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分值:120分,时量:120分钟 )题次 一 二 三 总分 统分人计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各组词语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收敛(liàn) 洗濯(zhuó) 倔强(jiàng) 头晕目眩(xuán)B.雏(zú)形 栖(qī)息 枯涸(hé) 果实累累(lěi lěi)C.竦峙(zhì) 倏(shū)忽 孪(luán)生 莾莾榛榛(zhēn zhēn)D.攲(qí)斜 滑稽(jī) 梦寐(mèi) 苦心孤诣(zhǐ)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嶙峋 惙泣 宠然大物 风声鹤唳B.沾污 廖阔 心旷神贻 秋波澹澹C.清洌 匍 匐 获益匪浅 闲情逸至D.磅礴 酝酿 踉踉跄跄 骇人听闻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语文老师明察秋毫,叫举手的我回答问题。
B.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教室,生怕影响了埋头苦读的同学。C.看了她的日记,小王恍然大悟,原来她是为了妈妈才这样做的。
D.成功举办奥运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里程碑。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B.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爱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5、仿照例句的句式,以“友谊”开头再写一个句子:(3分)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友谊是 6、小明迷上网吧后,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成绩一落千丈。班上同学为了帮助他认识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从而远离网吧,决定每人写一句话送给他。
如果你是班上同学,你将怎样写?(3分) 答: 7、《伊索寓言》中有个《乌龟和老鹰》的故事: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鸟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
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3分)8、古诗名句默写填空(9分)(1)《观沧海》中描写大海吞吐宇宙的句子是“日月之行, 。
, ”。(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说幽雅的山光水色令人心地空明的句子是 。
(3)“ , 。”李白把满怀的思念托付明月,给身在远方的王昌龄送去安慰。
(4)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 。二、阅读(40分)(一)《论语》十则(14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人不知而不愠( ) 与朋友交而不信( )不贤而内自省( ) 士不可以不弘毅( )10、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不亦说乎 B. 诲女知之乎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11、解释下列两个成语的意思:(2分)(1)温故知新: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说说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看法。
(4分) 答: (二)狗,人类的朋友(12分)狗,学名“犬”。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
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起源于狼,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
狗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和品种都很多,而且通人性,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动物,也是一种对人类帮助最大的动物。狗生性灵活,聪明怜俐。
狗的智力是高等动物——人类的智力的四分之一。而且狗的嗅觉比我们人类灵敏1000倍;狗特别警觉,连睡觉时都会将耳朵贴近地面或墙壁,只要一有动静便会马上进入“警戒状态”。
通过人工训练的狗,成为人类很重要的帮手,普遍用于看家护院、捕猎畜牧(猎狗、牧羊犬)、侦察监测(军犬、警犬、海关缉毒犬、机场火药监测犬)、搜查救助(搜救犬)、照顾生活(导盲犬)……狗甚至还参加过太空实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太空署使用一群狗进行次轨道和轨道上的太空飞行,以确认人类太空飞行的可行性。可以说,没有哪一种动物像狗一样在以这么多的方式为我们服务。
狗通人性,这一点特别有趣。狗有虚荣心,喜欢人们称赞表扬它。
当它办一件好事,或做一些小技巧活动,你拍手赞美它,抚摸它,它就会像吃了一顿丰盛美餐那样心满意足。狗也有害羞心,如它做错了事,挨了主人的骂,它就会躲在什么地方,等肚子饿了才出来。
狗除了用叫声表达感情,还用尾巴来“说话”。一般在兴奋或见到主人高兴时,就会摇头摆尾,尾巴不仅左右摇摆,还会不断旋动;尾巴翘起,表示喜悦;尾巴下垂,意味危险;尾巴。
2.摇滚校园的观后感怎么写
摇滚乐手杜威因为暂时没有合适的合作乐队,冒名顶替好友去一所私立小学教书赚点生活费。
本来只想在学校混几个星期,拿钱就走人的杜威,在学校意外发现了一帮音乐孩童,借以继续实现他的摇滚之路。 这是一部让人从头笑到尾的电影,一个摇滚乐手,注定不会按社会常理出牌,到了这所贵族小学后,一切都变得离经叛道了。
我喜欢杜威的专业,他是一名非常非常专业的摇滚乐手,优秀的主唱、吉他手和编曲。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即兴表演和将一首原创直白的歌曲编曲为一首动感的摇滚乐。
“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摇滚乐不仅能改变世界,还有它自己的知识体系。看着杜威给孩子们讲解满满一黑板的摇滚乐结构图,你能感觉到任何东西在西方国家都能成为知识体系。
我一直都认为摇滚乐最能震撼人心,虽然也喜欢R&B、Jazz、Hip-pop,但是都不如摇滚乐那样震撼的纯粹。其他音乐只有很好的歌手才能将音乐诠释的深入到听众的内心,而摇滚乐,现场听一个不那么出名的乐队,你都会被那种气氛感染,更别说顶级的乐队了,能让人疯狂,要不怎么全球唱片累计销量冠军是摇滚乐队呢。
不用华丽的声音,重金属的每一个音符都能直接刺入听众的心脏,加上主唱歇斯底里的狂吼,观众不疯才怪。近两年的电影《钢铁侠》、《变形金刚》等大片更是将摇滚乐与电影完美结合,没有摇滚乐的衬托,这些电影就不称其为大片了。
杜威的脸上总是呈现出这种高亢兴奋的状态,尤其是他看到学生表演古典乐器时,脸上象看到了一堆黄金般,夹带着贪婪表情的欣喜若狂。他要把这些小朋友变成他乐队的新成员。
吉他手扎克(左一),古典吉他弹得棒极了。杜威让他忘了古典吉他,开始他的电吉他旅程。
这位小吉他手自己创作的一首歌,被杜威改编后参加了摇滚大赛。鼓手(左二)是这个班最帅的男生,自然要拿出来做乐队成员,不然有点浪费演员了。
贝司手穿着校服是个其貌不扬的小姑娘,其实穿上皮裤,很有型。 键盘手,弹的一手好钢琴,杜威第一次看到他弹琴时,两眼只放“绿光”。
和声之一:拥有黑人独特的干净高亢的嗓音,绝对不输于专业歌手。 杜威给每一个学生都安排了任务,除了乐队成员,还有和声组、经纪人、服装、灯光、烟雾、电脑图像、甚至保安组。
合理的分工让这些学生各司其职,人以尽用,并且因为成了乐队的一分子,不会去向校长打小报告。不会没关系,杜威教给他们如何做灯光、烟雾,当然最重要的是乐队的培养。
贵族学校当然有位严格、不苟言笑的校长。保安组的学生负责教室的隔音处理和用监视器监视楼道的动向。
校长来了,马上警报,藏设备,教正课。校长走了,警报解除,继续排练。
服装组的学生制作的演出服,当时就把杜威(也包括我)雷到了,小朋友第一次制作演出服难免有失手的时候。这种六、七十年代的演出服自然不能用在现在的摇滚大赛里的,最后决定跟乐队名称匹配,乐队穿校服表演,包括主唱杜威,穿加大码的校服。
摇滚大赛上,具有校园特色的摇滚音乐让人耳目一新,怔住了所有观众。圆了杜威的摇滚之路,也为乐队带来了不断的演出机会,小经济人跟对方谈条件时还挺有范儿的。
以前的摇滚乐总给人以颓废的感觉,看这部影片让人们对摇滚乐有个新的认识,它不是颓废的代名词,它其实就是一种音乐。
3.帮忙找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试卷中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声旁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惊恐不安 固步自封 死有余辜 B、谆谆告诫 大相径庭 肆无忌惮 C、锲而不舍 原形毕露 坦荡如砥 D、栉风沐雨 抛砖引玉 翻来覆去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查,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B、在湖的尽头,两道白色的堤坎犹如两扇门扉,挡住了一湖绿波荡漾的春水。 C、当你在坐飞机上,看看我们无边无际的象复盖上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你曾否为 土地 涌现过无限的遐想。
D、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付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3、依次填入句子中( )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记者穿梭于该市的大街小巷,耳闻目睹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并( )专访房管、环卫、规划以及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了解情况。
②百线热线值班电话铃声不断,( )发稿之日,接电话已达1200余次。 ③干部下基层,( )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 )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A、陆续 截止 密切 沟通 B、陆续 截止 沟通 密切 C、连续 截止 密切 沟通 D、连续 截止 沟通 密切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其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的战斗…。”
B、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显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C、女足世界杯赛因为有了中国女足而备受瞩目;女足世界杯赛的转播也因为有了中国队的出色表现而变得不再平常。
D、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始终也没有弄清楚。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向专家和群众征求了广泛的意见,重新修订了改革方案。
B、战士们奋力拼搏,终于扑灭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火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 。 C、上面这些分析,充分证明了我们单位是有能力改变落后面貌并成为先进单位的。
D、重阳节到香山登高的人非常多,有老人、离退休干部,男的、女的,个个都精神饱满。 6、分别选出句子填入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句:头顶的乌云越来越浓,渐渐遮住了太阳,突然一阵狂风刮过,( ),太阳又露了出来。
① 吹散了乌云 ②乌云被吹散 第二句:当门打开的时候,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她的脸上,这使她觉得很爽快,于是( ),并重重的呼出来。 ③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④冷空气被她深深地吸进去 第三句:她一直没想到要告诉别人,可是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
⑤她一定要说了 ⑥她不能不说了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7、给下面一段话横线处选填一句话,使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临潼县一位领导说,他们的北田乡是有名的种子致富乡,现在已成为超大穗小麦培育基地,这次偶然听说西安举办科技成果交易会, 为的是找项目,搞联姻,开思路,扩眼界。 A、就赶忙奔来了, B、真是出乎意料,兴奋得睡不着觉, C、哪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D、一天都没耽搁, 8、对下列文学体裁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⑴《记念刘和珍君》 ⑵《群英会蒋干中计》 ⑶《灯》 ⑷《涉江》 ⑸《雷雨》 ⑹《冬天之美》 ⑺《茶馆》 ⑻《丧钟为谁而鸣》 ⑼《蜀道难》 ⑽《荷花淀》 ⑾《再别康桥》 ⑿《项链》 A、⑴⑵⑸/⑺⑻⑿/⑶⑹⑾/⑶⑷⑼ B、⑴⑶⑹/⑵⑻⑽⑿/⑸⑺/⑷⑼⑾ C、⑴⑶⑹⑾/⑵⑻⑽⑿/⑸⑺/⑷⑼ D、⑴⑶⑹⑽/⑵⑷⑻⑿/⑸⑺/⑷⑼⑾ 9、对下面一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张籍,唐代诗人,原籍吴群(今江苏苏州),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
A、这首诗第一句中的“见”字,看似平谈,但蕴含丰富,传达的是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秋风满城,勾起的一份孤寂情怀。 B、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乡之情,使本已蕴含着的思乡之情愈加明朗,但同时也增添了一种欲归不能只好以信代之的怅惘。
C、三、四两句都是细节刻画,只不过第三句是心理活动的刻画,第四句是行为动作的刻画。其原因都是上句中的“意万重”引发的。
D、该诗虽未写出“家书“的具体内容,却展现了“作家书“的具体过程:由“见秋风“到“意万重”再到“复恐匆匆说不尽”,最后写到捎信人就要出发了,又打开信封添上几句。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文 竹(守勋) 纤细的身段,疏朗的枝茎, 清晨,飘过来一片翠云, 绝非苍松劲柏那样壮观。
入夜,轻抒绿袂翩翩, 没有浓郁的馨重、艳丽的束装, 望着你,我捧起长卷, 淡雅文静却不古气刻板。 一头闯进学海书山… A、这首短。
4.急
先说明一下:在TC下面显示汉字是比较麻烦的,实在想用,可以用VC。
DOS下的点阵汉字 你是否碰到过用启动盘启动系统后用DIR命令得到一串串莫名其妙的字符?有经验的朋友会告诉你:那是汉字。汉字?你不禁会问:怎么一个我一个也不认识。
但那确确实实是汉字,如果你启动UCDOS或其他的汉字系统后,就会看到那是一个个熟悉的汉字。同样是汉字,为什么前后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呵呵,其实在电脑硬件中,根本没有汉字这个概念,也没有英文的概念,这铁玩意认识的概念只有——内码。
☆汉字的内码 点头表示什么?是“对”、“YES”,偏偏有的地方表示的意义却恰恰相反。一个动作,有不同的诠释;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而一个符号,却有不同的意义,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地理解。
在电脑中亦如此,所有的数据都是以0和1保存的,按不同的数据操作,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于显示英文操作,由于英文字母种类很少,只需要8位(一字节)即可。
而对于中文,常用却有5000以上,于是我们的DOS前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将ASCII表的高128个很少用到的数值以两个为一组来表示汉字,即汉字的内码。而剩下的低128位则留给英文字符使用,即英文的内码。
不信,你可以用记事本写一C文件:main(){ unsigned char *s,*e="ABcd",*c="你好"; clrscr(); printf("English char ="); s=e; while(*s!=0) /*C的字符串以0为结束符*/ { printf("%3d,",*s); s++; } printf("\nChinease char="); s=c; while(*s!=0) { printf("%3d,",*s); s++; } getch();}再用TC输入*.txt打开运行,看见了没有,那些数值即英文和汉字的各字节内码。☆汉字字模 得到了汉字的内码后,还仅是一组数字,那又如何在屏幕上去显示呢?这就涉及到文字的字模,字模虽然也是一组数字,但它的意义却与数字的意义有了根本的变化,它是用数字的各位信息来记载英文或汉字的形状。
在硬件系统内,英文的字模信息一般固化在ROM里,即使在没有进入系统的CMOS里,也可以让你看到英文字符。而在DOS下,中文的字模信息一般记录在汉字库文件HZK16里。
☆汉字库文件 了解字母和汉字是按字模位信息显示的原理后,那如何得到汉字的字模信息呢?难道要我们自己去做?NO。DOS前辈们经过艰辛的努力,将制作好的字模放到了一个个标准的库中以免去后辈的麻烦,这就是点阵字库文件。
一般我们使用16*16的点阵宋体字库,所谓16*16,是每一个汉字在纵、横各16点的区域内显示的。不过后来又有了HZK12、HZK24,HZK32和HZK48字库及黑体、楷体和隶书字库。
虽然汉字库种类繁多,但都是按照区位的顺序排列的。前一个字节为该汉字的区号,后一个字节为该字的位号。
每一个区记录94个汉字,位号则为该字在该区中的位置。因此,汉字在汉字库中的具体位置计算公式为:94*(区号-1)+位号-1。
减1是因为数组是以0为开始而区号位号是以1为开始的。这仅为以汉字为单位该汉字在汉字库中的位置,那么,如何得到以字节为单位得到该汉字在汉字库中的位置呢?只需乘上一个汉字字模占用的字节数即可,即:(94*(区号-1)+位号-1)*一个汉字字模占用字节数,而按每种汉字库的汉字大小不同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以16*16点阵字库为例,计算公式则为:(94*(区号-1)+(位号-1))*32。汉字库文该从该位置起的32字节信息即记录了该字的字模信息。
☆点阵汉字的显示 了解点阵汉字及汉字库的构成原理后,显示汉字就变得简单。以16*16点阵字库为例,通常的方法是:将文件工作指针移到需要的汉字字模处、将汉字库文件读入一2*16数组再用for循环一位位地显示。
以使用VGAHI模式显示“我”字为例,程序如下:#include "graphics.h"#include "stdio.h"main(){ int i=VGA,j=VGAHI,k; unsigned char mat[16][2],chinease[3]="我"; FILE *HZK; if((HZK=fopen("hzk16","rb"))==NULL)exit(0); initgraph(&i,&j,""); i=chinease[0]-0xa0;j=chinease[1]-0xa0; /*获得区码与位码*/ fseek(HZK,(94*(i-1)+(j-1))*32l,SEEK_SET); fread(mat,32,1,HZK); for(j=0;j<16;j++) for(i=0;i<2;i++) for(k=0;k<8;k++) if(mat[j][i]&(0x80>>k)) /*测试为1的位则显示*/ putpixel(i*8+k,j,WHITE); getch(); closegraph(); fclose(HZK);}怎么样?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显示汉字并不复杂。☆打印字库文件和HZK12 如果你有UCDOS的HZK24S(宋体)、HZK24K(楷体)或HZK24H(黑体),你还可以使用不同字体的大字模汉字了。
HZK24系列是24*24的点阵字库,每字模占用3*24字节。如果你按照HZK16的显示方法的话,你会看到。
呵呵,字被放倒了。
这是因为该类字库与一般的汉字库不同,这类大字模汉字库是专供打印的打印字库,为了打印的方便将字模都放倒了,你使用时,只要将字模的位信息纵横转置显示即可。例如你如果定义为mat[24][3]则应该这样输出: for(i=0;i<24;i++) for(j=0;j<24;j++) if((0x80>>i%8)&mat[j][i/8]) /*转置显示*/ putpixel(j+x,y+i,color); 还有一类字库HZK12,虽然属于标准字库类型,但如果你将它的字模当作12*12位计算的话,根本无法正常显示汉字。
因为字库设计者为了使用的方便,字摸每行的位数均补齐。
5.微信抢红包扫雷避雷有没有控制尾数的软件
你好需要辅助?很多人在用了,效果稳定可靠!jiawei : 7 2 1 2 1 8 7 7 3 jiawei : 7 2 1 2 1 8 7 7 3 让我给你带来好运吧!————————— 迁谪(或谓贬谪)文学究竟始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注:或以为源于《周易》、《春秋》,或以为起于《诗经·小雅·四月》,又或谓当从屈原始,严格意义上的迁谪文学当以后说为是。)
但以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迁谪诗人,则是众所公认的。屈原遭谗被逐,而始终抱穷守志,伏节死直,忠君爱国,尽心竭智,为后来的迁谪诗人树立了理想的人格范式。
他那凄恻的怨愁、沉痛的忧惧和极度的愤忿,为后世的迁谪文学奠定了传统的基调。从现存的二十余篇赋看,篇篇充满着恐、悲、伤、哀、怨、愤、忿,郁邑、愁苦、伤怀、永哀、忧心、轸怀、郁结、烦冤、怛伤、惨郁等字眼,可以说忧思与怨愤是屈原迁谪之作围绕的核心与主题。
他忧,忧楚国之倾危,“恐皇舆之败绩”(《离骚》);忧年岁渐老,功业无成;“恐美人迟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忧小人占先,闭塞言路,“恐导言之不固”(《离骚》);忧国势削弱,哀“民生多艰”(《离骚》)。他怨,怨怀王听信馋言,不辨忠奸,“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所信馋而齑怒”(《离骚》)、背信弃义任性多变,“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离骚》),不察实情亲奸远贤“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惜往日》),“与余言而不信兮,益为余而造怒”(《抽思》);怨世道不公,世风浇薄,善恶不分,嫉贤妒能,“世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离骚》)。
他愤,愤斥党人苟安偷乐,祸害国家,“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而险隘”(《离骚》);贪得无厌,嫉妒成性“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各兴心而嫉妒”(《离骚》);结党营私,残害忠良,“邑犬之群吠兮”(《怀沙》)、“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颠倒黑白,悖理枉法,“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离骚》);谄谀献媚,伪装作态,“外承欢之@①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哀郢》)。他甚至激愤地表示心底的绝望,要弃国而去,离都出走,“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离骚》)。
忧、怨、愤,既是屈原流放生活中的情感特征,也构成了屈原迁谪文学的核心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某种相倚相生的辩证关系和逻辑联系。
忧而生怨,怨而生愤,怨愤之发便形成了《离骚》,形成了屈赋,形成了迁谪文学。这正如屈原在《惜诵》开篇中所说的:“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说,怨愤精神是屈赋的灵魂,是迁谪文学共同的普遍特征。尔后千年中,迁谪诗文多不出此范围。
西汉贾谊,贬为长沙太傅。长沙乃卑湿鄙俚之地,湘水乃屈原投江之所,谪住于此,自以为寿不得长,故引屈原自喻,追怀伤悼,写成了《吊屈原赋》、《fú@②鸟赋》、《惜誓》、《旱云赋》诸篇,宣泄他深沉的忧惧与怨愤:“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③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以上《吊屈原赋》)“黄鹄后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所贼”。“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以上《惜誓》)。
“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fú@②鸟赋》)忧时忧国忧性命,怨君怨人怨命运,怒斥小人,悲愤难遏,一如屈原。不仅赋的抒情文体形式一致,而且许多语句词汇都相同。
难怪从司马迁以来都并称“屈贾”。这说明,他的贬谪文学从情感内容到表现形式都是与屈原的怨愤传统一脉相承的。
魏晋六朝,世事纷乱,时局动荡,流离转徙,已成了士人的家常便饭。贬谪之苦,反而难得引起太多的关怀,因而迁谪诗文也相对显得沉寂。
但人们朝不保夕的生活,加剧了诗人的恐慌心理,于是,迁谪诗文中忧惧之情加深,执著精神减弱,比之屈原,已是忧多愤少。历刘宋、南齐和萧梁三朝的诗人江淹,曾被贬官建安吴兴(今福建浦城)令三年,是个正宗的迁谪文人。
他在谪中写下的《恨赋》、《别赋》、《泣赋》、《待罪江南思北归赋》等,幽怨凄楚,令人不忍卒读。如云“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泣下沾襟,亦复含酸茹悲,销落烟沉。”
(《恨赋》),其中颇有身世漂零、畏惧忧戚之感。虽然少了激愤,但忧怨的传统基调并没有改变。
如果说魏晋六朝因为时局动荡,迁播流徙与居官安位之间的反差并不很大,因而在贬谪文人心中引起的震撼相对乏力,而没有产生出典型的迁谪诗文的话,那么有唐一代就是迁谪诗文的极盛时期了。大体因为李唐开国以来,生产力发展迅猛,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很快拉大,边鄙蛮荒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茹毛吮血的原始时代,而中原的富庶,尤其是京都长安的经济文化却出现了高度的繁荣,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啻有天壤之别。
又由于唐代的文人们把仕宦当成人生的唯一追求,成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唯一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