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蚌埠的“蚌”字怎么读
读作:bàng
蚌注音:ㄅㄤˋ ,部首:虫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10画,五笔:JDHH,仓颉:LIQJ
郑码:ICI,四角:55100,结构:左右,电码:5732,区位:1686,统一码:868C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一一一丨
释义: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珠蚌[zhū bàng]
珍珠牡蛎的俗称。数种燕蛤属及珠母贝属的大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之任一种,经常产生珍珠。
2、蚌蜃[bàng shèn]
蚌和大蛤。古代常混用以指蚌。
3、蚌肉[bàng ròu]
“蚌肉”异名河歪,河蛤蜊,其性甘咸,寒。
4、蚌江[bàng jiāng]
蟹的一种。蚌,通“蜂”。
5、蚌研[bàng yán]
蚌形砚。
2.“蚌埠”的“蚌”字怎么读
读:[ bèng ],蚌埠 [ bèng bù ]
一、蚌[ bèng ]的释义:
〔蚌埠〕市名。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人口50万(1997年)。是皖北工业中心之一。
组词:蚌壳、灵蚌、蚌舞、劈蚌、鹬蚌
二、蚌的另一种读音[ bàng ]的释义:
软体动物。用鳃呼吸,有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壳。生活在淡水中。肉可食,壳可制装饰品或供药用。有的蚌,壳内能产珍珠。
组词:蚌埠、蚌埠市、明珠生蚌、明珠出老蚌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相关组词:
1、蚌壳[bàng ké]
蚌的外壳。古代常用来占卜。
2、灵蚌[líng bàng]
即蚌。因能产珠,故称。
3、蚌舞[bàng wǔ]
俗称蚌灯,秧歌队中常见的舞蹈节目,一般由两个人配合表演,男的扮渔翁,女的身背由竹篾扎成的大蚌壳,扮蚌壳精,表演渔翁捉蚌的故事。
4、蚌埠[bèng bù]
市名。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南岸,京沪铁路与淮南铁路交会处。人口50万(1997年)。是皖北工业中心之一。
5、蚌埠市[bèng bù shì]
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两铁路交会处。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1947年设市。人口718万(1995年)。向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名胜古迹有龙子河、汤和墓等。1975年建有新淮河大桥。
3.“茜”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茜”字没有繁体字;
“茜”字的拼 音 是【qiàn 】和 【 xī】 ,茜字的部首是 艹,笔画数为 9 画。
茜字可组词:茜草、茜罗、茜裙、茜红、茜意、袁茜、茜金
茜字可造句:小明在野外看到了茜草。
小红有一条很漂亮的茜裙
茜字的释义有:
茜草
qiàncǎo
〖Indianmadder〗∶同“茜1”
〖madder〗∶指茜草属(Rubia)的几种草本植物中的任何一种
〖rootofIndianmadder〗∶中药名。别名活血草。为茜草的根及根茎。苦,寒。入肝经。凉血止血,行血活络,祛痰止咳
茜
xī
用于外国妇女名字的译音用字 ,例如nancy,翻译成南茜
茜 作为【名】词时,
(形声。从艹,西声。本义:草名)即“茜草”(Rubiacordifolia)〖Indianmadder〗
茜,茅蒐也。字亦作蒨。——《说文》
茜 作为【形容】词时
大红色〖deepred〗
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
如:茜纱(红纱);茜衫(红色的衣衫);茜红(绛红色);茜罗(绛红色的薄丝织品);茜裙(红色的裙子);茜绶(红色的印绶。譬喻官爵尊贵)
4.“徐”的繁体字怎么写
“徐”字的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徐”。“徐”字的部首: 彳,读作【xú】。
徐【xú】
释义:
① 〈书〉缓慢。[例]徐至、按辔徐行、清风徐来。
②〈书〉雍容;安舒。[例]安徐。
③ 中国古九州之一;沿用为今地名。[例]徐蚌地区。
④ 姓。
词组:
1、徐步 【xú bù】 缓慢地步行 。徐步而死。——《左传》
2、徐缓 【xú huǎn】 延缓;缓慢 。水流徐缓 。
3、徐来 【xú lái】 风轻缓吹来 。清风徐来 。
诗文;
1、慢步走。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
2、缓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3、古国名。仁义而徐亡。——《韩非子·五蠹》
参考资料
在线汉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