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批判性地阅读科学论文
引 言 Introduction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引言解释研究背后的原因并对所感兴趣的现象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
如果一个或更多的理论与该研究有关,那么引言需要给出不同理论所做的预测。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一样,心理学家不必赞同已有的行为的内在机制及理论性解释。
作者可能会给出一个他/她认为对行为提供了有效解释的特定理论。尽管作者可能在引言中给出不止一个理论,但他/她随后会来证明这些理论并非可以同等地预测和解释已有的结果。
试着弄清楚在这些理论中哪一个是作者相信的,哪一个是接下来要被拒斥的。2.实验中将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这个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引言部分会直接给出。
3.如果我要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我会怎么做?对于引言部分来说,这是个关键问题。在继续阅读方法部分前,你必须试着回答它。
许多实验都是在对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背景下做出,以检验和支持作者提出的某个特定理论框架。如果作者善于辞令,一旦读完方法部分,你很可能会同意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方法。
一位聪明的作者会在引言中播下答案的种子,让你很难独立地设计出方法,这也使得这项练习难度增大。写下你的方法的主要想法。
方 法 Method比较你对问题3的回答与作者所用的方法。如果你没偷看的话,两者可能会不同。
回答问题4(a-c)。4(a).我提出的方法优于作者的吗?不管你或作者谁的方法更好,这种强行的比较能让你批判性地思考方法部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它。
4(b).作者的方法确实检验了假设吗?假设有时是第一个挂掉的,消失在了引言和方法之间。随时要核对所用的方法是否充分且与假设是否相关。
4(c).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分别是什么?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能被快速回答。把变量列出来能帮你避免被动地阅读方法部分。
在分析了你和作者的方法差异后,回答下一个问题。5.使用作者所描述的被试、仪器或材料以及程序,我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什么?在阅读结果部分之前,你必须独立地回答这个问题。
回顾一下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会有助于你作答。你会发现预测单一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这不打紧,因为作者可能最初也做了不止一个预测。他/她可能已经做了些预研究来缩小结果的可能范围;或者当结果出来时他/她可能已经对结果感到吃惊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引言。
画一个粗略的草图来展示你所预测的最可能的结果。结 果 Results把你的预测和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它们相同,回答问题7(a-c)。如果不同,回答问题6。
6.作者的结果出乎意料吗?经过思考之后,你会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中的一个:要么你的预测是错误的,要么作者的结果难以置信。也许作者所用的方法不当,不能充分检验假设或者引入了不可控的变量;也许如果重复实验可能无法再次得到这些结果。
甚至你可以自己做实验,看是否能复制其报告的结果。7(a).我如何解释这些结果?7(b).从我对结果的解释,能得到什么应用和意义?在阅读讨论部分前,努力回答此问题及问题7(a)。
7(c).我能对这些结果给出另外的解释吗?即便数据与预测相符,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可能不止一种原因。你将常常遇到包含多个实验的论文,文中作者在第一个实验之后又做了额外的实验来消除替代性解释。
你可能想要试着设计一个新实验来检验某个备择假设。讨 论 Discussion讨论部分包括作者以结论的形式对数据所作的解释。
一个好的讨论给读者带来圆满——它逐一回应了引言部分抛出的问题。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提出有见地的应用和意义,作者便拓展了他/她的结论。
作为一名批判性读者,你已经建构了自己对结果的解释。比较你的与作者的解释中的优点,你更倾向哪一个?回答问题8(a)和8(b)有助于你批判性地评价你与作者对结果的解释。
回答问题8(c)和8(d)有助于你批判性地思考可能的未来方向。8(a).谁的解释能更好地说明数据?由于允许作者在讨论部分比论文其他部分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你可能会发现作者做出的结论并非基于数据。
还有一些情况下,作者做出的结论大部分是合适的,接着在引申这些结论时超出了数据所能支持的范围。后者常常发生在研究者没有意识到因变量的局限性时。
8(b).对于结果的应用和意义的讨论,谁的更有说服力?这个问题相对于问题8(a)而言是次要的。但是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全面了解该研究从而得到有价值的见地。
研究者的责任不止是进行一个控制严格的实验,他/她还必须思考研究背后的理论和依据。一个作者在挖掘结果的应用与意义时所展现出的睿智的程度,对这个研究的全面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示。
8(c).还留下了哪些未能回答的问题?没有研究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你可能对这篇论文留下了若干一般性问题,或者你被作者忽视的某些特殊的数据点而困扰。
8(d).我能做什么额外的研究?你可能觉得对于结果仍然存在一些替代性解释,或者你想回答自己在8(c)中留下的问题。于是你回到问题3:“如果我要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我会怎么做?”研究之路永无止境。
2.批判社会的论文
批判社会的论文 如下 只要思想存在,就少不了批判。我们批判现存的社会,我们批判历史,甚至连人类的未来,都逃脱不了我们的口诛笔伐。
为什么批判?为什么在和平盛世一样的年代,我们还要批判?是因为我们内心的不满,是因为我们内心欲望的膨胀,是因为环境让我们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氏族的首领,残暴的奴隶主,贪婪的地主阶级,喜欢压榨的资本家,一切的剥削阶级,排队般的在我们的笔下倒下。社会存在着,政府存在着,只要有强弱势力的分化,我们就不能够停止我们的批判。上帝给了我们大脑,给了我们双手,给了我们能吃能说的嘴巴,我们就要用它们来维护上帝的尊严:生命是平等的。
3.如何批判性地阅读科学论文
引 言 Introduction1.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引言解释研究背后的原因并对所感兴趣的现象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
如果一个或更多的理论与该研究有关,那么引言需要给出不同理论所做的预测。同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一样,心理学家不必赞同已有的行为的内在机制及理论性解释。
作者可能会给出一个他/她认为对行为提供了有效解释的特定理论。尽管作者可能在引言中给出不止一个理论,但他/她随后会来证明这些理论并非可以同等地预测和解释已有的结果。
试着弄清楚在这些理论中哪一个是作者相信的,哪一个是接下来要被拒斥的。2.实验中将要检验的假设是什么?这个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引言部分会直接给出。
3.如果我要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我会怎么做?对于引言部分来说,这是个关键问题。在继续阅读方法部分前,你必须试着回答它。
许多实验都是在对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背景下做出,以检验和支持作者提出的某个特定理论框架。如果作者善于辞令,一旦读完方法部分,你很可能会同意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方法。
一位聪明的作者会在引言中播下答案的种子,让你很难独立地设计出方法,这也使得这项练习难度增大。写下你的方法的主要想法。
方 法 Method比较你对问题3的回答与作者所用的方法。如果你没偷看的话,两者可能会不同。
回答问题4(a-c)。4(a).我提出的方法优于作者的吗?不管你或作者谁的方法更好,这种强行的比较能让你批判性地思考方法部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它。
4(b).作者的方法确实检验了假设吗?假设有时是第一个挂掉的,消失在了引言和方法之间。随时要核对所用的方法是否充分且与假设是否相关。
4(c).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分别是什么?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能被快速回答。把变量列出来能帮你避免被动地阅读方法部分。
在分析了你和作者的方法差异后,回答下一个问题。5.使用作者所描述的被试、仪器或材料以及程序,我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什么?在阅读结果部分之前,你必须独立地回答这个问题。
回顾一下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会有助于你作答。你会发现预测单一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这不打紧,因为作者可能最初也做了不止一个预测。他/她可能已经做了些预研究来缩小结果的可能范围;或者当结果出来时他/她可能已经对结果感到吃惊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引言。
画一个粗略的草图来展示你所预测的最可能的结果。结 果 Results把你的预测和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它们相同,回答问题7(a-c)。如果不同,回答问题6。
6.作者的结果出乎意料吗?经过思考之后,你会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中的一个:要么你的预测是错误的,要么作者的结果难以置信。也许作者所用的方法不当,不能充分检验假设或者引入了不可控的变量;也许如果重复实验可能无法再次得到这些结果。
甚至你可以自己做实验,看是否能复制其报告的结果。7(a).我如何解释这些结果?7(b).从我对结果的解释,能得到什么应用和意义?在阅读讨论部分前,努力回答此问题及问题7(a)。
7(c).我能对这些结果给出另外的解释吗?即便数据与预测相符,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可能不止一种原因。你将常常遇到包含多个实验的论文,文中作者在第一个实验之后又做了额外的实验来消除替代性解释。
你可能想要试着设计一个新实验来检验某个备择假设。讨 论 Discussion讨论部分包括作者以结论的形式对数据所作的解释。
一个好的讨论给读者带来圆满——它逐一回应了引言部分抛出的问题。此外,通过对实验结果提出有见地的应用和意义,作者便拓展了他/她的结论。
作为一名批判性读者,你已经建构了自己对结果的解释。比较你的与作者的解释中的优点,你更倾向哪一个?回答问题8(a)和8(b)有助于你批判性地评价你与作者对结果的解释。
回答问题8(c)和8(d)有助于你批判性地思考可能的未来方向。8(a).谁的解释能更好地说明数据?由于允许作者在讨论部分比论文其他部分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你可能会发现作者做出的结论并非基于数据。
还有一些情况下,作者做出的结论大部分是合适的,接着在引申这些结论时超出了数据所能支持的范围。后者常常发生在研究者没有意识到因变量的局限性时。
8(b).对于结果的应用和意义的讨论,谁的更有说服力?这个问题相对于问题8(a)而言是次要的。但是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全面了解该研究从而得到有价值的见地。
研究者的责任不止是进行一个控制严格的实验,他/她还必须思考研究背后的理论和依据。一个作者在挖掘结果的应用与意义时所展现出的睿智的程度,对这个研究的全面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示。
8(c).还留下了哪些未能回答的问题?没有研究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你可能对这篇论文留下了若干一般性问题,或者你被作者忽视的某些特殊的数据点而困扰。
8(d).我能做什么额外的研究?你可能觉得对于结果仍然存在一些替代性解释,或者你想回答自己在8(c)中留下的问题。于是你回到问题3:“如果我要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我会怎么做?”研究之路永无止境。
4.批判性思维 选修课论文
《在新世纪,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变化:新技术将改变一切旧有事物危机:旧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商业模式将受到剧烈的冲击。
“每当历史发生重大转变时,预示着旧有的机会在消失,同时预示着新的机会在产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人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计划,每个人应该从四方面建立知识结构:1、学会学习;2、学会做事;3、学会做人;4、学会共处;改变:1、改变从思维方式开始;2、从每一件小事开始;3、从现在开始;4、从自己开始;创业:打工,永远不能使你富有—罗伯特.清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做的事,21世纪我们要做该做的事,时代逼迫每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在生活中你必须承担责任,至少你应承担点什么,否则,你会爬在地上,永远不会成功”。二、我们将要面对的五个时代的激流:1、人人都要面对竞争没有一个行业、没有一个单位、没有一个职位是绝对安全的。
举例:马路清洁工,粪便清洁工,你不愿做,后面肯定有5个人等着做。20世纪留给人们最大的陷阱就是满足现状。
举例:今天向官方要求解决就业问题的很多人,都是5-10年前,从不认为自己会下岗的人,全家人都在一个大国营企业工作。2、破产和失业已成为本世纪最时髦的名词之一无固定化职业的时代到来,在中国今年将有1200万人下岗。
下岗和分流将波及到邮政、电信、电力、教育(教师)、医疗(医生)、文秘和管理人员。讨论:官方公务员,今年将有48%以上人员下岗和分流,他们为什么会下岗,因为管理进入到扁平化阶段。
3、速度至上已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如商业模式等)同时新的机会在产生。比尔.盖茨在《未来时速》中的观点:80年代注重产品质量,90年代是形象设计,21世纪头十年,将是速度至上。
速度至上将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狄克.狄维士问经济学家:什么产品好卖?答:优质产品,快捷服务,不花钱。
例如:家用电话,初装费的不断降低乃至现在的取消;听广告送手机话费;IP长途电话。每当历史发生这种重大转变时,就预示着旧的机会在消失,新的机会在产生,只有那些有先知先觉的人才会抓住机会,从而走向成功,而那些抱着旧有机会不放的人,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自1989年到现在,在美国,有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但当工业化向信息化产业调整初现规模后在美国又新产生的工作机会高达7600万个。此次信息化革命,产业的变化,已超过历史上任何变化相加的总和。
例如:(1)制造业人员减少,旅游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增多。(2)信息化时代中物流配送系统的从业人员出现,安利营销人员正在中国建立起物流配送系统。
4、专业人士充斥市场各行各业人才济济,“知识分子”靠文凭打天下的,人满为患。举例:本科生进不了大医院,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
如何成为真正的人才---四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一”字形人才:知识面很宽,但没有专业的技能:“1”字形人才:有很好的技能,但知识面狭窄:“T”字形人才: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专业又精通,这是前一段时期社会急需的人才种类。但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变化加快,此种人才已经供大于求;“十”字形人才:不仅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专业精通,而且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又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只有“十”字形人才才能根据社会的变化而使企业更具备创造力,让企业能处在不败之地。
农业化时代上学6年小学教育即可;工业化时代上学16年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即可。21世纪教育要60-80年活到老、学到老。
5、环境污染1) 自然环境的污染:空气、土壤、水。2) 社会环境的污染:暴力、色情、凶杀、吸毒。
3) 精神污染:电视、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垃圾。Amy:如果你吃了有毒的食物,你可以去医院洗胃。
但是如果你听了或看了有毒的精神毒品,你就很难把它洗出来。举例:儿歌的变化。
举例:1958年,学生的最主要的问题:1、不做家庭作业;2、不爱护财产;3、不关灯、不关门窗;4、在课堂递纸条;5、在大厅里跑来跑去。30年后,1988年学生的问题:1、早恋堕胎;2、性病爱滋病;3、**;4、吸毒、盗窃团伙;5、校园里的暴力行为,使用枪支、凶器,引起的死亡、谋杀。
三、现实生活的描述1、大部分人用80%的精力去想与钱有关的事2、人们平均每周工作47个小时,1/3的人下班后感到筋疲力尽,还是感到钱不够用压力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此种状态已高达85%,只有4%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及工作感到满意四、两种选择:失败或成功1、维持现状,不断抱怨 = 失败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他们以“以不变应万变”Yager:我没有时间去抱怨任何人、任何事。2、选择改变,选择创业 = 成功五、四个象限的人群划分1、解释四个象限 E BS I2、什么是企业主:当你能离开你的企业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当你回来时,你发现你的企业比你在时经营的更好,这才是真正的企业主。
大多数“企业主”只是自己企业的高级打工。
5.批判性文章200字
早晨,我和妈妈一起去菜场买菜。
我一进菜场,就兴奋的喊起来,哇!这么多蔬菜啊!哟黄黄的豆芽;有绿油油的韭菜;有圆圆的土豆;还有那红彤彤的西红柿。 我和妈妈来到了肉区,我们买了肉准备回去包饺子。
我们又来到了蔬菜区买了包饺子的蔬菜,我们买了香菇,香菇上面圆圆的,像一把小雨伞。还买了两根胡萝卜,它有长长的身体,漂亮极了。
我们出了菜场,妈妈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煎饼和咸鸭蛋。我开心极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这些蔬菜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珍惜食物,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