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好正楷字的要诀
硬笔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
在教学中应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提高教学指导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如何使学生能快速掌握硬笔书法技法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传统书法理论的宝库中提炼所适合的精华,总结出楷书书写技法,对高深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
写好硬笔楷书,主要抓好两方面即用笔和结字(间架结构),硬笔楷书的用笔主要是写好基本笔画,另外要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下面分别简述之。
基本笔画书写要领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总是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说得很繁杂深奥,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书法练习失去兴趣。本人用简单易记的口诀归纳为:“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
解释如下: “横上斜”:由于人们的视觉误差,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这样容易得势。打破“横平竖直”的误人子弟的俗念,让学生一击顿悟,改变原有的书写笔法。
“竖挺直”: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直,但要注意曲中见直。竖有悬针、垂露之分。
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写好悬针和垂露,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本人发现悬针常会用于一字之中的末笔,收笔出锋,而垂露则要停顿后转入下笔。
“撇捺出锋”: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对称,不宜一高一低。
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 “点要快”: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一个快字。
不能拖拉,写成一短线段。书写时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似小鸡吃米,时起时落。
点有斜点、竖点、左点、撇点之分。其中唯有撇点用笔时要先重后轻,其它则先轻后重。
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
间架结构书写要领 间架结构的研究古今之述备矣。本人结合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编成口诀式的顺口溜,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永记不忘,收效显著。
“字如其人”,字的外形美与人体美有相同之处。人体有体腔和四肢组成,人体美有动静之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这些形体美无不与字的外形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习字时要松紧相宜,更应突出紧凑。 对复杂的间架结构规律本人用如下几句精炼为:“左右靠得紧,上下要对齐;笔画不打架,均匀来安排;相同笔画不一样,一字之中有重点”。
简释如下: “左右靠得紧”: 凡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相互避让,中间笔画要靠紧,两边笔画可以向外伸展。左偏旁写得小点,右边要突出。
包括左、中、右结构也是如此,如:板、话、江、徐、树、微等字。 “上下要对齐”:上下结构的字要做到上下重心对齐,不论上宽下窄,还是上窄下宽,其重心要在一条线上。
对于重心的确定本人认为:对称的字的重心线在中间的笔画上,如:重、宝、南、画等字重心线在竖画上;又如窗、家、图等字的重心在点画上。不对称的字的重心在交叉点,如:各、要、含、命等字。
“笔画不打架”:楷书的点画要分布有序,错落有致,不重叠交叉。如人之面目五官端正,眉目清楚。
书写时注意笔画避让,避免出现笔画重叠和交叉的败笔。容易出现败笔的字如:给、米、拾等字。
“均匀来安排”:指一字之中笔画分布均匀,间隔相近,松紧一致。 如“量”字,各横画之间间隔要均匀;“州”字竖画间隔均匀,“杉”字三撇之间要匀称变化。
“相同笔画不一样”:书法讲究自然美,一幅作品中字与字或笔画与笔画之间都存在差异,好象一片森林中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如相同的笔画注意长短、方向的区别。
如“美”各横长短不一,“徐”字撇画方向不一等。 “一字之中有重点”: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书法也讲究主次分明。
一字之中总有一至三个突出的重点笔画,这些笔画一般要求写得舒展挺拔,为了重点突出,一般要把其它笔画写得更收敛一些。如:三、见、除、永、命等字。
常用书法术语简释 了解和掌握常用书法专业术语,有利于克服通病,摆脱不良的俗气,提高硬笔书法的艺术性。 “一波三折”:指捺画在书写时从起笔、行笔、收笔的表现形状似水波一样,起伏波澜。
也是我们在练习基本笔画所要求的那样表现一、二、三的节奏感。 “燕不双飞”:指一字之中若有两个捺(点)画时,一般要进行处理,只保留一个捺画,其中一个捺画要写成点。
书法中经常把捺写成点,这也与忌雷同的要求一致。如:森、资、集、资、然等字。
“曲中见直”:指在书写竖画时不是一味地笔直,而是涩进中求挺直。好象人体的背一样虽然有弯弓但感觉是挺直的,这样能表现出一定的力度,否则,虽直尤斜。
如:中、市、不、生、来等字。 “雷同”:在一字之中,其意等同于“相同笔画不一样”; 在一幅作品之中, 指相同的字要避免笔法完全一致,力求变。
2.惠风和畅的楷书怎么写
惠风和畅的楷书写法如下图: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怎样写好楷书:1、写楷书时发笔逆入时速度要快,如惊蛇之入草;逆入作点后调锋时宜慢一些,所谓"迟回不进,以成藏头护尾之势"。
2、笔与笔交换过渡时要快,所谓"过贵乎疾";钩法要快,蹲锋得势而出,所谓" 峻快以如锥",快则力聚锋尖。3、捺法宜抑扬顿挫,一波而三折,所谓"不徐不疾,欲卷复驻,得意徐乃出之"。
4、短撇要快,锐而且速,如鸟之啄物,所谓"仓皇而疾掩"。5、挑法宜迟,仰笔锋,轻抬而进,所谓"贵乎迟留"。
6、长撇宜悠扬,贵险而劲,意欲婉转流畅,笔力送到而势有余韵。7、楷书当以沉静为本,即用笔精到细腻,锋势备全,笔形到位,结字熨帖,有雍容自如之态,迹如前人所谓点画如刻入缣素,结构似天成铸就,增之不能,减之不得,故初学楷法,当缓笔以定其形势,切勿以字小而忙行笔势,亦勿以字大而慢展毫头,而是一种沉着的节奏-举止匆遽,易伤浅薄。
8、悬针宜徐,徐则意足而态有余妍。9、垂露宜疾,疾则力劲而笔能复逆。
10、点贵乎重,其势如高峰之坠石。11、至于长画中间之走笔当视其情况而定,或逆势涩进,而中截略细。
毫内墨饱时用笔可略快,毫中墨少时用笔可略慢。12、就虚实而言,按处皆实,提处皆虚,点画是实,就曲直而言,楷法妙在曲势中求直,不平中求平,或向或背,或向中有背,或背中有向,或上平而下高拱,如覆舟之状,有轻重徐疾,有疏密虚实,有曲直向背。
久而久之,一一运用纯熟,用笔就会灵动起来,而墨色亦会在灵动的笔法中产生浓淡枯润的变化。13、在书写楷书时最忌写一个字去蘸一次墨,这样永远不会有枯笔,有飞白,有干渴之笔。
最理想的楷书用笔是画之当中浓,两边枯,不光而毛,涩中自有无穷之韵味;最理想的用墨是枯中见润,即在笔酣墨饱的情况下依靠速度和中锋、笔力和笔势拉出来的枯笔,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状。一幅楷书墨色有变化,就会大大增强它的灵动性。
14、总之书写楷书没有绝对的快慢,就风格而言,有快节奏的楷书,所谓"作真如草",故其作楷时肘下生风,有沉着痛快之状。不论迟速,肥瘦,都贵于控制在"度"的范围之内,过疾则笔即直过而意思浅薄,过迟则骨肉凝滞而笔力孱弱,太重则肥而露肉,太轻则瘦而露骨。
15、故作楷之法如闲庭之信步,有优游自得之状,缓以会心,疾以出奇,速以取劲,迟以取妍,能速而不速,谓之"赏会",能速而速,谓之"入神",赏会则含蓄蕴藉,入神则意外之笔流溢于纸上,此楷法用笔韵律之大略也。
3.关于我最喜欢的汉字
字,象征着民族的进步,象征着民族的文化,我为我的祖国文字——汉字而感到骄傲!那一个个方块字多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它们为我们写出了一首首美妙动人的诗,为我们写出了一篇篇有魅力的文章。
你瞧吧,像“表妹,一个文静的女孩,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在弯弯的眉毛下面,一张樱桃小嘴,一笑就露出一口白牙。”这句话,是不是让你的眼前浮现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些文字在书法家的笔下,更能渲染着我们动用这些文字的情绪。在他们的笔下,行书自然流畅,正楷仪态端庄,篆书和隶书,充满了古老的气息,草书奔放大方,好似凤舞龙翔……
还有对联,也是我们汉字的独创,那对应的词句,左右工整,既能简便有能详细。古人真聪明啊!也为我们后人保留了多少珍贵的语言文化啊!
随着年龄增长,每一次读生字、写生词时,我就会觉得这些方块字仿佛一个个精灵,在一张张雪白得纸上玩耍嬉戏呢!当一个个横平竖直得汉字工工整整地出现在作业本上时,我就会特别开心,认识汉字便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4.写好正楷字的要诀
硬笔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
在教学中应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提高教学指导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如何使学生能快速掌握硬笔书法技法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传统书法理论的宝库中提炼所适合的精华,总结出楷书书写技法,对高深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
写好硬笔楷书,主要抓好两方面即用笔和结字(间架结构),硬笔楷书的用笔主要是写好基本笔画,另外要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下面分别简述之。
基本笔画书写要领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总是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说得很繁杂深奥,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书法练习失去兴趣。本人用简单易记的口诀归纳为:“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
解释如下: “横上斜”:由于人们的视觉误差,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这样容易得势。打破“横平竖直”的误人子弟的俗念,让学生一击顿悟,改变原有的书写笔法。
“竖挺直”: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直,但要注意曲中见直。竖有悬针、垂露之分。
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写好悬针和垂露,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本人发现悬针常会用于一字之中的末笔,收笔出锋,而垂露则要停顿后转入下笔。
“撇捺出锋”: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对称,不宜一高一低。
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 “点要快”: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一个快字。
不能拖拉,写成一短线段。书写时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似小鸡吃米,时起时落。
点有斜点、竖点、左点、撇点之分。其中唯有撇点用笔时要先重后轻,其它则先轻后重。
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
间架结构书写要领 间架结构的研究古今之述备矣。本人结合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编成口诀式的顺口溜,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永记不忘,收效显著。
“字如其人”,字的外形美与人体美有相同之处。人体有体腔和四肢组成,人体美有动静之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这些形体美无不与字的外形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习字时要松紧相宜,更应突出紧凑。 对复杂的间架结构规律本人用如下几句精炼为:“左右靠得紧,上下要对齐;笔画不打架,均匀来安排;相同笔画不一样,一字之中有重点”。
简释如下: “左右靠得紧”: 凡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相互避让,中间笔画要靠紧,两边笔画可以向外伸展。左偏旁写得小点,右边要突出。
包括左、中、右结构也是如此,如:板、话、江、徐、树、微等字。 “上下要对齐”:上下结构的字要做到上下重心对齐,不论上宽下窄,还是上窄下宽,其重心要在一条线上。
对于重心的确定本人认为:对称的字的重心线在中间的笔画上,如:重、宝、南、画等字重心线在竖画上;又如窗、家、图等字的重心在点画上。不对称的字的重心在交叉点,如:各、要、含、命等字。
“笔画不打架”:楷书的点画要分布有序,错落有致,不重叠交叉。如人之面目五官端正,眉目清楚。
书写时注意笔画避让,避免出现笔画重叠和交叉的败笔。容易出现败笔的字如:给、米、拾等字。
“均匀来安排”:指一字之中笔画分布均匀,间隔相近,松紧一致。 如“量”字,各横画之间间隔要均匀;“州”字竖画间隔均匀,“杉”字三撇之间要匀称变化。
“相同笔画不一样”:书法讲究自然美,一幅作品中字与字或笔画与笔画之间都存在差异,好象一片森林中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如相同的笔画注意长短、方向的区别。
如“美”各横长短不一,“徐”字撇画方向不一等。 “一字之中有重点”: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书法也讲究主次分明。
一字之中总有一至三个突出的重点笔画,这些笔画一般要求写得舒展挺拔,为了重点突出,一般要把其它笔画写得更收敛一些。如:三、见、除、永、命等字。
常用书法术语简释 了解和掌握常用书法专业术语,有利于克服通病,摆脱不良的俗气,提高硬笔书法的艺术性。 “一波三折”:指捺画在书写时从起笔、行笔、收笔的表现形状似水波一样,起伏波澜。
也是我们在练习基本笔画所要求的那样表现一、二、三的节奏感。 “燕不双飞”:指一字之中若有两个捺(点)画时,一般要进行处理,只保留一个捺画,其中一个捺画要写成点。
书法中经常把捺写成点,这也与忌雷同的要求一致。如:森、资、集、资、然等字。
“曲中见直”:指在书写竖画时不是一味地笔直,而是涩进中求挺直。好象人体的背一样虽然有弯弓但感觉是挺直的,这样能表现出一定的力度,否则,虽直尤斜。
如:中、市、不、生、来等字。 “雷同”:在一字之中,其意等同于“相同笔画不一样”; 在一幅作品之中, 指相同的字要避免笔法完全一致,力求变。
5.如何写好行楷字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笔法方面:
顺势入笔: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挑出锋。不再回锋作顿。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点画呼应:由于行书收笔不再回锋作顿,而多是将笔锋提出,所以形成了点画的附钩和挑趯,即上笔终了时顺势带下,而下笔自然承上,使点画之间虽断似连,笔断意连,产生了明显的顾盼呼应关系。
牵丝引带:点画间的勾挑使之顾盼呼应,有时将这种呼应通过笔锋提写出游丝,连接起来形成两笔或几笔,连续写出,一气呵成,使字显得连贯、潇洒。
简括省略: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其原有笔画并未减少,只是笔画之间有牵丝相连,不单独存在而已。在行书中还有更省简的情况,那就是索性合并了原来的点画,形成行书中独有的写法。
离方遁圆:楷书方多圆少,折笔处多为方,而行书则随笔顺势转折,变化无穷,方圆兼用,灵活生动。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在行书的运笔中已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凡轻细之处需收笔轻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速度稍缓,当然,笔画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轻骤重,应使其自然。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开线条去完成表现,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谈到用笔,不能不提到运腕,二者是不可分。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转变幻。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
行书结构:
茂密而不拘谨,气清而有空灵之致,宽松而不失自然之韵,平实而又有动感之妙。尤其是布构它不同于楷书之构较为严密,它往往不受字的点画长短大小的制约,而是随其体势而结之,纵横错落,不构陈法,气韵清舒,使之各尽姿态,得之圆活自然之趣。对于初学者来说,既要以法帖作为学习的范本,但又不能死搬硬套,既要在法帖中去体悟、研究,但又必须在实践中多去摸索。只要学之有恒、悟之有道,自会成功在握。
6.楷书中“小”怎样写规范
硬笔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学习硬笔书法不仅要追求高层次的艺术水平,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在教学中应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提高教学指导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如何使学生能快速掌握硬笔书法技法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传统书法理论的宝库中提炼所适合的精华,总结出楷书书写技法,对高深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 写好硬笔楷书,主要抓好两方面即用笔和结字(间架结构),硬笔楷书的用笔主要是写好基本笔画,另外要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下面分别简述之. 基本笔画书写要领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总是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说得很繁杂深奥,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书法练习失去兴趣.本人用简单易记的口诀归纳为:“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解释如下: “横上斜”:由于人们的视觉误差,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这样容易得势.打破“横平竖直”的误人子弟的俗念,让学生一击顿悟,改变原有的书写笔法. “竖挺直”: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直,但要注意曲中见直.竖有悬针、垂露之分.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写好悬针和垂露,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本人发现悬针常会用于一字之中的末笔,收笔出锋,而垂露则要停顿后转入下笔. “撇捺出锋”: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对称,不宜一高一低.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 “点要快”: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一个快字.不能拖拉,写成一短线段.书写时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似小鸡吃米,时起时落. 点有斜点、竖点、左点、撇点之分.其中唯有撇点用笔时要先重后轻,其它则先轻后重. 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 间架结构书写要领 间架结构的研究古今之述备矣.本人结合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编成口诀式的顺口溜,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永记不忘,收效显著. “字如其人”,字的外形美与人体美有相同之处.人体有体腔和四肢组成,人体美有动静之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这些形体美无不与字的外形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习字时要松紧相宜,更应突出紧凑. 对复杂的间架结构规律本人用如下几句精炼为:“左右靠得紧,上下要对齐;笔画不打架,均匀来安排;相同笔画不一样,一字之中有重点”.简释如下: “左右靠得紧”: 凡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相互避让,中间笔画要靠紧,两边笔画可以向外伸展.左偏旁写得小点,右边要突出.包括左、中、右结构也是如此,如:板、话、江、徐、树、微等字. “上下要对齐”:上下结构的字要做到上下重心对齐,不论上宽下窄,还是上窄下宽,其重心要在一条线上.对于重心的确定本人认为:对称的字的重心线在中间的笔画上,如:重、宝、南、画等字重心线在竖画上;又如窗、家、图等字的重心在点画上.不对称的字的重心在交叉点,如:各、要、含、命等字. “笔画不打架”:楷书的点画要分布有序,错落有致,不重叠交叉.如人之面目五官端正,眉目清楚.书写时注意笔画避让,避免出现笔画重叠和交叉的败笔.容易出现败笔的字如:给、米、拾等字. “均匀来安排”:指一字之中笔画分布均匀,间隔相近,松紧一致. 如“量”字,各横画之间间隔要均匀;“州”字竖画间隔均匀,“杉”字三撇之间要匀称变化. “相同笔画不一样”:书法讲究自然美,一幅作品中字与字或笔画与笔画之间都存在差异,好象一片森林中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如相同的笔画注意长短、方向的区别.如“美”各横长短不一,“徐”字撇画方向不一等. “一字之中有重点”: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书法也讲究主次分明.一字之中总有一至三个突出的重点笔画,这些笔画一般要求写得舒展挺拔,为了重点突出,一般要把其它笔画写得更收敛一些.如:三、见、除、永、命等字. 常用书法术语简释 了解和掌握常用书法专业术语,有利于克服通病,摆脱不良的俗气,提高硬笔书法的艺术性. “一波三折”:指捺画在书写时从起笔、行笔、收笔的表现形状似水波一样,起伏波澜.也是我们在练习基本笔画所要求的那样表现一、二、三的节奏感. “燕不双飞”:指一字之中若有两个捺(点)画时,一般要进行处理,只保留一个捺画,其中一个捺画要写成点.书法中经常把捺写成点,这也与忌雷同的要求一致.如:森、资、集、资、然等字. “曲中见直”:指在书写竖画时不是一味地笔直,而是涩进中求挺直.好象人体的背一样虽然有弯弓但感觉是挺直的,这样能表现出一定的力度,否则,虽。
7.本人高中生,练习正楷字已经一年了,各位,怎样练让我的字整体来说
可以找一本字帖,名师的正楷多看看临摹很好的,我之前写字时东倒西歪的,但是你要是有恒心去看看,去做,就一定可以的。
想写好字:要有极高的兴趣 还有天赋 有自己的创意 不要死学 可以抱一些学习班 推荐字体:颜真卿的多宝塔 最好软笔硬笔一块学习 对你有帮助 想写好字啊 !还是来练练字啊!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
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
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
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
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
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
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
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
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
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
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
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
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
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
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
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
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
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
8.怎么练就一手好字我写的字很难看想练一手正楷字怎么练啊而且是钢笔
徐叉:你好。
你问:练一手正楷字 怎么练啊 而且是钢笔字 首先要准备一本字帖,(一定要是你喜欢的字体的字帖,可以到书店去挑选)。 第一步,描。
用铅笔在字帖的字上描写。同时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每天最少大本的描一页,小本的描两页。把一本描完了,用橡皮把铅笔印擦掉。
第二步,摹。用字帖中的白纸蒙在字上用钢笔摹写。
要把一本摹完。 第三步,临。
把字帖立在面前,在纸上照着字贴上的字写。要把一本临完。
第四步,写。自己可以独立的写了,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字体。
哪个字写得不好看,可以参考一下字帖的字的写法,也可以自己多写几个,比较一下那个好看,以后就按这个写。 楷书练完了,按照同样的方法练行书。
行书字帖的字体应该和楷书的一样。 重要的是坐的姿势必须正确,握笔的姿势必须正确,写字用的纸放的位置必须正确。
否则是练不好字的。这些在字帖上都有说明的。
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这样用心认真练习的,三四个月就可以写出一笔不错的钢笔字来。 毛笔字这样短的时间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