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字的拼音怎么写
“下”字的拼音是xià。
一、下的具体含义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使降落:~半旗。~棋。
7.进入:~海。
8.投送:~书。
9.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谦辞:在~。~官。
11.颁布:~令。
12.攻克:攻~。
13.卸掉:~货。把他的枪~了。
14.用,投入精力:~工夫。
15.退让:争执不~。
16.做出判断:~结论。
17.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
18.用在名词后边(a.表示在里面,如“心~”、“言~”;b.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
19.用在动词后边(a.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b.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c.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
20.少于:不~二百人。
21.动物生产:鸡~蛋。
二、下的常用词组
1.足下[zú xià] 对同辈、朋友的敬称,古时也用于对上。
2.乡下[xiāng xia] 乡里,广大农村。
3.下去[xià qù] 由高处到低处去。
4.低下[dī xià] 向前或向下弯曲(身体的一部分)。
5.下午[xià wǔ] 一天当中中午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6.下手[xià shǒu] 动手,着手。
7.水下[shuǐ xià] 水面以下。
8.下巴[xià ba] 下颌的通称。
9.下级[xià jí] 较低的级别。
2.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3.上的拼音怎么写
上的拼音:shàng 、shǎng
上读音:shàng、shǎng,注音:ㄕㄤˋ 、ㄕㄤˇ
释义:
上shàng(ㄕㄤˋ)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去,到:上街。
6、向前进:冲上去。
7、增加:上水。
8、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涂:上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拧紧发条:上弦。
12、登载,记:上账。
上shǎng(ㄕㄤˇ)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上面[shàng miàn]
位置较高的地方。
2、上衣[shàng yī]
上身穿的衣服。
3、头上[tóu shàng]
头的上方;头顶。
4、向上[xiàng shàng]
朝上。
5、跟上[gēn shàng]
在成就或物质的获取上,与同时代的人相配。
4.下的拼音怎么写
[xià]部首: 一五笔: GHI笔画: 3[释义] 1.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2.等级低的。 3.方面,方位。
4.次序或时间在后的。 5.由高处往低处,降落。
6.使降落。 7.进入。
8.投送。 9.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
10.谦辞。 11.颁布。
12.攻克。 13.卸掉。
14.用,投入精力。 15.退让。
16.做出判断。 17.量词,指动作次数。
18.用在名词后边(a.表示在里面,如“心~”、“言~”;b.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用在动词后边(a.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b.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c.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
20.少于。 21.动物生产。
5.下拼音怎么拼写
下,拼音: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
6. 使降落:~半旗。~棋。
7. 进入:~海。
8. 投送:~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
10. 谦辞:在~。~官。
11. 颁布:~令。
12. 攻克:攻~。
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
14. 用,投入精力:~工夫。
15. 退让:争执不~。
16. 做出判断:~结论。
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
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
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
20. 少于:不~二百人。
21. 动物生产:鸡~蛋。
6.姓名和拼音怎么写
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方式统一要求:姓在前名在后。
例:Wáng Fāng王芳、Yáng Wèimín杨为民、Zhào Píng'ān赵平安。
汉语姓名拼写规范
1、复姓连写。例如:诸葛孔明Zhūgě Kǒngmíng、东方朔Dōngfāng Shuò。
2、笔名(化名)当作真姓名拼写。例如:鲁迅Lǔ Xùn、阿三A Sān。
3、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头都用大写字母。例如:张三Zhāng Sān。
4、汉语姓名在对外的文件书刊中可以省略调号。例如:王应宽Wang Yingkuan。
扩展资料
1978年**转发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实施说明》明确规定:
1、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适用于罗马字母书写的各种语文,如英语、法语等。
2、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
3、中国过去曾在标注“地名+方向”的火车站名时使用英文方位词,现已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标注。
4、中国人名分汉语姓名和少数民族语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姓名,汉语姓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拼写。
5、《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可以适用于人名的音译转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名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7.看一看拼音怎么写
“一”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例如:
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四声前念二声。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看一看,在读的时候是第二声,但标注的时候是第一声。
8.走到小桥上的拼音怎么写
走到小桥上
zǒu dào xiǎo qiáo shàng
走
拼音:
zǒu
解释:
1.行:~路。~步。
2.往来:~亲戚。
3.移动:~向(延伸的方向)。~笔(很快地写)。钟表不~了。
4.往来运送:~信。~私。
5.离去:~开。刚~。出~。
6.经过:~账。~内线。~后门。
7.透漏出去,超越范围:~气(漏气)。
8.失去原样:~形。~样。
9.古代指奔跑:~马。不胫而~。
10.仆人,“我”的谦辞:牛马~(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
到
拼音:
dào
解释:
1.从别处来:~达。~站。~来。~场。~任。~职。~案。签~。恰~好处。
2.往:~群众中去。
3.周全,全顾得着:周~。面面俱~。
4.成功:得~。办~。
5.姓。
小
拼音:
xiǎo
解释: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
桥
拼音:
qiáo
解释: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梁。~墩。~涵。~头堡。吊~。栈~。引~。立交~。
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
上
拼音:
shàng shǎng
解释:
[shàng] 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去,到:~街。
6.向前进:冲~去。
7.增加:~水。
8.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涂:~药。
10.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拧紧发条:~弦。
12.登载,记:~账。
13.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14.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15.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16.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