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的发展方向怎么写/
企业的发展方向要用SWOT方法分析,SWOT方法是一种企业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SWOT分析基本步骤为: (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弱点既可以相对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战略。
2.发展方向怎么写
看一下这篇吧,虽然跟你说的不大一样,但也是关于卖东西的,借鉴一下 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所起到的作用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大了。
他们也不再象以前那样受人重视。他们不能像仅仅几年之前那样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注意和重视。
实际上,在很多案例中,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正被那些他们曾经的拥护者所质疑。例如,凯得伯瑞 斯凯普斯的多米尼克.凯得伯瑞爵士兼主席于1997年在英国召开的市场营销特许学会会议的报告中讲到"在会议室中,市场营销不再作为很重要的问题被提出,其概念具有竞争优势的起源也遭到质疑,市场营销与广告和代理搅在一起使它出现以上问题并不另人吃惊。
"(引自1997年5月29日《市场营销周刊》)。更有趣的是就在几个月前,他刚刚被选为CIM的主席。
不只是凯得伯瑞有此观点。市场营销,尤其是营销传播面临的不只是被认真研究的问题,他们正在全世界的会议中被严重的质疑。
当有人认为我们正进入被大多数人称作的"信息时代"的时候,它正处于一个很特别的位置。 但是,认为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正在发生转变的观点却不会引起什么异议。
我们相信这一转变可促进对市场营销,传播和营销传播程序是怎样被计划,发展和实现这一新观点的需求。我们相信整合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这里的整合我们是指在对企业及其风险基金持有者之间的动态信息流产生影响和冲击性活动和作用的大批量的整合,这些风险基金持有者包括客户,潜在客户,股票持有人,雇员和其他评论观众。把广告,公关,促销或者甚至?quot;线上"或"线下"的活动作为独立的行业进行考虑已经不再重要。
将营销传播基础的职责限制在传统的外向传播渠道上也不合适了。那些已是过时的概念和观点。
他们已不再适合21世纪企业和客户,消费者或者潜在客户的需求。他们不再适合是因为他们为之存在的市场已经不存在了。
他们所主导的企业也已经不再能推动买卖的发展。他们在传媒体系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再占优势。
他们对管理起到的作用也不再适合。的确,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正在转变。
也正是这种转变使全世界的营销和传播经理们大伤脑筋。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阐述了这种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转变的状况和需要,这种状况和需要是适用于现在和未来的新的营销传播方法的。
我们对整合营销传播或IMC提出了新的定义,并对之进行了更广泛的查看,我们还提出了对整合四个层次的讨论,我们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已经观测过了。最后,我们为经理和企业提供了向整合发展的方向,所有企业最终都要进行这种整合,无论它做何种生意,卖何种产品,或是提供何种服务。
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的转变 为了理解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很有必要简短回顾一下市场营销和营销传播在过去40年左右的时间中发展和进展的情况。图1展示了其主要的发展过程。
我们的回顾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开始,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绝大多数的现代营销传播概念和理论开始得到发展。美国作为少数几个没有遭到二战破坏的国家,开始以主导性的全球消费和工业产品及服务供应商的身份出现。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我们将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消费产品上。 战后时期,由于对几乎所有消费品的需求量都非常之大,商业模式主要只表现为一种,即能尽快生产出产品,将之送入销售渠道并告诉渴望的消费者及潜在用户这些产品的存在。
这种模式就是尽可能的使生产量达到其最高水平,就是产与销。因为商品供不应求,所以它主要是由生产企业所主导。
这一时期也是当今营销概念和方法得到发展并形成规范的时期。是迈卡锡(1960)4Ps营销模式时代,即产品,价格,渠道(分销),和促销。
它是被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所主导的大规模型模式,其竞争度小,也几乎无价格方面的阻碍。厂商为王,产品是金。
消费者要在几乎任何情况下挤破头去抢购几乎任何价格的任何产品。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制造工业巨人们的竞争对手又重新出现。
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亚太五虎(德明,1982年P.19)迅速崛起。 他们生产产品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且与美国产品相比价格更为低廉。
于是,他们立刻采用了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营销方式。他们一边接纳了已有的运行的很好的概念和方式,一边又将他们改进。
他们使这些概念全球化。他们不满足于本国市场,于是迅速地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以满足似乎永远无法满足的客户和消费者需求。
全球化盛行并且是成功的。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运用德明,朱兰及其他人的概念和方法学改变了制造业规范。
他们从"产品出厂,坏后维修"转变为"创造有价格优势的好产品,看着用户选择你的品牌"(德明,1982年)。而且这也确实发生了。
首先从汽车开始,之后是消费电器,再之后是手表和照相机,日本人提高了质量水平,占领了一个又一个的市场。大多数的生产商不理解这种变化。
他们继续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来生产商品,并根据成本来定价,使用大众市场和大众传媒程序通过传统的渠道进行销售,并且等到产品坏了以后才开始维修。 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制造最终满足。
3.品牌战略规划如何写
给你一个案例:王老吉品牌战略案例 品牌释名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背景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以下简称“红罐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
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而所有困扰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难题——红罐王老吉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谓说起凉茶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
因此,红罐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经国家审核批准的食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广东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良药苦口”的传统观念,消费者自然感觉其“降火”药力不足,当产生“下火”需求时,不如到凉茶铺购买,或自家煎煮。
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功效”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广东区域,红罐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陷入认知混乱之中。
而在加多宝的另一个主要销售区域浙南,主要是温州、台州、丽水三地,消费者将“红罐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没有不适合长期饮用的禁忌。加之当地在外华人众多,经他们的引导带动,红罐王老吉很快成为当地最畅销的产品。
企业担心,红罐王老吉可能会成为来去匆匆的时尚,如同当年在浙南红极一时的椰树椰汁,很快又被新的时髦产品替代,一夜之间在大街小巷上消失的干干净净。面对消费者这些混乱的认知,企业急需通过广告提供一个强势的引导,明确红罐王老吉的核心价值,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现实难题表现二: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在调查中频频出现“凉茶就是凉白开”、“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这些看法。
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的消费者“降火”的需求已经被填补,他们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做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罐王老吉以“金银花、甘草、菊花等”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的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的障碍,加之红罐王老吉3.5元的零售价,如果加多宝不能使红罐王老吉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它就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这就使红罐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现实难题表现三:推广概念模糊。如果用“凉茶”概念来推广,加多宝公司担心其销量将受到限制,但作为“饮料”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不得不模棱两可。
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条广告: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蹭冰箱门。广告语是“健康家庭,永远相伴”。
显然这个广告并不能够体现红罐王老吉的独特价值。在红罐王老吉前几年的推广中,消费者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它,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去卖它。
在这样的状态下红罐王老吉居然还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好几年。出现这种现象,外在的原因是中国市场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市场空白;内在的原因是这个产品本身具有一种不可替代性,刚好能够填补这个位置。
在中国,容许这样一批中小企业糊里糊涂地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者为什么买我的产品?重新定位2002年年底,加多宝找到成美营销顾问公司(以下简称“成美”),初衷是想为红罐王老吉拍一条以赞助奥运会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