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题目自拟
题目:认识餐桌盐
众所周知,地球化学中的众多化学元素,有的对人体是害的,有的对人体是有益的,然而所有有益于人体的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都是双刃剑,则:少了会致病,多了同样会致病。这里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自然给人类养生的秘诀就是一个“度”字。
近代科学发现人体中需要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等11种元素占人体重量组成的99.9%,学术界称它为“宏量”元素。其余不到0.1%的是由硅、铁、氟、锌、碘、铜、钒、锰、镍、硒、铬、锡、钼等为人体必需的14种元素组成,学术界称它为“微量”元素。人体中还有30多种极其微量甚至只能在化验中以“痕量”显示的元素,这些元素中,有些具有对人体特殊生理功能为人体所必需的,也有一些对人体可有可无的,此外另有一些是对人体是有毒的,诸如:铅、镉、汞、六价铬、砷、等元素。
当以上这些元素均以人体所需的“度”存在于人体时,人体就健康。但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生理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球化学环境制约和人为饮食习惯的影响,而对某一种元素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时,它就会在人体上显示出某些不适甚至于不同程度的病态来。
当前人们非常关心“钠”这个宏量元素对人体影响。钠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多以“氧化钠”存在于各类岩石中,而人体所需的钠是“氯化钠”,即“食盐”。柴、米、油、盐是人们日常缺一不可的四大生活物质。,有人爱吃咸(称口味重),有人爱吃淡(称口味轻),这里可有学问了,我们且不可轻视它。因为钠元素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起着维持细胞酸碱度的平衡,并且维持神经、肌肉、心脏、肾脏以及各种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动。钠摄入人体后又会通过尿、粪、汗液、泪水、鼻涕等向体外代谢,而主要的是通过汗液排泄。如果人体钠的摄入量高于排泄量超过人体所需的“度”时,它会打破体内的代谢平衡,阻碍其他营养的吸收,出现周身浮肿,引患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病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的生命。但当钠摄入量少于排泄量而不能满足人体钠的所需的那个“度”时,又会罹患“钠缺乏症”,其症状表现:为身体倦怠乏力,神情淡漠木僵,还会出现恶心、视力模糊、心率加速、血压降低、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起立昏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肾功能和心功能衰竭,同样会危害人的生命。眼下时尚“清淡”,然而清淡还得有个“度”,当前有人把“戒晕禁盐”作为长寿之道,这就就显得不那么科学了。国际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需要6克左右,也就是人体每天的必需量。但依照我们中国人的口味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要超过6克的2—3倍。大家都知道,一般体力劳动的人出汗多,钠通过汗腺向体外 排泄量就多了,人们付出的动强度大,相对多吃一些盐亦在情理之中。夏天,人爱出汗,如果得不到钠的及时的补充,人就会中署。”,我国的西部地区因日照强,所以那里的人群特别爱吃咸,这是气候因素所决定的。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看,吃辣与不吃辣它和口味或重或轻有关,辣能刺激人体汗腺的分泌,可促进人体对钠元素的新陈代谢。大家都知道,四川人爱吃火锅,咸得简直不能再咸,然而辣得简直不能再辣,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食盐对人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作为人体“补碘的载体”,则“加碘食盐”被国家强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碘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国际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成人摄入量为150- ──300微克,我们莫看其微,一当人体患上“碘缺乏症”,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大了。它可诱发人体“甲亢症”和“克汀病”的发生。甲亢症状:颈粗、突眼、怕热、多汗、腹泻、易饿、心悸、消瘦、肌无力、手震颤、妇女月经纹乱,还会焦燥易怒,从而常常会引发家庭、邻里、社会的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心血管、肌肉骨骼、生殖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疾病,因此危及人体健康和寿命。
从历史角度看,在未推行加碘食盐前, “甲亢”病患者随处可见,因患克汀病而导致人群中出现白痴、半白痴几乎每个大小村庄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聋哑、半聋哑和智商低下的人就更多了,“白痴家庭”也常有所见,而且山区尤为严重一些。这不能说与我国有部分地区环境缺碘无关吧。
再次呼吁对富含碘的海产品有着不常吃和不爱吃习惯的人群,购买食盐,需选加碘食盐。
科普小保姆团队 队员 原创提供 发表于武义科协
2.科普征文怎么写
原发布者:台州市黄岩欣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科普征文范文科普征文范文范文生活离不开智慧的科技科技,顾名思义,是一种发达的技术。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它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它,两者息息相关。现在一起走进科技的世界。首先,科技给我们带来便捷,轮船、火车、飞机等等,都带来了交通的方便。无论你想到祖国或世界的天涯海角,只要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就能很快到达。同时,随着人类有更多的经验与智慧,计算机诞生了,它的便捷达到了可以让足不出门的人与在远方的亲戚聊天,甚至可以网上购物,听音乐,看视频……使我们的业余生活变得绚丽多姿,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再来谈谈饮食吧,现在我们吃的东西不指指追求好吃,还要有营养的食品,科技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蛋白质、钙片、膳食纤等等,都对我们的健康有帮助。如果没有科技食品,我们现在都能快快乐乐的玩耍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下面有整理的我眼中的创客科学征文高中,欢迎阅读!生命无处不在。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来往往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散发着智慧气息的森林里,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的小树,伟岸而祥和的参天古树,是一株株充满生机的生命;在那浩瀚无垠的大海里,无忧无虑畅游的小鱼,婀娜多姿的珊瑚,是无数灵动而美丽的生命。可是这么美丽的生命有时却又是这么的脆弱,几分钟前生龙活虎,却由于自已的贪玩,无知而瞬
3.科普作文1500字
电池的新生
星期天,我正在用复读机听英语,可听着听着,声音越来越小。我上前一看,原来是没电了。我正要向妈妈要钱去买电池,可又一想,一节电池1.5元,一次要用四节,而且新电池又会很快用完;再说丢弃的废电池还会污染环境……对了,我以前曾在书上看过旧电池的重新利用,我何不去试一试?于是,我走到书柜前翻找那本书。 这时,妈妈走过来问:“阳阳,你怎么不听了?”“哦,电池没电了。”“那还不快去买两节!”“不,我要自己制造电池。”妈妈不相信地看着我说:“你在做白日梦吧!”“您就看着吧!” 终于,我找到了那本书。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我找来了四节旧电池,剪刀、铁钉,用花的化肥做了点化肥水。为了让妈妈对我心服口服,我特意让她来帮我。我先用小剪刀把那四节电池的外皮撕了下来(不要把电池的原形弄坏),再用小铁钉在电池的表面扎几个洞,把化肥水灌进去,然后用蜡把洞口封上。这样就完工了。我把做好的电池放入复读机,虽然有电,但电量太小。我想,大概化肥水太少。我又做了一遍,还不行。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又思索了起来。妈妈在一旁笑着说:“我说不行,你看,失败了吧!”我不甘心,想:做电池的电来源于化肥水,如果换其他的原料行吗?
后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灌入了盐水,这次,复读机的电量足了,而且还用了好长时间。妈妈看了,高兴地说:“哈哈,这下电池厂要破产了!”
看来,废物也不一定没用吧!
湿衣服变干啦!
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把湿漉漉的衣服挂到晾衣架上,一段时间后,妈妈又从晾衣架上取下了干爽的衣服。我很好奇,心想:是不是晾衣架有什么魔法?湿衣服挂上去就能干?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丰富,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躲在衣服里的水珠精灵们很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玩,于是,就慢慢地变成了一缕缕的水蒸气,手拉着手飞跑了。所以,衣服就干啦! 夏天,天气非常火热,小精灵们热得大喊“哎哟,热死啦!热死啦!我们快找个地方避避暑吧,不然可就要中暑啦!”说着,它们就变成了水蒸气,飞到树荫下去乘凉了。这样,衣服很快就干啦! 风婆婆来了,小精灵们欢呼着:“坐风婆婆的顺风车去玩喽!”说着,它们张开翅膀,飞向了顺风车……因此,衣服迅速就变干啦! 同学们,现在,你们该明白,湿衣服为什么会干了吧! 其实,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许许多多,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有了科学,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美好!
我制作了一根神奇的拐杖,我将它送给盲人,因为它很神奇.
这根神奇的拐杖上有五个按钮,每个按钮上都有标志,按一下按钮一,这个神奇的拐杖就会告诉你前面有没有果皮或是障碍物,如果有的话,它就会发出嘟嘟的响声,然后拐杖就会伸出一双大手把障 碍物放到拐杖里的垃圾箱里,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让道路畅通无阻.按一下按钮二,这个神奇的拐杖就会给你引路,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走累了想回家,按钮三就来帮忙,这根拐杖就会变成一把轮椅,你坐在"轮椅"上边休息它边带你回家.按钮的功能可真多呀!你如果按一下按钮四,椅背上的按摩器就开始按摩,可以舒筋活血,专门治疗颈椎病,腰酸背痛等症状,被人们称为‘家庭小医生’呢!这个绿色的按钮五是催眠按钮,睡觉的时候,按下这个按钮,椅子内部的音响就能发出温和的音乐,催你进入梦乡,等你睡着后,椅子就会变成一张床,音乐也自动关闭.
看我的拐杖很神奇吧!你要不要也开动脑筋和我一起来创作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力量,那就是我们的智慧力量,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创造美好的未来不懈努力!
4.科普作文,1500字以内,急需
节约能源 从我做起 自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发电的原理以来,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电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
有了它,我们可以使用电灯、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有了它,城市的夜晚就会变得灯火通明,交通事故也减少了;有了它,工厂的机器为我们织出了一件件漂亮的衣裳。 不过,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用于发电的各种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终有用完的一天。
依目前人类耗能的平均速度计算,2050年前后石油就会枯竭,即使是最丰富的太阳能,在数十亿年后也会耗尽。假如汽车熄了火,电灯不能亮了,电视没了图象与声音,电脑成了摆设,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景象,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了。
但是这种情景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虽然科学家不断研究地热、沼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希望取代石油,可是一直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在新能源尚未开发成功,而旧能源又日渐枯竭的情况下,人们应当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尤其是我国本身能源又有限,因此,就必须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节约能源,必须从身边开始,从自已做起,主要方法有: 一、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二、洗澡时动作要迅速,不边洗边玩。 三、减少开电冰箱的次数。
四、夏天空调器的温度不要调节器得太低。 五、不要无休止地听音乐、玩电脑游戏、看电视等。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必须依靠能源,才能够制造和使用,所以我们的生活应该力求俭朴,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浪费,才是节约能源的最好办法。
5.科普征文怎么写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台州市黄岩欣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科普征文范文科普征文范文范文生活离不开智慧的科技科技,顾名思义,是一种发达的技术。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它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它,两者息息相关。现在一起走进科技的世界。
首先,科技给我们带来便捷,轮船、火车、飞机等等,都带来了交通的方便。无论你想到祖国或世界的天涯海角,只要找到合适的交通工具,就能很快到达。
同时,随着人类有更多的经验与智慧,计算机诞生了,它的便捷达到了可以让足不出门的人与在远方的亲戚聊天,甚至可以网上购物,听音乐,看视频……使我们的业余生活变得绚丽多姿,科技的发展使我们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再来谈谈饮食吧,现在我们吃的东西不指指追求好吃,还要有营养的食品,科技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蛋白质、钙片、膳食纤等等,都对我们的健康有帮助。
如果没有科技食品,我们现在都能快快乐乐的玩耍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下面有整理的我眼中的创客科学征文高中,欢迎阅读!生命无处不在。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来来往往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那一张张微笑的脸庞,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散发着智慧气息的森林里,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的小树,伟岸而祥和的参天古树,是一株株充满生机的生命;在那浩瀚无垠的大海里,无忧无虑畅游的小鱼,婀娜多姿的珊瑚,是无数灵动而美丽的生命。
可是这么美丽的生命有时却又是这么的脆弱,几分钟前生龙活虎,却由于自已的贪玩,无知而瞬。
6.科普征文怎么写
你好!!!
科普作文的操作流程是: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现场观察(或实验)──撰写文章。可以概括为科普作文“四步走”。
第一步,提出问题。每学期开始,学生观察和阅读,提出有关科普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问题提得越多,质量越高,学生的思维触角就越灵敏;思维空间就越广阔。然后把这些问题在班上公布,供大家选择。每个人可以从中选择一两题,作为近期主攻目标。
第二步,查阅资料。就是带着问题读书。这种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一篇科普作文,跑书店、上科技馆、查资料、做记录、找答案,不厌其烦,乐在其中。
第三步,实地观察(或实验)。观察可分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两种。这里指的是为解释某种现象而采取的定向观察。如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爬山虎的脚上有一种胶质,揭开了它之所以“能爬墙”的秘密所在。有些问题的解决,单靠观察是不行的,还要亲自做实验。当然,对小学生来说,有许多科技方面的问题,既难以观察,也不便实验,只有靠查阅资料才能解决。如“水星上有水吗?”、“二恶英──危害人体健康的恶魔!”、“为什么老虎身上有条纹?”等等。
第四步,撰写作文。这是最后一步,是目的,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出的文章就是揭示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7.小学生科普论文怎么写
科普论文应该会有一个主题的,一般小学生的论文是前沿科技普及一类的。
建议你先找一个感兴趣的领域,查查现在这个领域的前沿技术(主要是技术应用),然后选择一个可以应用或者已经应用的技术。
首先要交待这个技术,包括背景、已有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等等。
然后要写这个技术的目前应用,越贴近生活的越好。
再写这个技术可能的应用发展,这部分可以加入自己的看法,小孩子想法最多了~但是不能凭空捏造,要有理有据。碰到技术性的问题可以问问老师。
祝你成功!
8.怎么写科普征文
科普文章(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
科学必须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科普作品则担负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蒙思想的职责,更应保证科学性。
失去科学性的科普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对于科普作品的创作者而言,应尽力发掘自己的专业所长,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把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知识,介绍给广大读者。
(二)思想性 科普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
因此,科普作品要通过普及介绍科学知识,让人们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体现。
当然,科普创作的思想性,是内在的、从作品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不是贴上一些政治标签或外加一些政治术语。 (三)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科技知识,使之生动、易懂。
“整个科普创作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专门知识通俗化的过程。”(章道义等编《科普创作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这句话点明了科普创作的实质。
不通俗地把科学知识表达出来,读者理解不了,就起不到科普创作的作用,科普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科普创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
如用文艺形式创作,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写清楚,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就能达到通俗化。
切忌简单化、庸俗化,或简单得残缺不全,只在抽象的概念中兜圈子;或堆砌资料,照搬照抄,或把通俗化变成庸俗化,迎合低级趣味,这些都应在科普创作中杜绝。 (四)艺术性 是由通俗性派生的一个特点,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常常要求运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 创作过程中,不仅使用逻辑思维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同时还采用形象思维,使之以情动人。
(五) 知识性 二、科普创作的技巧 科普作品不同于其它科技论文,可采用多种表现手法使之通俗易懂,引入入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创作技巧。
(一)命题 科普作品的命题方式有直叙式,如“青少年吸烟危害大”;疑问式,如“小儿缺钙会影响智力吗?”;警句式,如“气候纵横谈——宇宙、日、月”故事式;如“从《血疑》谈到白血病”;比喻式,如“植物的‘医生’——啄木乌”;此外还有寓意式、启迪式、成语式等多种命题方法。 (二)开头 科普作品的开头的技巧有,以生动的故事开头;以发人深思的提问开头;开门见山,起首点题开头;描述性开头;议论性开头等。
如:“艾滋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就是以提问的方式开头。而茅以升《没有不能造的桥》中,就是开门见山点题的:“路是人走出来的,有了路,要就桥,哪里有路,哪里也就可能有桥。
人是需要桥的,同时人也能造桥。只要有能修的路、就没有不能造的桥。
……”再看秦牧《海滩拾贝》,一开篇就用描述性文字把我们带到了景色诱人的大海边:“在艺术摄影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无边无际的海滩上,一个人俯身在拾些什么;天上漂浮着云彩,远处激溅着浪花……” (三)结尾 科普作品的结尾也象文学创作一样要令人回味无穷,并与文 章的开头相照应。其方式有总结性的结尾;启发性的含蓄结尾;鼓动型结尾、首尾照应型结尾等,无论哪一种结尾方式,都要求文字简洁。
如:“由此推算地球上的人口极限是80亿,如超过80亿,吃饭就成了严重问题。所以,打开‘昆虫粮仓’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就是总结性结尾。有一篇题名为《健康长寿之路》的科普文在分析了造成衰老的原因、抗衰延寿的措施及其作用机制后,坚定地相信。
“……善于把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结合近代生命科学进行研究,就一定能够找出一条抗老防衰的正确途径,使更多的人达到健康长寿……。”这种有鼓动意味的结尾,能够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为科学献身。
除了这些技巧之外,在行文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如下技巧: (一)比衬 有些事物和道理比较抽象、深奥,读者不易理解。作者这时就可以找出一些与表现对象相类或相对的、比较浅显、具体、为读者熟悉的比衬对象,将它与表现对象相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样,所要表现的事物或道理就会得到通俗、明白的反映,读者也就容易理解多了,比如,这段文字“原子真是小极了,……五十万到一百万个原子,一个紧挨一个排起‘长蛇队’来,也只有一根头发直径那么小的一点儿。”就用了比衬手法把原子的“小”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二)比喻 比喻与比衬不同。比衬的两个对象在本质上有某种共同点,而比喻的两个事物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只有某一些相似之外,比喻即是将这两种有相似之处的对象,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显示真正要表现的事物或道理。
但要注意,做比喻的事物要具体。通常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比喻一般的抽象道理,用熟知的事物比喻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喻高深的道理。
9.科普作文1500字
电池的新生 星期天,我正在用复读机听英语,可听着听着,声音越来越小。
我上前一看,原来是没电了。我正要向妈妈要钱去买电池,可又一想,一节电池1.5元,一次要用四节,而且新电池又会很快用完;再说丢弃的废电池还会污染环境……对了,我以前曾在书上看过旧电池的重新利用,我何不去试一试?于是,我走到书柜前翻找那本书。
这时,妈妈走过来问:“阳阳,你怎么不听了?”“哦,电池没电了。”“那还不快去买两节!”“不,我要自己制造电池。”
妈妈不相信地看着我说:“你在做白日梦吧!”“您就看着吧!” 终于,我找到了那本书。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我找来了四节旧电池,剪刀、铁钉,用花的化肥做了点化肥水。
为了让妈妈对我心服口服,我特意让她来帮我。我先用小剪刀把那四节电池的外皮撕了下来(不要把电池的原形弄坏),再用小铁钉在电池的表面扎几个洞,把化肥水灌进去,然后用蜡把洞口封上。
这样就完工了。我把做好的电池放入复读机,虽然有电,但电量太小。
我想,大概化肥水太少。我又做了一遍,还不行。
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又思索了起来。妈妈在一旁笑着说:“我说不行,你看,失败了吧!”我不甘心,想:做电池的电来源于化肥水,如果换其他的原料行吗? 后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灌入了盐水,这次,复读机的电量足了,而且还用了好长时间。
妈妈看了,高兴地说:“哈哈,这下电池厂要破产了!” 看来,废物也不一定没用吧! 湿衣服变干啦! 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把湿漉漉的衣服挂到晾衣架上,一段时间后,妈妈又从晾衣架上取下了干爽的衣服。我很好奇,心想:是不是晾衣架有什么魔法?湿衣服挂上去就能干?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知识的丰富,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躲在衣服里的水珠精灵们很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玩,于是,就慢慢地变成了一缕缕的水蒸气,手拉着手飞跑了。所以,衣服就干啦! 夏天,天气非常火热,小精灵们热得大喊“哎哟,热死啦!热死啦!我们快找个地方避避暑吧,不然可就要中暑啦!”说着,它们就变成了水蒸气,飞到树荫下去乘凉了。
这样,衣服很快就干啦! 风婆婆来了,小精灵们欢呼着:“坐风婆婆的顺风车去玩喽!”说着,它们张开翅膀,飞向了顺风车……因此,衣服迅速就变干啦! 同学们,现在,你们该明白,湿衣服为什么会干了吧! 其实,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许许多多,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有了科学,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美好! <神奇的拐杖> 我制作了一根神奇的拐杖,我将它送给盲人,因为它很神奇. 这根神奇的拐杖上有五个按钮,每个按钮上都有标志,按一下按钮一,这个神奇的拐杖就会告诉你前面有没有果皮或是障碍物,如果有的话,它就会发出嘟嘟的响声,然后拐杖就会伸出一双大手把障 碍物放到拐杖里的垃圾箱里,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让道路畅通无阻.按一下按钮二,这个神奇的拐杖就会给你引路,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走累了想回家,按钮三就来帮忙,这根拐杖就会变成一把轮椅,你坐在"轮椅"上边休息它边带你回家.按钮的功能可真多呀!你如果按一下按钮四,椅背上的按摩器就开始按摩,可以舒筋活血,专门治疗颈椎病,腰酸背痛等症状,被人们称为‘家庭小医生’呢!这个绿色的按钮五是催眠按钮,睡觉的时候,按下这个按钮,椅子内部的音响就能发出温和的音乐,催你进入梦乡,等你睡着后,椅子就会变成一张床,音乐也自动关闭. 看我的拐杖很神奇吧!你要不要也开动脑筋和我一起来创作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力量,那就是我们的智慧力量,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创造美好的未来不懈努力。
10.关于科普征文(作文)应该怎样写
灰尘是人人厌恶的东西它,灰尘与细菌的危害灰尘是人类不能容忍的现象之一。灰尘是具体的,有时也表现为抽象,它无处不在,也令人防不胜防,是滋生有害细,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业粉尘、纤尘能使工人患上各种难以治愈的职业病,过多的灰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诱发人类的呼吸道疾病
从灰尘的物理特性来看,灰尘是固体杂质,形状多不规则,大多是有棱角并带有灰、褐、黑等颜色,且具有吸水性。当空气中有超多灰尘,且相对湿度到达必须程度时,水汽即构成水滴,所以灰尘易被水湿润,也易吸附水分。
再看其化学特性,灰尘的成分比较复杂,它有时会带给导致降解的酸根和金属离子。有些灰尘本身就带有酸性或碱性,例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就具有酸性,金属氧化物等微粒具有碱性。另外灰尘中的飘尘由于粒径小,表面积非大,因此它们的吸附潜力很强,能够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在它们表面,而呈酸性或碱性。灰尘中往往内含粘土等物质,会吸收空气中或档案制成材料中的水分,使其发生水解反应,分解出胶粘状的氢氧化铝。
其生物特性:由于霉菌的孢子体积小,重量,随着空气到处飘移,因而不可避免地附着在灰尘上,所以灰尘是微生物的理想培养基、繁殖地和传播者。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会分泌出内内含酶和有机酸的霉斑。灰尘是人人厌恶的东西,它有碍环境?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它有机物颗粒一齐在空中飘浮。它们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搞笑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它色光。由於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才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务必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到达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灰尘而构成稳定的水滴,能够在空中长时光地飘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构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乾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由於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单调啊!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科普征文怎么写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