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管理学案例分析
你可以这样假设:
前一任院长的管理方法是:
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为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按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程序,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1、将医院总体计划分解到各个科室、门诊、住院处、行政后勤等所有部门,再有各部门为每个员工制定了保证计划实施的目标责任书,使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明确任务目标,形成计划认同的合力;
2、适当调整组织结构,使各部门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更加顺畅,把矛盾控制在最小范围,保证了计划的组织实施;
3、把大胆管理、勇于负责的人员充实到领导岗位,由领导带头自上而下签订工作标准和岗位责任书,以及绩效考核标准及奖惩条例,使领导责任落到实处;并且制定了领导工作流程,使员工明确各位领导的职责范围和请示报告归属,保证了领导管理体系畅通;
4、为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加强了管理控制:建立了各部门每日例会、院务部每周例会制度,及时解决计划执行中发现的事故苗头、财务成本、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员工情绪等可能影响计划实施的各类不利因素,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5、加强执行力,在总体计划的大前提下,少数服从多数,部门服从总院,减少了因扯皮、推诿而影响计划实施的内部消耗。
由于前任院长正确实施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方略,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政绩。
而后一任院长在计划、组织、领导几个环节,都继续按照前任院长的管理程序去做了,但是由于新上任,群众威信不高,加上其本人不能大胆管理,因此在控制程序上出现了问题:部门间协调有了问题,不能及时调解;员工中出现了违反制度的行为,不敢秉公处罚;下级主管与员工发生纠纷,不能维护主管信誉等等,致使大家失去信心,团队失去控制,前期制定的一系列保证制度形同虚设,于是计划也就由于无法控制而流产了。
仅供参考。
2.管理学的案例分析应该如何写呢
一、基本格式(内容上的要求)
1 .标题——以事件定标题或以主题定标题
不能直接两个字:案例。标题要能吸引读者如上面提到的案例:我是如何教《石钟山记》的——经典文章的现代解读。
2.背景——交代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时空中发生的
3.问题——交代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问题如何产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那些 。
4.问题的解决——交代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成效。
5.反思与讨论——交代思考、感想、体会,解决问题的得失,下一步的打算或整个问题解决后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计划如何解决等。
6.附录——对正文起补充说明的材料如教学计划等不便在正文中累述的。
注意的地方:
1.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2.要在一定的时空框架内
3.具体生动的描述事件产生发展过程
3.管理学案例分析:案例描述1500
JC Penney公司质量管理创新案例 一、JC Penney公司配送中心的基本情况 JC Penney公司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的配送中心,每年要处理900万种订货,或每天25000笔订货。
该配送中心为264家地区零售店装运货物,无论是零售商还是消费者的家中,做到48小时之内把货物送到所需的地点。哥伦布配送中心有200万平米设施,雇用了1300名全日制员工,旺季时有500名兼职雇员。
JC Penney公司接着在其位于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内华达州的雷诺以及康涅狄格州的曼彻斯物的其他三个配送中心里成功的实施了质量创新活动,能够连续24小时的为全国90%的地区提供服务。 二、JC Penney公司的质量管理创新 JC Penney公司感到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优质的服务;管理部门认为,这种服务的优势应归功于80年代中期该公司所采取的三项创新活动,即质量循环、精确至上以及激光技术。
1、质量循环:小改革解决大问题 1982年,JC Penney公司首先起动了质量循环活动,以期维持和改善服务水准。管理部门担心,质量服务的想法会导致管理人员企图简单地花点钱来“解决问题”。
然而,代之以这些解决办法的,是经慎重考虑后提出的一系列小改革,解决了工作场面所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工人们建议创建的中央工具库,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具的可获得性。 2、精确至上:不断消除物流过程的浪费 精确至上的创新活动旨在通过排除收取、提取和装运活动中存在的缺陷,以提高服务的精确性。
因此,提供精确的顾客信息和完成订货承诺被视为头等大事。显然,在该层次上讲求服务的精确性,意味着该公司随时可以说出来某个产品项目是否有现货,并且当有电话订货时,便可以告知对方何时送货上门。
该公司需要提高的另一个精确性与在卖主处提取产品有关。为了确保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的正确,JC Penney公司针对每次装运中的某个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和实际点数检查。
如果存在着差异,将对订货进行100%的检查。与此同时将对2.5%的装运进行审计。
订货承诺的完成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精确性上,为此该公司的配送中心经理罗杰·库克曼(Roger KerKman)说道:“我们曾一直在犯错误,想在商品义付给顾客之前就能够进行精确的检查”但问题是,在质量循环中是否已找到了解决办法,或者能够对该过程进行自动化。对此,库克曼感受觉到:“只有依赖计算机,人们才有能力进行精确的检查。”
于是,该公司开始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协调,把订购商品转移到“转送提取 (forward pick)”区域,以减少订货提取者的步行时间。 3、激光扫描技术:用科技改进质量管理 第三项质量管理创新活动是应用激光扫描技术,以99.9%的精确性来跟踪230000个存货单位(SKU)的存货。
JC Penney公司最初的密尔沃基的配送中心是用手工来处理各种产品项目的储存和跟踪的,接着便开始用计算机键盘操作替代手工操作,这一举动使产品项目的精确性接近了80%。而扫描技术则被看作是既提高记录精度,又提高记录速度的手段。
但是,刚开始启动扫描技术时的结果并不理想,因为一系列的扫描过程需要精确的读取每一个包装盒子上的信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往往需要所描四次才获得一次读取信息。
看来,JC Penney公司需要一种系统,能够按每秒三次的速度,比任何角度读取各种包装尺寸的产品信息。于是,公司内部的系统支持小组优化了硬件和软件来满足这一目的。
其结盟果是。该配送中心的四个扫描站耗资12000美元,削减了每个扫描站所需的16个键盘操作人员。
三、质量管理创新需要协调员工与技术的关系 看来,“加重工作”的质量循环与“减轻工作”的技术应用之间,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尴尬境地。JC Penney公司需要在引进扫描技术的同时,还要保持其既得利益和改进成果。
然而,该公司在时间上的选择却是完美的,因为公司在大举扩展的同时将需要增加雇员。于是,该公司便告诉其雇员,技术进步将不会导致裁员。
JC Penney公司质量管理创新的评析 1、基本特点 (1)更新质量管理观念:让质量的小改革循环起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小变到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该公司明确重点,进行一系列小的质量改进工作,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终于解决了主要问题。
而且,这是效率高、成本低的质量管理改进方法。 (2)在过程中改善质量:追求精确至上的质量管理流程。
把物流服务的精确性与物流运作的精确性结合起来,有机地融合到质量管理过程中,不断消除物流过程的浪费和缺陷,不断优化物流过程的程序和运作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标准,追求质量的改善和完美。 (3)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现代技术增强质量管理能力。
质量标准是不断发展的,质量管理同样需要发展。如何通过质量管理创造新的效益,创造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问题。
只有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发展。 (4)协调企业人机矛盾:确保质量管理的顺利发展。
该公司质量管理过程已反映出人机的矛盾情况,借助企业发展的机遇比较好地解决了。 2、主要启示 质量管理一直以来是我国广大企业关注和重视的。
4.对管理学的认识 2000字论文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而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泰罗(F .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 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不过经历了80多年。
80多年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级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然而,管理学仍然需要发展,因为人类将进入21世纪,人类文明需要管理学。
管理学的规定性 管理学的规定性是指管理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而管理学的规定性又取决于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性,即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哈罗德•孔茨( H Koontz,《管理学》): ——“本书目的是阐明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
换句话说,孔茨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或者说管理学就是这两部分的组合。 詹姆斯•H•唐纳利(J. H. Donelly,《管理学基础》): ——“讨论只与某一待定的(虽然也是相当广泛存在的)事例有关的管理过程。
我们将就有限的资源(包括其他人的力量)的管理展开我们的讨论”,即管理学说是研究有限资源的管理。 罗纳德•科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者,《企业的性质》) —— “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
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 罗纳德•科斯教授对经营与管理的界定尽管是从契约、价格应变角度出发,但把握了管理的本质:即经营是与市场打交道,它利用价格机制使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而管理则是一个组织内部如何用行政命令机制调配组织有限资源而获得最佳配置效率的过程;管理不与市场打交道,尽管它要对市场上价格作一定的反应。 如果按照科斯的定义,那么管理学就应该以这么一个规定性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这样,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就应该是两大方面: 组织本身包括组织的动力学机制、组织的构造及运行等等; 组织内依靠行政机制运作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包括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方法和针对局部问题的各种职能性方法。 事实上大多数著名的管理学著作和教材,尽管其章节安排、行文方式、观点采纳均有各自的特点,但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事实上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的《管理学》也是如此。
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管理学科群中最为基础的学科。 对管理学的这么一种规定原本是美国管理学界的看法,其他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的学者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在把管理局限于企业时,认为管理学还应该包括经营这一内容,于是便有了经营学一说,之后在我国便有经营管理学的称法。
管理学的流派及构成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
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2、各流派研究的内容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
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 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