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貔貅”是什么字,拼音怎么写的
读音 píxiū(粤音读作“皮休”)
词义
(1) [fabulous wild beast]∶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至于天禄,则较少有人用以称这种瑞兽,还有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象”。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 [brave troops]∶比喻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晋书·熊远传》
《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司马贞 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 毕著 《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柳亚子 《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2.招财神兽貔貅怎写拼音
貔貅(拼音: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汉族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3.辟邪是什么意思
/view/119172.htm
辟邪的传说
辟邪方法
一个“四”字+个“正”字 是“罡”GANG字
右手申出“剑指”(舌指和中指并合伸直,为剑指)
写“罡”字在左手手掌(左手为掌)
然后 写好了之后 左手握拳,最后左手又变掌 向前面推出或向你觉得邪的地方推出。。。。。。.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凶。”唐颜师古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小尔雅·广言》:“辟,除也。”可见辟邪之义,是驱走邪秽,被除不祥。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钟纽等物,常用辟邪为饰,《博古图》有辟邪车。南朝陵墓前常有辟邪石雕。据考古界研究“辟邪”即“符拔”。现都统称“辟邪”。
4.辟邪的东西怎么制作
根据楞严经记载: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你可以拿张干净的纸,可以自己书写或打印楞严咒,然后放在锦囊或饰品里,这样随身佩戴,或放在家里可以辟邪。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
“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灾厄。悉皆销灭”
“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十二由旬。成结界地。诸恶灾祥。永不能入。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隐。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
可见《楞严咒》可以让我们带在身上,也可以让我们放在家里,也可以让我们放在车里,其实它所说的就是所有我们要安宅,要避邪的地方都可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