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字的甲骨文
茶字的甲骨文写法如下图:茶拼音:chá,注音:ㄔㄚˊ释义:1、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茶树。
茶农。2、特指“茶叶”:绿茶。
红茶。花茶。
沱茶。龙井茶。
乌龙茶。3、用茶叶沏成的饮料:茶水。
茶饭。茶点(茶水、点心)。
茶话会。茶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
茶余饭后。4、泛指某些饮料:茶汤。
面茶。果茶。
5、特指“茶点”:早茶。晚茶。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茶杯[chá bēi] 喝茶用的杯盏。亦泛指喝水的杯子。
2、茶房[chá fáng] 旧时称在旅馆、茶馆、轮船、火车、剧场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务的人。3、绿茶[lǜ chá] 茶叶的一大类。
4、冰茶[bīng chá] 一种兼有茶水和果汁特点的低热量的饮料。5、茶镜[chá jìng] 用茶晶或茶色玻璃做镜片的眼镜。
2.甲骨文怎么写
若问正宗的甲骨文怎么写?先要了解甲骨文主要特点: 一是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正有反。
二是行文的程式不统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现代人读起来也有相当困难。
三是因为文字是用铜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楼主问正宗的甲骨文怎么写?那必须对现有的甲骨文有所了解: 一、熟研甲骨文成果。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我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二、前辈所写的著作引来参考:1.光绪二十九年,刘鄂《铁云藏龟》。2.孙诒让(清·同治年间的举人)在55岁完成的《契文举例》。
3.郭沫若1931年完成的《甲骨文字研究》。4.解放前罗振玉著《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5.现代学者所研究的成果书藉,如于省吾著《甲骨文字释林》(1979年)、马如森著《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2008年上海大学出版社)、杨寒梅编写的《图说汉字五千年》(2009年武汉出版社)、左民安著《汉字例话》(1984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他的《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009年7月北京九州出版社)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你才能在书写甲骨文时做到游刃有余。
若不对以上那些文字有深刻的阅读、记忆、临摹、默写,怨怕很难“正宗”地书写出甲骨文来。 ★又见楼主有问:问“正宗”二字如何写的。
现引马如森著《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第0106、0566条: ★注明:①字例中的“期数”是指该字应用时期。如“一期”是“武丁”时期;“五期”是指“帝乙”、“帝辛”时期,即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汤-纣辛)。
②字例中的“甲、铁、前”是指该字出处。如“甲”出自《殷墟文字甲编》;“铁”出自《铁云藏龟》;“前”出自《殷墟书契前编》等。
3.甲骨文云怎么写
一、甲骨文
“云”是“云” 的本字。云,甲骨文为(二,天)+(像旋卷的气流),表示旋卷的气流在天空飘移。
二、字源演变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天”,突出了旋卷的龙卷风形象。在造字时代的古人眼里,风、云、彩虹,都是奇异的存在,它们无根无源,行踪不定。
造字本义:动词,龙卷风气团在天空旋转着移动。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表示气流的写成“厶”。为了区别于动词“云”,甲骨文再加“雨”另造名词“云”代替,强调其带来降雨的天象特征。《汉字简化方案》以“云”合并“云”。
扩展资料
云的基本释义
1、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云 (汉语汉字)
4.茶叶简介怎么写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复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复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茶叶含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
基本信息
中文名:茶叶
英文名:a tea leaf
属:山茶
别称:茶叶
分布区域: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双子叶植物
亚纲:原始花被
目:草本
萼片:5-7
发源地:四川蒙顶山
生产地:祥华、长坑、安徽
拼音:chá yè
基本分类
根据其历史分析,有下列三种情况:
1.有一部分属传统名茶,如松萝茶、蒙洱茶、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白牡丹、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武当道茶、古丈毛尖、粤东山龙茶等。
2.另一部分是恢复历史名茶,也就是说历史上曾有过这类名茶,后来未能持续生产或已失传的,经过研究创新,恢复原有的茶名。如泾渭茯茶、渠江皇家薄片、渠江薄片、渠江茶、休宁松罗、涌溪火青、敬亭绿雪、九华毛峰、曾侯银剑茶、汉家刘氏茶、龟山岩绿、蒙顶甘露、仙人掌茶、天池茗毫、贵定云雾、青城雪芽、蒙顶黄芽、阳羡雪芽、鹿苑毛尖、霍山黄芽、顾渚紫笋、径山茶、雁荡毛峰、日铸雪芽、金奖惠明、金华举岩、粤梅香、顺生茶叶、东阳东白等等。
3.还有大部分是属于新创名茶,如婺源茗眉、蒙洱月芽、蒙洱太空茶、南京雨花茶、云雾毛尖茶、雪峰禅茶、无锡毫茶、茅山青峰、金坛雀舌、天柱剑毫、寒冰天露、岳西翠兰、齐山翠眉、红山龙、望府银毫、临海蟠毫、千岛玉叶、遂昌银猴、都匀毛尖、高桥银峰、金水翠峰、永川秀芽、上饶白眉、湄江翠片、安化松针、遵义毛峰、文君绿茶、峨眉毛峰、雪芽、雪青、仙台大白、早白尖红茶、黄金桂、秦巴雾毫、汉水银梭、八仙云雾、南糯白毫、午子仙毫等等。 第四种就是天然营养保健茶,如可以吃的蛋白桑叶茶。
5.所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你对文字没有一个发展的认识。
甲骨文是一种极其形象的表意文字,能表示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一个字可以有几种写法,但却没有表现全部文字的可能,比如说电脑,那时的古人哪能想象得出这东西呀?这种情况一直到秦始皇时才结束——实行“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汉晋尤其是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幅度发展,又造出了许多新文字,专指性极强,一个字就指一件事物。这在实际生活中显得多此一举,所以建国后国家实行文字改革,淘汰掉很多使用概率极低的文字。目前由于网络的产生,信息交流成指数增长,低频使用的文字就越来越限制了这方面活动的深入进行,所以目前国家新推出的名字用字指导方案就是基于汉字可以以堆砌的方法造词、使用频率低的文字的存在阻碍信息的交流等原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其结构中的构成元素——笔画、部首等限制了文字改革的进程,看来今后也会出现像外国,用一些固定的字组成新词的趋势。
有些字,《康熙字典》里有,唐宋时期的就不一定有;隶书、小篆中有,金文甲骨文中却不会有。你要写出所有汉字的甲骨文,有些像“关公战秦琼”——颠倒历史了。
6.乾隆贡品 甲骨文怎么写
“乾隆贡品”这几字,只有“品”字有甲骨文写法,其余都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
——乾(西周金文)
——隆(战国文字)
——贡(西周金文)
——品(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