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写两百字作文 材料: 小新背双腿残疾的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一大早小新就赶到小牧家,高高兴兴地背上小牧就向外大步走去。
一公里路真不好走,一会儿小新就满头大汗了。小牧心疼地说:“天天这样送俺,累不?”小新一笑说:“不累,这不挺好吗?”说着用手向上托了托小牧,挺了挺腰加快了脚步。
路上几座小丘,小新艰难地曲着双腿一步步向上爬。下坡时,小心地背着小牧慢慢走下来。
遇上有树林的地方,小新总认真地避开树枝,怕小牧碰着。很快就要到学校了,小新早已浑身湿透,望着远处模糊的校舍,小新咧嘴一笑,又向上托了托小牧,迈开双腿大步向前走去。
2.小新背同学上学求作文400字
8年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炎夏还是寒冬,在岑溪市诚谏镇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个女孩子吃力地背着另外一个同龄女孩上下学。这两个女孩既不是姐妹,也不是亲戚,她们只是同班同学。热心女孩叫陈金兰,她背的女孩叫唐静,她们是诚谏中学九年级113班的学生。
“她是我的‘第二双腿’!”提起陈金兰,唐静非常激动。今年15岁的唐静出生于诚谏镇治安村一个农民家庭。她两岁的时候,父母发现她的脚像三角形一样拐着走路,与别的孩子不同,后经检查为先天性双下肢肌肉萎缩,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走动。
唐静的不幸遭遇引起了陈金兰的关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陈金兰就和唐静成为同班同学,小小年纪的她开始主动护送唐静上学和放学。到了唐静双脚因病情加重完全不能站立的时候,陈金兰就把照顾唐静上下学当做是自己的任务,风雨无阻。
陈金兰与唐静都是一样的年纪和身材,从唐静家到学校600多米的路程,还有一段上坡路,陈金兰背唐静每次都要歇上一两次。尤其在夏天,一趟背下来,陈金兰常常满头大汗,衣服都会被汗水湿透了。唐静常常过意不去,陈金兰总是安慰她说:“没事的。”
在学校里,唐静上厕所是一个大难题,很多人怕这个“差事”。可是陈金兰每次都主动背唐静去上厕所。唐静生病期间,落下了很多课程。课余时候,陈金兰常常留在教室里耐心地辅导唐静。
转眼间,陈金兰和唐静小学毕业了,她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诚谏中学就读,学校老师特意安排陈金兰与唐静同桌。
有很多同学不理解,常常问陈金兰:“这样帮助她,你图什么呢?”
“她是我同学,同学就应该互相帮助嘛。”陈金兰每次都很真诚地回答。
渐渐地,陈金兰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同学们,也感动了这个小镇。现在,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路上,看到陈金兰背着唐静,都会有人帮着扶一把或背一程。很多同学也开始主动帮助唐静,解决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3.
例文
正本清源的忠告
"乐于助人"的确是同学中最值得赞赏的品质。某杂志社调查的结果显示着同学们对真,善,美的确切认知。这种鲜明的是非观念,本身就值得赞赏。
但是,另一项不记名调查显示,不少青少年对待别人的麻烦,选择的答案却是"悄悄走开"!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亲爱的同学在这时抛弃了他们赞赏的品质?我不知道,在复杂的社会里,还有哪一阶层像学生这般纯洁?我不知道,在茫茫人海中,还有谁比我们青少年更热诚,更有同情心?但是为什么,就连他们也做出了如此卑怯的选择?
望着暑气蒸腾的天空,我发问:"这是谁的罪孽?孩子呱呱坠地,是一个粉红色的天使,一页纯白的纸。不是有人告诉我们,世上的一切没有无缘无故的吗?那么,是谁用尘世的烟灰玷污着粉红?是谁在纯白上乱笔涂鸦?我怨愤而遗憾的目光只能投向人海,投向那些只乐于教诲我们的父兄。
一次,上海街头一辆公共汽车熄火,下来推车的只是一群去春游的小学生。当他们憋足吃奶的劲儿推动满车大人,回到车上时,他们先前的座位已被大人们占光。
一次,克拉玛依的剧院失火,大人们喊着"让领导先走!"把孩子践踏在脚下。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自己避藏入厕所,把拍门呼救的孩子紧闭在门外熊熊大火之中。
不错,我们的父兄中有雷锋,徐虎,李素丽,他们的确十分可敬;但是,也有不少"榜样"却立在反面。不是吗?若不是,平凡怎么会成为伟大?若不是,怎么会有第二份调查令人心寒的结果?
是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无声的行为甚或有声的唆使都在诱导我们:"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们中的不少人就这样过早地继承了"民族"的传统。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第一份调查表明,我们良心未泯;第二份调查也表明,我们只有在不记名问卷中才会"悄悄走开",我们毕竟是以此为耻的,我们大多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或熊熊大火之前去履行这"悄悄走开",因为我们终究是红旗下的孩子!
两份调查结果,展示了希望,也昭彰着危机。正本清源,在这庄严的考场,我只有忠告我尊敬的父兄:毁灭了青少年的热诚,便毁灭了社会的希望!
[评析]
这篇《正本清源的忠告》在应试的作文中是不多见的。这篇文章注意到[材料2]和[材料3]中传达出的同学们知与行之间的矛盾,对这种矛盾,作者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痛切地发问:是什么使原本社会中最远离世故的学生却做出了世故的选择?并进而深入一步,去探究这种矛盾出现的社会根源:将目光"投向只乐于教诲我们的父兄"。 在探究原因的过程中,作者选取了具代表性的两则事件:一为汽车熄火,大人们岿然不动,坐视小学生推车而无动于衷;一为克拉玛依大火大人们只求自己保身,置幼小无助的学生生命于不顾。这两件事都曾见诸报端,可见这位同学平时比较留心时事,才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提取相关材料,帮助自己议论,使人们通过"无声的行为或有声的唆使"看到反面的榜样对学生的恶劣影响。当然,作者并不否定好的榜样对人的熏陶,但更强烈地申述不良风气对少年心灵的污染,从而大声呼吁:正本清源。作者的认识较为深入,全文文气畅通,富有激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语言有个性,有感染力,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句式,使文章读来错落,节奏感强。这种纯熟老练,在高中学生中较为难得。
试题分析:
大部分考生会只知道“结合”,提出“要助人为乐,不要悄悄走开”的论点,但只是拘泥于表面现象,未能深究本质。两则调查材料实际上披露了一系列内在矛盾:一方面希望别人乐于助人,别一方面自己却不愿去帮助别人,不愿用行动去实践理想的道德境界。对人对已的不统一,理想与行动的不统一,知与行的不统一,说与做的不统一……
都明显体现出一个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优秀考生善于思辨,抓住两则材料暴露出的矛盾,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提炼出“高扬道德的大旗”、“道义对人类精神有巨大影响”、“无为即有错”等哲理性论题,使文章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4.小新背同学上学求作文400字
8年来,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无论炎夏还是寒冬,在岑溪市诚谏镇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个女孩子吃力地背着另外一个同龄女孩上下学。
这两个女孩既不是姐妹,也不是亲戚,她们只是同班同学。热心女孩叫陈金兰,她背的女孩叫唐静,她们是诚谏中学九年级113班的学生。
“她是我的‘第二双腿’!”提起陈金兰,唐静非常激动。今年15岁的唐静出生于诚谏镇治安村一个农民家庭。
她两岁的时候,父母发现她的脚像三角形一样拐着走路,与别的孩子不同,后经检查为先天性双下肢肌肉萎缩,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走动。 唐静的不幸遭遇引起了陈金兰的关注。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陈金兰就和唐静成为同班同学,小小年纪的她开始主动护送唐静上学和放学。到了唐静双脚因病情加重完全不能站立的时候,陈金兰就把照顾唐静上下学当做是自己的任务,风雨无阻。
陈金兰与唐静都是一样的年纪和身材,从唐静家到学校600多米的路程,还有一段上坡路,陈金兰背唐静每次都要歇上一两次。尤其在夏天,一趟背下来,陈金兰常常满头大汗,衣服都会被汗水湿透了。
唐静常常过意不去,陈金兰总是安慰她说:“没事的。” 在学校里,唐静上厕所是一个大难题,很多人怕这个“差事”。
可是陈金兰每次都主动背唐静去上厕所。唐静生病期间,落下了很多课程。
课余时候,陈金兰常常留在教室里耐心地辅导唐静。 转眼间,陈金兰和唐静小学毕业了,她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诚谏中学就读,学校老师特意安排陈金兰与唐静同桌。
有很多同学不理解,常常问陈金兰:“这样帮助她,你图什么呢?” “她是我同学,同学就应该互相帮助嘛。”陈金兰每次都很真诚地回答。
渐渐地,陈金兰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同学们,也感动了这个小镇。现在,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路上,看到陈金兰背着唐静,都会有人帮着扶一把或背一程。
很多同学也开始主动帮助唐静,解决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5.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的小作文150字
"我!我!"又是那个熟悉的声音,窗外的阳光将他的牙齿照得雪白雪白,像个活蹦乱跳的大白兔."小Q."当老师严厉的声音传来时,他像个得到心仪已久的棒棒塘的婴儿,可爱地憨憨地笑着站起来."老师,我真的知道等于几哦~""那你说啊."我真的知道哦."小Q稚嫩的声音中透出小小的折磨人的意思,"我知道..就是不告诉你!""为..为什么"老师想晕."因为你不知道啊,做老师的一定要学会以身作则,要勤于思考的!!!!"小Q一顿一顿地说.窗外的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斑斑驳驳的找进来,将老师脸上的表情照得更为恐怖了。
.写得不太好,,,,临场瞎编的..见谅.。
6.片段作文是什么
一、什么是片段小作文片段作文,是就整篇作文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非 整篇作文.其目的是考查某一种单项写作表达能力.片段作文,MBA过去还没有考过,但它是高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类型,而且所考的体裁 是多种多样的.例如:1983年全国题,要求就“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段该漫画的说明 文字.1988年上海题,要求用200字写出用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名称米为某文学校刊命名的理由.1990年全国题,要求对进入玫瑰园的两个孪生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1年全国题,要求根据“圆”作想像作文.1993年三南题,要求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介绍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1995年全国题,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任选诗中两种鸟写一个“鸟的对话”的片断.1996年全国题,要求写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这两幅漫画的画画内容.1997年全国题,要求根据所供材料用200字描写小新背小牧上学的情景.1998年全国题,要求根据所供料《妈妈只洗了—只鞋》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200字左右.1999年上海题,要求就《开考时刻》写当场感受,适当写场景,着重写自己的心情的片段.此外,像下边这些高考题,都是考查各种单项表达能力的,也应属于片段作文之列.1999年全国题:1.要求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儒、道、佛 —————————— .此题理应属于组写片段作文.2.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卜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条—句话新闻.此题理应属于缩写性片段作文.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汇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7.片段作文的片段作文是什么
一、什么是片段作文
片段作文,MBA过去还没有考过,但它是高考作文的一种常见类型,而且所考的体裁 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1983年全国题,要求就“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段该漫画的说明 文字。
1988年上海题,要求用200字写出用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名称米为某文学校刊命名的理由。
1990年全国题,要求对进入玫瑰园的两个孪生小姑娘作肖像描写。
1991年全国题,要求根据“圆”作想像作文。
1993年三南题,要求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介绍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
1995年全国题,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任选诗中两种鸟写一个“鸟的对话”的片断。
1996年全国题,要求写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这两幅漫
画的画画内容。
1997年全国题,要求根据所供材料用200字描写小新背小牧上学的情景。
1998年全国题,要求根据所供料《妈妈只洗了—只鞋》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
的内容,200字左右。
1999年上海题,要求就《开考时刻》写当场感受,适当写场景,着重写自己的心情的片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小新背小牧上学的片段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