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写牒文
通关文牒为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我们现在称为出国护照,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
玄奘的通关文牒的内容:
牒云:
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上有宝印九颗)
2.通关文牒的有关描述
这里就通关文牒的发出与收回以及途中增添内容的有关三回的描述作简要摘录。
第十二回: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唐王大喜。又见黄门官奏道:“御弟法师朝门外候旨。”随即宣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
五十四回:这是唐僧和西梁女国的国王的对话:三藏欠身而起,对女王合掌道:“陛下,多蒙盛设,酒已彀了。请登宝殿,倒换关文,赶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罢。”女王依言,携着长老,散了筵宴,上金銮宝殿,即让长老即位。三藏道:“不可,不可!适太师言过,明日天开黄道,贫僧才敢即位称孤。今日即印关文,打发他去也。”女王依言,仍坐了龙床,即取金交椅一张,放在龙床左手,请唐僧坐了,叫徒弟们拿上通关文牒来。大圣便教沙僧解开包袱,取出关文。大圣将关文双手捧上。那女王细看一番,上有大唐皇帝宝印九颗,下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女王看罢,娇滴滴笑语道:“御弟哥哥又姓陈?”三藏道:“俗家姓陈,法名玄奘。因我唐王圣恩认为御弟,赐姓我为唐也。”
女王道:“关文上如何没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个顽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为何肯随你来?”三藏道:“大的个徒弟,祖贯东胜神洲傲来国人氏,第二个乃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第三个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条,南海观世音菩萨解脱他苦,秉善皈依,将功折罪,情愿保护我上西天取经。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与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笔砚来,浓磨香翰,饱润香毫,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却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画个手字花押,传将下去。
第100回:这里有唐僧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对话: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
3.冥府路引怎么写
马 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县xx乡xx村xx社xx府
xx老太(君)公,农历公元xx年xx月xx日仙逝。亡人一生勤劳持家,抚儿育女,为人善良,急公好义,品德高尚。为表示对亡人一生品德、功绩之敬重,报答慈父养育之恩,有孝子、孝女出银钱若干万两,为其购买:白马一匹( 耕牛一头),马车一套、车夫一名名顺手,以消除路途劳顿。仆从童男一名名随心,女童一名名如意,供其驱使。另有生活物资数件,金银财宝若干,供其使用。上述物品均属亡人一人所有,他人不得侵夺。敬请冥府对亡人财产予以保护。如有强神、恶鬼、不法者抢夺霸占,请冥府有关部门及时严厉遣责拘押,交酆都城问罪。幽冥有凭,立票为证。
特示勿违,如律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县xx乡城隍、土地
农历 公元xx年xx月xx日
4.通关文牒的《西游记》中通关文牒的秘密
西游记最后唐僧把经取回,把通关文牒递给太宗看,原文写道:“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
奇怪的是里面居然有两处悬疑。一是居然有狮驼国印,大家都知道狮驼国的人都被吃了,这印是谁盖上去的?二是没有天竺国印。在天竺国的时候,“行者称谢,遂教沙僧取出关文递上。国王看了,即用了印,押了花字,又取黄金十锭,白金二十锭,聊达亲礼。” 明明盖了印的啊,怎么会没有呢?
有人说是吴承恩的疏漏。我们都知道,写文章一般最注重的就是开头和结尾,他老人家怎么可能在最后一回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且还是两个?所以这绝对不是疏漏,而是另有深意,且看下文。 且看98回中唐僧师徒见如来的情景:“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拜罢,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如来一一看了,还递与三藏。”
从第98回中,这通关文牒从如来手里过了一下,明显,如来乘机作了手脚!那如来为什么要增一国删一国呢?原因就是,如来要让唐太宗知道有个狮驼国,而没有天竺国!
把狮驼国增加上去的原因是让唐太宗知道有狮驼国这个国家,也就是要让南赡部洲的人都知道有这个国家,也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有这个国家。换句话说,不久之后,狮驼国是要重建的!那么谁来主持重建?当然是如来了!这样他就可以轻轻松松获取一国的信徒。说不定还能和信奉佛教的大唐通商往来呢。
那么把天竺国删了用意何在呢?且看原著对天竺国的描述:“我敝处乃大天竺国,自太祖太宗传到今,已五百余年。现在位的爷爷,爱山水花卉,号做怡宗皇帝,改元靖宴,今已二十八年了。”大家注意,天竺国是500年前建国的,而500年前也正是如来降服孙悟空的时候,这也太巧了吧!
所以真相就是,天竺国的开国皇帝不信佛教,甚至是傍佛,而且无法劝化。 而且从现任皇帝把和尚招作女婿,和唐僧吟诗作赋却不谈佛理也可以看出,现任皇帝也不尊佛教,天竺国从来就不尊重佛教!如来岂能容忍身边的国家不信自己呢?所以如来从天竺建国开始就打算放弃之, 而把孙悟空压在离大唐不远的五行山明显是为传法大唐做准备,他要把佛法基地从天竺转移到唐朝!而如果让唐朝人知道连如来身边的国家都不信佛教,会有什么后果呢?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不让唐朝人知道有这么个国家!
经过篡改以后,通关文牒上的国家加上首尾的灵山和大唐,就是一条贯穿东西的佛教链,如来的伟大布局!
5.通关文牒的有关描述
这里就通关文牒的发出与收回以及途中增添内容的有关三回的描述作简要摘录。
第十二回: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那皇帝早朝已毕,帅文武多官,乘凤辇龙车,出离金銮宝殿,径上寺来拈香。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唐王大喜。又见黄门官奏道:“御弟法师朝门外候旨。”随即宣上宝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唐王排驾,与多官同送至关外,只见那洪福寺僧与诸徒将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关外相等。
五十四回:这是唐僧和西梁女国的国王的对话:三藏欠身而起,对女王合掌道:“陛下,多蒙盛设,酒已彀了。请登宝殿,倒换关文,赶天早,送他三人出城罢。”女王依言,携着长老,散了筵宴,上金銮宝殿,即让长老即位。三藏道:“不可,不可!适太师言过,明日天开黄道,贫僧才敢即位称孤。今日即印关文,打发他去也。”女王依言,仍坐了龙床,即取金交椅一张,放在龙床左手,请唐僧坐了,叫徒弟们拿上通关文牒来。大圣便教沙僧解开包袱,取出关文。大圣将关文双手捧上。那女王细看一番,上有大唐皇帝宝印九颗,下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女王看罢,娇滴滴笑语道:“御弟哥哥又姓陈?”三藏道:“俗家姓陈,法名玄奘。因我唐王圣恩认为御弟,赐姓我为唐也。”
女王道:“关文上如何没有高徒之名?”三藏道:“三个顽徒,不是我唐朝人物。”女王道:“既不是你唐朝人物,为何肯随你来?”三藏道:“大的个徒弟,祖贯东胜神洲傲来国人氏,第二个乃西牛贺洲乌斯庄人氏,第三个乃流沙河人氏。他三人都因罪犯天条,南海观世音菩萨解脱他苦,秉善皈依,将功折罪,情愿保护我上西天取经。皆是途中收得,故此未注法名在牒。”女王道:“我与你添注法名,好么?”三藏道:“但凭陛下尊意。”女王即令取笔砚来,浓磨香翰,饱润香毫,牒文之后,写上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名讳,却才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印了,又画个手字花押,传将下去。
第100回:这里有唐僧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对话: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览毕,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