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细小、微小”的词有哪些
微乎其微、一bai丝一毫、一点一滴。
1、微乎其微(wēi hū qí wēi):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出自《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
3、造句:du工业制氧提取的氧气,纯度较高,其中的杂质是微乎其zhi微的。
4、一丝一毫(yī sī yī háo):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5、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dao,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6、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7、一点版一滴(yī diǎn yī dī):形容微小零星。
8、出自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权·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
9、我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2.密位的密位的写法与换算
以下谈的密位都采用6000密位制。 密位实际上就是测量角度的单位。把一个圆周分为6000等份,那么每个等份是一密位。密位的记法很特别,高位和低两位之间用一条短线隔开,比如:
1密位写作:0-01
312密位写作:3-12
3000密位写作:30-00 军事上衡量方向角,以正北为0度,向东度量。用角度制表示为:
北:0° 东:90° 南:180° 西:270°
东北:45° 东南:135° 西南:225° 西北:315°
与此类似的,用密位的表示方向角是:
北:0-00 东:15-00 南:30-00 西:45-00
东北:7-50 东南:22-50 西南:37-50 西北:52-50 由于一个圆周(360°)等于6000密位,所以容易知道:
1密位=0.06度=0.001047…弧度≈0.001弧度。
把密位换算为角度,简单的乘以0.06就可以了。而把角度换算为密位,应该除以0.06或者乘以16.667(1/0.06)。
比如:190°=(190*16.667)≈31-67
40-05=(4005*0.06)=240°.3
由于弧度是弧长与半径的比值,而且在角度很小的时候,近似的有弧长≈弦长。所以,一密位可以粗略的看作1000米外,正对观察者的1米长的物体的角度。例如:
为确定站立点位置用指北针测量远处一座电视塔的磁方位角,已知电视塔和观察者的距离是3400米。
假设角度测量误差为±2度,问根据测量求得的位置和实际站立点的距离误差最大是多少?
解:2度=2*16.667≈0-33
由于一密位近似于1000米处1米物体的张角,所以
误差=33*(3400÷1000)=112米
即,如果测角误差为2度,判定站立点的误差可达一百一十多米。
角度制单位:
度 (degrees, deg)
角分(arc minutes, arc min, ′)
角秒(arc seconds, arc sec, ″)
密位(mils)
1 度=60角分=3600角秒
1deg=60 arc min=3600 arc sec
1°=60′=3600″
360度=6000密位
1密位=0.06度
弧度制单位:
弧度(radians, rad)
分弧度(drad)
厘弧度(crad)
(“厘弧度”系Bennett于1891年所倡导,用(R▽)表示。它是以l弧度(radian)的百分之一为单位。)
1弧度=10分弧度=100厘弧度
1弧度= 57.296角度
弧分-- 角分(arc min)的错误翻译
弧秒-- 角秒(arc sec)的错误翻译
3.灵牌位怎么写
写XXX之灵位即可,有关系的话还可以在前面加上称呼。
亡人未出殡之前在灵柩前所用的牌位叫xxxxxx之灵柩,出殡后所用的牌位叫xxxxxx之灵位。去世三年之内灵位不能撤,三年之后撤掉灵位,换为”神主”xxxxxx之神主。灵位,不同于墓碑,不能写成“XX之墓”。
父灵:先严X公老大人之灵位,也可在公字的左下侧小一个字号写上”讳xx”,xx为父名。母灵:先慈X氏老孺人之灵位,也可在氏字左下侧小一个字号写上”讳xx”,xx为母名。
扩展资料:
牌位起源
原为儒教所用,记入死者官阶及姓名之木牌。宋代时,佛教禅宗采用牌位为死者及生者用。目前,佛教牌位分为:消灾牌位,为生者(活人)用,是此人的禄位,大都用红色或粉红色纸张代替木牌。
僧尼为此牌位主人行法事,以求诸佛菩萨如被此活人消灾免难,事业发达,凡事顺利。不必说,信者需付大笔金钱才能立此牌位。
往生牌位,为死人所设的牌位,大都用黄色纸张。僧尼为其行法事以助亡者神识(类似灵块)早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般佛教家庭的牌位大都用木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牌位
4.小字怎么写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