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否得当,请领导批示该怎么说
1. 将要请示的事项写清楚,将背景交待清楚,必要时提供背景资料。
2. 要将选择的可能性写至少两个或以上,并分析利弊。
3. 把你的判断和原因写出来。
4. 最后,写上:是否妥当,请领导批示。
5. 知识延展:
6. 领导批示,应当包括签署者的签名和日期;有时只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签署一个“阅”字或年月日,基本就是表明自己知晓了;有事针对具体事项,批示指定某部门或某人负责,则关切程度有所提高;如果指名要“某某同志”等分管领导办理,重视程度就更高一些。
7. “批示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日常的“请示”、“汇报”等需要领导作出正式回复的文件上的批示,另一类则是在“传阅”性质的“工作简报”,“内参”,“通报”等各种信息上做出的批示。前者是主管官员定夺问题的权力体现形式;后者则是表明上级官员对他认为的下级汇报的某个重要事情的态度。
2.是否得当,请领导批示该怎么说
将要请示的事项写清楚,将背景交待清楚,必要时提供背景资料。
要将选择的可能性写至少两个或以上,并分析利弊。把你的判断和原因写出来。
最后,写上:是否妥当,请领导批示。知识延展:领导批示,应当包括签署者的签名和日期;有时只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签署一个“阅”字或年月日,基本就是表明自己知晓了;有事针对具体事项,批示指定某部门或某人负责,则关切程度有所提高;如果指名要“某某同志”等分管领导办理,重视程度就更高一些。
“批示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日常的“请示”、“汇报”等需要领导作出正式回复的文件上的批示,另一类则是在“传阅”性质的“工作简报”,“内参”,“通报”等各种信息上做出的批示。前者是主管官员定夺问题的权力体现形式;后者则是表明上级官员对他认为的下级汇报的某个重要事情的态度。
3.请领导审核格式怎么写
为了规范文件审批格式,便于档案管理,对审批类文件格式要求如下:
1. 文件包含题目、审批内容、审批签字三部分。
2. 题目应包含待审批内容的关键词,如“关于调换公务车的申请”。
3. 审批内容应完整全面、简明扼要。
4. 审批签字环节应根据审批人的情况注明审批人职务。
5. 文件最后注明部门名称及日期。
《格式范本》
关于调换公务车的请示
XXX集团领导:(根据审批领导进行相应调整)
我校车牌XXX的公务车为2007年出厂的本田,已经行驶20万公里,最近发动机故障灯报警,经
专业机构检修,维修费用约5000元,此外,刹车片也需要更换,且该车烧机油严重,3000公
里左右就需要补机油。鉴于以上情况,建议调换一辆同档次车况较好的车辆。
妥否,请批示!
经办人:
部门负责人:
主管校长审批:
理事长审批:
集团审批:
学校办公室 :XXX年XX月XX日
4.请领导批复文件怎么说
要领导顺利批文有二种说法:1、如这文件是你的叫你完成的文件,首先领导您好,XX时候您叫我做的文件已经完成,请您查看,如有不足之处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我马上进行改进;2、是你岗位工作范围的文件审批又不样的,这是你上一级领导的文件审批,XX领导您好:我XX时间按排的XX文件已经完成,请领导查批,并且介绍一下文件的重点内容及你的想法,特别是行政岗位、技术岗位和质检岗位的职责文件批签的各部门领导较多,按照各种不同的岗位审批也不同;主要是你叫领导批复文件时要有亲切力,在交审批报告、文件时并向领导简述一下重点内容。
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写法批复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落款构成。(1)标题标题的写法最常见的是完全式的标题,即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
在事由中一般将下级机关及请示的事由和问题写进去;还有一种完全式的标题是 发文机关 + 表态词 + 请示事项 +文种,这种较为简明、全面和常用。也有的批复只写事和文种。
(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是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其位置同一般行政公文,写于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左起顶格. 批复不能越级行文, 当所请示的机关不能答复下级机关的问题而需要向更上一级机关转报"请示"时, 更上一级机关所作批复的主机关不应是原请示机关, 而是"转报机关". 如果批复的内容同时涉及其它的机关和单位,则要采用抄送的形式送达。(3)正文正文包括批复引语、批复意见和批复要求三部分。
批复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一般称收到某文,或某文收悉。要写明是对于何时、何号、关于何事的请示的答复,时间和文号可省略。
批复意见是针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所作的答复和指示,意思要明确,语气要适当,什么同意,什么不同意,为什么某些条款不同意,注意事项等都要写清楚。批复要求(其实可以单独算做结尾),是从上级机关的角度提出的一些补充性意见,或是表明希望、提出号召。
如果同意,可写要求;不同意,亦可提供其他解决办法。(4)落款这部分写在批复正文右下方, 署成文日期并加盖公章, 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2012新规)。
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根据现行政策法令及办事准则,及时给予答复。撰写时,不管同意与否,批复意见必须十分清楚明白,态度明朗。
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以免下级无所适从。同时批复必须有针对性的一文一批复,请示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批复就答复什么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今天,“批复”这种带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人治”色彩的公文种类,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慎用。从既有的批复定义和使用实际看,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依法行政讲究职权法定,每个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独立的法定职责,需要经过“请示”而为的事项越来越少,上级行政机关面对请示,要看是否有必要“批复”。对于应当由下级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事项,虽有请示也不应批复(即使需要指导也应采用其他方式)。
这一是便于明晰职权,分清责任,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避免文牍主义,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三是便于管理相对人寻求救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