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字篆写
咏字篆写,如下: 小篆字体介绍 小篆是在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2113文,车同轨”的政策之下,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5261并取消其他六国的各种异体字,而创制的统一汉字书写形式。
中国文字发4102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1653,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回,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答。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2.璞的小篆怎么写
璞
◎ 璞 pú【名词】
(1) (形声。从玉,从菐( pú),菐亦声。“菐”意为“外皮”。“玉”和“菐”联合起来表示“包有石皮的玉”或“玉的石皮”。本义: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
(2) 同本义。如:璞玉(包在石中而尚未雕琢之玉)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却说秦穆公有**,生时适有人献璞,琢之得碧色美玉。”
南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第八》: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3) 含玉的矿石。如:璞石(蕴藏有玉的石头)
(4) 天真,淳朴
夫质者朴也,有崇尚太璞之意。——郑观应《盛世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