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马的笔画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基本字义:
马(拼音:mǎ)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马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马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后又假借为大。马也用作姓氏。
马是重要意符。用“马”做意符的字主要有两类:一类与马的名称和马的性状有关,如:骏、驹、骥;古时的车靠马牵引,因此许多表示驾车、驱车的字都从“马”,如:驭、驰、驶。
组词如下:
马上、小马、马车、海马、跑马、马匹、马蹄、马鬃、骒马、立马、野马、马桶、斑马、战马、马蜂、黑马、马甲、赛马、马陆、下马、马靴、马术、铁马、马刀、竹马、马镫、马扎、马厩、响马、马鞭、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马上
马背上。多指征战武功。
2、小马
清代衙署中一种执役人员。
3、马车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4、海马
鱼,体侧扁而弯曲,包在骨质环节形成的硬壳中,长5—33厘米,淡褐色,尾巴能蜷曲,头与躯干成直角,略像马头,直立游动。种类较多。
5、跑马
骑着马奔跑。
2.马的笔顺是怎样写
一、马的笔顺是:横折、竖折折钩、横、
二、汉字释义: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
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
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三、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四、造字法:原为象形
五、马的部首:马
六、相关词组:
白马、马车、木马、跑马、小马、马路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语释义:
1、白马 [ bái mǎ ]
白色的马。
2、马车 [ mǎ chē ]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骡马拉的大车。
3、木马 [ mù mǎ ]
木头制成的马。
木制的运动器械,略像马,背上安双环的叫鞍马,没有环的叫跳马。
形状像马的儿童游戏器械,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4、跑马 [ pǎo mǎ ]
骑着马跑。
指赛马:~场。
遗精。
5、小马 [ xiǎo mǎ ]
清 代衙署中一种执役人员。
3.马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马”字的 笔顺读写: 横折,竖横折钩,横
拼 音:mǎ
部 首:马
笔 画:3
五 行:水
繁 体:马
五 笔:CNNG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蜂。~勺。
3.姓。
马的组词:木马,马力,马路,小马,马上,白马,马车,跑马,海马,马匹, 骏马,马蹄 ,戎马,马鬃
木马 [mù mǎ]
[释义] 1.木头制成的马;也指形状像马的木制儿童玩具
马上 [mǎ shang,mǎ shà]
[释义] [mǎ shang]:〈名〉马背上。 [mǎ shàng]:〈副〉立即,立刻。
马车 [mǎ chē]
[释义] 1.马拉的车 2.重型双轮车,没有弹簧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zici/s?wd=%E9%A9%AC&query=%E9%A9%AC&srcid=28232&from=kg0&from=kg0
4.马字在田字格正确怎么写
马字在田字格正确写法如下:马的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马的基本解释马[ mǎ ] 1、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大 :马蜂。3、姓。
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
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凡马之属皆从马。
白话版《说文解字》:马,一种会昂首怒吼的动物。马勇武无比。
字形像马头、马鬃、马尾、四足的造型。所有与马相关的字,都采用“马”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1、马褂[mǎ guà] 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以黑色的为最普通。原来是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
2、趟马[tàng mǎ] 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演员通过动作表现骑着马走或跑。
3、马竿[mǎ gān] 盲人探路用的竿儿。4、马镫[mǎ dèng] 挂在马鞍子两旁供骑马人踏脚的东西。
5、赛马[sài mǎ] 马术运动之一。参赛者分别骑在自己的马上,以马跑的速度决定胜负。
5.“马”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
马的繁体字是马,笔顺为: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如下图所示:
马
拼 音 mǎ 部 首 马 笔 画 10 五 笔 CGHY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马到成功
成语拼音:mǎ dào chéng gōng
成语解释: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2、厉兵秣马
成语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马瘦毛长
成语拼音:mǎ shòu máo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