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举行为四川汶川地震罹难者哀悼会的新闻怎么写
1.四川地震 作文 感想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
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
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
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
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
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
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
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
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
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
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
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
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
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
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
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
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
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
2.关于落水救人的作文
以下是材料 如花般的年龄,却在刹那间凋谢。
在两位遇难女孩家中,不少来看望的村民都忍不住掩鼻哭泣。两个女孩都是家中的独女,她们的离去,对双方父母都是沉重的打击。
15岁的王迎冰是申芳和张艺娇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事发当晚哭了一夜,始终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同村村民、也是药惠中学初三年级老师张小康回忆说,两个孩子非常爱帮助别人,大家都喜欢她们,“这么早就走了,太可惜了!”“芳芳真是个好娃娃,她还准备星期六给奶奶买耳环,没想到……”说起女儿申芳,申玉平哽咽起来。
他说,芳芳是个性格外向的孩子,特别孝顺长辈。自己是司机,常跑外地,孩子她妈又在县城打工,孩子和奶奶在一起,经常给奶奶做饭,父母回到家里,她又陪着父母聊天、解闷。
在张艺娇的日记本里,曾以“人生”为题写过一篇日记,“人生是珍贵的同时也是短暂的,我要追求美好生活。”朴实的文字里,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名语文课代表,最拿手的就是写作文。 64岁的爷爷张志贤说,张艺娇的父母一直在新疆打工,平时孩子就和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孩子非常懂事,也很有爱心。
奶奶患有脑梗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一直忙前忙后,给奶奶喂饭、擦身。听到孩子走的消息后,奶奶昏厥了好几次,现在还在打点滴。
明知道自己不会游泳,15岁的申芳和王柱先后跳进水渠,营救落水同伴张艺娇,最终因水流湍急,申芳和张艺娇两个女孩不幸遇难,王柱获救。高陵县教育局发出通知,号召全县师生向申芳和王柱两位救人者学习。
落水 骑车过桥 跌落2米深水渠 申芳、王柱、张艺娇都是来自高陵县药惠乡东升村,三人不仅同为15岁、同在高陵县药惠中学上学、同上初一,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几乎都在一起。 4月17日下午3时许,三人参加完学校的期中考试后,一同骑车回家。
后来,邻村一同学找到他们三人玩耍,下午5时许,三人相约一起护送同学回家。约晚7时,返回途中,骑车经过村西南口的泾惠渠一小桥时,张艺娇骑车拐弯时不慎摔倒,跌落2米深的水中。
渠中水流很急,张艺娇一下子被冲出好几米,她挣扎着大喊“救命”。 救人 两同伴先后跳水救人 申芳见状,立即跳进水中营救。
可她完全忘了自己不会游泳,和张艺娇一样在水中挣扎。此时的王柱完全慌了,看见水渠旁有两个过路老太太,忙上前求救。
俩老太太让他赶紧回村里叫人,但看着在水流中挣扎的同伴,王柱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当时就想救人,别的根本没有多管。”
事后王柱说。 跳入水里,王柱才发现,水流湍急超乎他的想象,他整个人都被水冲得漂了起来,呛了很多水,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没能力救人。
于是他使劲朝岸边扑,可岸边湿滑,根本抓不住。 老太太伸腿救出一少年 随着水越呛越多,王柱的神志开始有些模糊。
就在这时,他发现前面有什么在晃动,王柱挣扎着靠近,本能地抱住,这才从水中被救出来——原来是刚才的老太太伸腿救了他。 救人者是60多岁的村民石淑云。
石淑云回忆说,当时她赶紧让和她一起散步的李巧云回村求救,她留在渠边。当时看见申芳和张艺娇被水冲走,根本来不及救,后来发现王柱还在水中挣扎,于是急中生智伸出腿,将王柱拉上来。
问起担不担心被一起拽进水里时,老太太说:“顾不上那么多了,救人要紧!” 回村叫人跑得急60岁老太瘫倒在地 那边,60多岁、腿脚不好的李巧云不顾一切地朝村里跑去。事发地点离村子有500米,十多分钟后,李巧云将消息带给了村里,当时腿都跑软了,瘫倒在地。
晚7时10分,第一批营救的10个人,骑着摩托车、拿着手电筒赶到出事地点,下水捞人,随后又有30多人陆续赶来。7时20分,申芳在距离事发地点1公里处被救出;7时40分,张艺娇在距离事发地点1.5公里处被救出。
但两个花季少女被救出来后,已经没了呼吸…… 高陵县教育局 号召全县师生向救人学生学习 昨日上午,高陵县教育局、药惠中学的领导立即赶到了遇难学生家中,详细了解情况,高陵县教育局给每家送来1000元的慰问金,药惠中学也给每户送来500元慰问金。教育局副局长赵信洲表示,号召全县师生学习申芳和王柱见义勇为的精神,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高陵县人寿保险公司随后给遇难孩子家属各送来4000元保险赔偿。 这个地方隐患多 同一处水渠此前有两人落水 事实上,事发的这处水渠已发生了不止一次的落水事故。
东升村八组组长王茂盛及多位村民证实,之前也发生过两起落水事故,但没有造成溺水死亡。2004年有个50岁的老汉骑摩托车不慎跌入渠中,2005年有个十多岁的男孩掉入渠中,幸好当时渠中水不深,被及时救出。
据村民介绍,周围几个村庄都是以泾惠渠为界,连接渠两边的是只有宽度不到50厘米的简易桥,很多村民为图省事,都从渠两边小路或小桥上经过。由于渠两边没有防护措施,很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王茂盛说,2003年翻修渠道时,他曾向施工单位建议加装防护栏和警示标志,遭到拒绝,随后他又通过各种途径向各级管理部门反映,都没有下文。 陕西省泾惠渠高陵管理站站长赵宏表示,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他很无奈。
但因为渠道的国家设。
3.如何写新闻稿和例子
第一, 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第二, 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第三, 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第四个特点是通俗
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一般分为四大类:
一.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就是平日报章上所看到的新闻消息,可分为动态及静态新闻
二. 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运用了文学技巧,本身并不著重描述新闻的过程,而是将新闻事件中其中一部份放大,透过局部描写事物的某物特徵来带出主题。
三. 访问
访问是对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专门访问的实记,具有新闻性。
四. 新闻稿
商业新闻稿一般由商业机构自行撰写,模依记者的口吻,向新闻机构提供稿件,介绍其产品、服务或其他业务。这一类的「新闻稿」,即是俗语所说的「鳝稿」。这一类稿件带有宣传意味,可以说是另类的广告。
格式
新闻稿的一般格式:
标题:一般分为引题、正题及副题,亦有只写一个标题
导言:扼要描述新闻的整体轮廓,撮述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使人得悉全篇梗概
正文:将导言所述具体化,仔细地交代新闻事件,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及如何六大要素
例子
煞掣不及
小埔公路八车串烧一伤
小埔公路昨午发生「串烧」意外,车辆疑因煞掣不及,导致八车连环相撞。事件中一名司机受伤。
事发於昨日下午四时十八分,一辆私家车沿小埔公路往深湾方向行驶,途经柏山附近时,疑因修路缘故,司机遂步收慢,惟尾随两车煞掣不及,分别撞向前车;尾随第四辆车驶至时,却撞向邻线另一辆车;而邻线尾随三车亦因煞掣不及,首尾相接。其中一辆肇事重型货柜车司机受轻伤,需送院敷治。
4.以落水救人不幸身亡为话题写一遍八百字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许多舍己救的事,其中我在网上见过一件舍己救人的事,令我最受感动的一件。
20XX年8月15日10时30分,武夷山风景区九曲溪的五曲边上,来自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的8岁男孩王逸斐和其他几个孩子一起在溪边兴奋地玩耍着。
突然,小逸斐脚下一滑,一下落入7米深的溪水中。小逸斐的母亲李艳见状,本能地冲向水边想救孩子上岸,却在慌乱中一同滑入深水。由于近日连降暴雨,水流湍急,母子俩在急流中挣扎,情势危急。
惊闻呼救声,途经此地的福建公安边防总队武夷山边检站警官李小化立即纵身跳入水中,他先将王逸斐从水中奋力推到岸边,又返身抢救水中的李艳。他刚刚拉住李艳的身子,两人却突然被湍急的溪流冲到下游。
不谙水性的李艳拼命扑腾挣扎,水一下子没过头顶。李小化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用头和上肢全力将李艳托出水面,全力游向岸边。
此时,当地导游郎爱英跳入水中协助李小化将李艳拖回岸边。然而,回到岸边的郎爱英发现,自己和李艳上了岸,李小化却被卷入激流,不见了踪影。
经过近4个小时的仔细搜救,下午两点半,人们在溪底发现李小化的遗体。
李小化的遗体打捞上岸后,有一幕让人永生难忘:李小化双手前举,牺牲前一刻还保持着奋力救人的姿势,而他的脚上是还未脱去的袜子。
没把李小化捞出来的时候,李艳母子和游客、行人都在为李小化保佑、祈幅着。当把李小化捞了上来时,李艳母子跪在他们的恩人面前,痛哭失声,久久不肯站起。之后,还曾说:“李小化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被他无私高尚的精神所感动。同时,我记住的他是一名边防军人,一名武夷山人。军人是最可爱的人,武夷山人精神永存我心。
当时29岁的李小化结婚刚满5个月。用家人的话说,家没有拴住李小化的心,因为他的心属于部队,李小化始终是把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上。
自从听到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这位英雄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那就是舍己救人。虽然事隔已经有两年了,可这件舍己救人的事永远会留在人们的心中,“李小化”这个名字也永远会被大家记住的。
5.新闻稿怎样写
我搞不懂你是什么意思?你是问新闻稿的写法还是在征集新闻稿?
如果是前者的话,我可以稍微提一些建议:
写新闻稿最重要的是突出事件,作者的文笔是次要的。用尽可能平实简单的文字来叙述。(PS,所谓最简单,就是只要是认识字的人,都能看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就是新闻个框架。5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消息稿,可以在第一段把这5要素全部包括进去,字数控制在100左右。第2段第一段的文字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如果要些全面一点,还可以加第3段,提一提新闻发生的背景、产生的后果或其他相关资料。
要注意的事,如果是写突发事件和负面报导,最忌讳新闻稿中出现“记者认为;他说;肯定;必须”之类词语。记者的意见不可出现在文章中,如果一定有倾向性,要借他人之口说出。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对你的任务有没有帮助
6.新闻稿怎么写啊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它的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 消息,也叫新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实是消息的生命,是力量的所在。事实是它的本源,也是它令人信服的基础。
真实,就是事实真实,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准确,就是每个事实,包括细节在内都准确无误。
如果一条消息失真或有差误,不仅会减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
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
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简讯内容第一,篇幅简短。
如“国际要闻简报”、“学术动态”、“市场漫步”等。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 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
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 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幅题) 双行标题。
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2)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如:“全国第一家由个体户与港商合资经营的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合资)有限公司,经**批准,1985年4月13日正式开业。”这是《经济日报》1985年4月18日发的消息导语。
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救人自己遇难怎么写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