方孔筛筛余,用45μm方孔筛控制水泥细度。
但45 μm试验筛网的生产技术要求高,国内市场上这种产品很少地方有,我们曾专门请国内某筛网厂家试产45μm筛网,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才勉强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所以大家在采购45μm筛子时要注意它是否合格。
我院正在制备标定45μm筛的标准粉,大家可用它来考核这种筛子。 1.2.2 比表面积 我国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都采用透气法。
1980年代前大多使用原苏联的T-3型透气仪,1980年代后采用勃氏透气仪。 无论是T-3型透气仪还是勃氏仪,透气法测比表面积时都是测定一定量的空气透过一定孔隙率水泥层所需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求得比表面积值。
为了使测定的时间更准确,计算更简便, 目前有人采用电子计时加电脑计算来改进勃氏仪,可使测定结果自动报出。 比表面积所代表的细度含义比筛余进了一大步,它与水泥性能的相关性比筛余更具普遍性。
但透气法也存在对多孔物料和过细物料测试不准的问题,而且在与水泥物理性能相关性上也还存在不少局限。 1.2.3 颗粒组成 水泥的颗粒组成,即水泥粉中大小颗粒的含量。
它给出了水泥细度的全貌。测定它的方法最早是用沉降法,即大小不同的水泥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的沉降量就可以测出不同颗粒的含量。
这种方法费时而且要求操作技能高,计算也复杂,对掺混合材的水泥也测不准。1980年以后出现了激光衍射方法,它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以测出一个样品的结果,而且不分什么品种都可以使用。
近几年国内也开始生产激光粒度分析仪,不过在用的多数还是进口的。 颗粒组成虽然反映出水泥细度的全貌,但它是一组数据,测定这些数据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与水泥物理性能的关系,如何表征这种关系是当前的一个课题。
目前常用的是在颗粒组成中求出颗粒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两个量来建立与水泥使用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已有在线的激光颗粒分析仪在水泥生产自动控制中使用,这给水泥生产质量自动控制增加了一种可贵的手段。
1.2.4 平均粒径 平均粒径一般由比表面积或颗粒组成结果计算得到,计算的基础是把水泥的颗粒当成球体或圆面积,所以它不是真值,而且跟计算方法有关。但它易与水泥物理性能之间建立关系。
1.2.5 含气量 水泥的含气量与水泥的一些耐久性相关。我国现行的标准方法是等效采用ASTM的方法,但目前只有少数工厂使用它。
2.水泥细度的表示方法
水泥2113细度的表示方法:比表面积。
水泥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总体的粗细程度。水泥颗粒越细,与水发生反应的表面积越大,因而水化反应速度较快,而且较完全,早期强度也越高,但在5261空气中硬化收缩性较大,成本也较高。如水泥颗粒过粗则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一般认为水泥颗粒小于40μm(0.04mm)时,才具有较高的活性,大4102于100μm(0.1mm)活性就很小了。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固体有一1653定的几何外形,借通常的仪器和计算可求得其表面积。但粉末或多孔性物质表面积的测定较困难,它们不仅具有不规则的外表面,还有复杂的内表面。通常称回1g固体所占有的总表面积为该物质的比表答面积S(specific surfacearea,㎡/g)。多孔物比表面积的测量,无论在科研还是工业生产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比表面积大、活性大的多孔物,吸附能力强。测定比表面积方法有气体吸附法和溶液吸附法两类。
3.水泥细度怎么算,水泥细度怎么算知识
水泥细度有以下两种测定方法:1、比表面积法:以㎡/kg(平方每千克)或c㎡/g(平方厘米每克)表示,采用勃式透气法测定。2、筛析法:以80μm方孔筛或45μm方孔筛的筛余量(未通过部分占试样总量的百分率)来表示。
我国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kg,一般常为317~350㎡/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水泥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它是影响水泥需水量、凝结时间、强度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水泥颗粒粒径一般在7~200 μm[微米、1毫米(mm)=1000微米(μm)]范围内,
4.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哪些
水泥细度试验 (1) 实验目的 通过80μm或45μm筛析法测定筛余量,测定水泥细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若不符合标准要求,该水泥视为不合格。
细度试验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三种。当三种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2) 实验仪器设备 ء 试验筛:由圆形筛框和筛底组成。 ء 负压筛析仪:负压筛析仪由筛底、负压筛负压源及收尘器组成,其中筛底由转速30±2r/min的喷气嘴、负压表、控制板、微电机及壳体等部分组成。
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ء 天平:量程为100g,感量不大于0.01g。
(3) 实验步骤 1、试验时所用试验筛应保持清洁,负压筛应保持干燥。 2、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整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3、称取试样25g(80μm筛)或试样10g(45μm筛),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 4、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4) 试验结果评定 1、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m水泥试样的质量(g)。
2、每个样品应称取两个试样分别筛析,去筛余平均值作为筛析结果。若两次筛余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时,应再做一次试验,取两次相近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3、当采用80μm筛时,水泥筛余百分数F≤10%为细度合格;当采用45μm筛时,水泥筛余百分数F≤30%为细度合格。
5.水泥细度如何计算
用控制出磨水泥比表面积的方法,比表面积是颗粒(表面积)平均粒径的反映。粒径越小,对比表面积的贡献就越大。
例如,1个单位重量的2微米颗粒,其表面积之和是同样重量的20微米颗粒表面积的10倍。比表面积主要反映细粉颗粒含量,也即反映3天强度。比表面积同28天强度有一定关系,但相关系数只有0.57。
扩展资料:
细度表示
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
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微米的级配比例。
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另外,水泥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泥细度
6.水泥细度的细度表示
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微米的级配比例。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另外,水泥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怎么写水泥细度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