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胜字的草书怎么写
一、胜的草书写法:
二、胜的释义:
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仗。取~。
2、打败(别人):以少~多。战~敌人。
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于雄辩。实际行动~过空洞的言辞。
三、组词:
取胜、争胜、遗胜、寻胜、告胜
胜瓜、胜却、百胜、华胜、力胜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忌胜[jì shèng]
犹忌前。
2、胜因[shèng yīn]
佛教语。善因。
3、豪胜[háo shèng]
杰出、卓越的人。
4、追胜[zhuī shèng]
寻胜,游赏名胜。
5、较胜[jiào shèng]
明白、准确。
2.王羲之写的狂草书法图片大全
王羲之有草书,但并不狂,图片太多,你可按这些纲目去百度图片自行搜索: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虞世南本》(兰亭八柱第一)卷,唐,虞世南摹,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褚遂良本》(兰亭八柱第二) 卷,唐,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cm,横8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兰亭八柱第三、神龙本) 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定武兰亭序吴炳旧藏本》墨拓 纵26.0厘米 横66.0 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高岛菊次郎氏寄赠)
《定武兰亭序宋拓故宫藏本》 (宋拓定武柯九思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小楷黄庭经》(摹刻本墨拓)
《小楷乐毅论》(越州石氏本墨拓)
《频有哀祸帖》(摹本),纸本。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孔侍中帖》(摹本),纸本。纵26.9厘米 日本东京前田育德会藏
《姨母帖》(摹本)行书,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初月帖》(摹本)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快雪时晴帖》(摹本),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丧乱得示二谢帖》(摹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七月都下帖》(摹本)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
《上虞帖》(唐代摹本),硬黄纸本 ,草书,纵23.5厘米 黄2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行穰帖》(摹本),硬黄纸本 ,24.4*8.9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雨后帖》(摹本),纸本 25.7*14.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远宦帖》(摹本)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切帖》(摹本)纸本 章草 纵25.6厘米,横21.5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袁生帖》(摹本)纸本 日本藤井有邻馆藏
《干呕帖》(摹本)纸本 纵14.1厘米,横26.4厘米 天津博物院藏
《游目帖》(摹本)又名《蜀都帖》纸本 ,草书 原为日本广岛安达万所藏
《长风帖》(摹本)纸本 草书 纵27.5厘米 横40.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道帖》(摹本),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妹至帖》(摹本) 纵25.3厘米 横5.3厘米 日本私人藏
《大报帖》(摹本) 25.7*10.1厘米 日本私人藏
王羲之《其书帖》 原为罗振玉藏
《旃罽胡桃帖》(敦煌石室临本) 纸本。草书。纵25.2厘米,横20.6厘米。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纸本,草书。纵25厘米 横37·5厘米。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汉时帖》前二行为唐人写本,后段为元赵孟頫补书。
《十七帖》墨拓
《唐怀仁集圣教序》墨拓
《唐集兴福寺半截碑》墨拓
3."夏赢"的王羲之草书怎么写
此为孙过庭字
4.王羲之的草书介绍
王羲之学习草书的蓝本,最可靠的是索靖的《七月廿六日帖》。此帖由王羲之的叔父所赠。
王羲之章草传世作品甚少,较为可靠的是《豹奴帖》。他的章草,写得非常精美,令人叹服。 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建树,并不是旧体的章草,而是新兴的今草。后人肯定的、崇拜的,就是他增损古法、裁成一体、变古制今的今草。 王羲之的今草书,是在扬弃张芝章草书的过程中生成的。与张芝的章草相比,王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点画放纵,笔势流畅遒逸。虽然王羲之笔势的连属飞移多体现在一字之内,但其所呈现的,是神采上的贯通,而非形式上的连属,即是唐太宗所谓的‘状若断而还连’。这样,章草书体字字独立的形态与今草书体流畅纵逸的笔势,这看似不协调的两端,在王羲之的今草书中得到了融汇贯通,别出新貌。 王羲之的今草书,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都达到了极致。用笔以方折为主,斩钉截铁,干净简捷,从容不迫。‘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唐孙过庭《书谱》)。点画的‘形’与‘势’,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自然天成。
《十七帖》是王羲之今草书的代表作品。《十七帖》是称情疾书的尺牍。尺牍既是一种文体,又是一种形式,是魏晋以来文人书法的主要载体。北齐颜之推说:‘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 (《颜氏家训•杂艺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 (《集古录跋尾》)《十七帖》正是这样一种堪称法帖的尺牍。通篇不假修饰,结构在疾书的情状下随势生发,随机变化。技法与才情,理性与感性,自然地融为一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王羲之的胜字草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