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个民族使用的文字约几种
中国民族众多,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由于汉化,一些民族的语言文字就失传了,像满族等.
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等等有自己的语言文学.
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辞汇,在边疆民族地区,回族人民还经常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 0 世纪5 0 年代后期创立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除汉族外,我国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许多人转用或兼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
2.五十六个民族中几个有自己的文字
中国56个民族中有23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汉族和22个少数民族。
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2个,文字24种。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
在推行或试行新创文字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改变了原来的选择。彝族选择了改进后的彝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仍使用原有的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哈尼族从两种新创文字中选了一种。
扩展资料:
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也选择了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回辉语除外)、满族主要部分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部分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
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
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傈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
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朝鲜,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数民族文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22个少数民族拥有本民族文字
3.五十六个民族作文怎么写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鱼皮衣缉花光拘叱饺癸邪含矛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
——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
——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
4.我国56个民族使用文字有几种
只是一个参考,你看看吧.但是也有人说,蒙古族,满族,壮族,维吾尔,塔吉克族,俄罗斯族,藏族等人口较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满族早与汉族同化,其他少数民族因为众多原因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
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一些少数民族改进和创制了文字,先后对傣、彝、景颇、拉祜文字行了改革,同时采用拉丁字母帮助壮、布依、苗、黎、纳西、僳僳、哈尼、佤、侗等十几个民族设计了十四种文字方案,以便于书写、学习和印刷出版。目前,我国已正式使用和经国家批准推行的少数民族文字有19种,它们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和佤文。
我国的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实际上就不只56种,据统计约在80种以上。
除汉语外,还有:壮、布依、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傣、侗、瑶、苗、水、仫佬、毛南、黎、羌、门巴、珞巴、彝、僳僳、纳西、白、拉枯、哈尼、基诺、阿昌、景颇、独龙、普米、怒、土家、畲、亿佬、京、撒拉、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土、东乡、保安、鄂伦春、鄂温克、满、锡伯、赫哲、朝鲜、佤、德昂、布朗、高山、俄罗斯、塔吉克、嘉绒、载佤、登、东部裕固(尧乎尔)、西部裕固(恩格尔)、勉、布努、拉珈、布嫩、排湾、阿眉斯语等。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吸收了一些汉语词汇。由于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长期交往,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兼通汉语,许多汉族群众也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
目前我国56个民族使用的文字约有39种,这是我刚刚问的,至于是哪39种就不知道了.
5.五十六个民族的个种语言
在56个民族中,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语汉文,朝鲜,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即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族的文字,还有维西县的一两个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滇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人,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人,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壮、白、瑶族中的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
综上所述,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2个,文字24种。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国家还分别给黔东、湘西和川黔滇3个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创制了文字或文字方案。因此,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
6.五十六个民族中几个有自己的文字
中国56个民族中有23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包括汉族和22个少数民族。
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2个,文字24种。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
在推行或试行新创文字的过程中,一些民族改变了原来的选择。彝族选择了改进后的彝文。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仍使用原有的阿拉伯字母的文字。哈尼族从两种新创文字中选了一种。
扩展资料:在我国,汉字不但是汉族的文字,也是全国各个少数民族通用的文字,是在国际活动中代表中国的法定文字。全民族都通用汉语的几个少数民族,很自然地以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没有与自己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多也选择了汉字作为自己的文字。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回辉语除外)、满族主要部分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的语言相一致的文字,是中国文字史的重要部分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一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保存并发展民族文化,扩大信息来源,提高科学水平,千方百计地创造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是50年代,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经过调查研究。先后为壮、布依、彝、苗、哈尼、傈僳、纳西、侗、佤、黎等10个民族制订了14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其中,分别为苗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4种文字方案,为哈尼语的不同方言制订了2种文字方案。
后来又为景颇族的载瓦支系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载瓦文方案,为土族制订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文方案。80年代根据本民族的要求,又为白、独龙、土家、羌、基诺等民族设计了拼音文字方案。
朝鲜,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等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字,有的文字如藏文、彝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他文字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大部分已经有比较规范的习惯用法,使用范围较广,影响也较大。
苗文和壮文虽然创制时间不长,但使用人数也较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数民族文字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22个少数民族拥有本民族文字。
7.有谁能说五十六个民族语言文字
五十六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何其浩繁,全部掌握谈何容易! 附:五十六民族语言文字简介 1壮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并且在50年代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
2裕固族:裕固族大体上使用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属蒙古语族)、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属突厥语族)和汉语。 3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
4瑶族: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但是由于语言支系复杂,各地语言差别较大,瑶族地区通用汉文或壮文,没有本民族文字。 5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
6佤族:佤族有自己的语言—佤语,原无通用文字,1957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7土家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比较接近彝语的一种独立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8水族: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水族原有一种古老的文字,称为“水书”,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谐音和假借,通用单词100多个,现在则通用汉文;有文字,称为“水书”,是一种已经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文字,但通用的单字只有三百多个,仅限于宗教活动中使用 9畲族: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99%的人使用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无文字,通用汉文。 10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
11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普米语,曾使用过一种用藏文拼写的文字,但这些文字多用于宗教活动,流行不广,现多用汉语汉文。 12纳西族:纳西族讲纳西语,早在公元7世纪,纳西族人民创造了象形表意文字“东巴文”和音乐文字“哥巴文”,但均不通用,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纳西族通用汉文。
13苗族: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同时通用汉语,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失传了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知识分子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 14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蒙古语,也有自己的独创性文字——蒙古文,蒙古文是一种很便于书写的拼音文字,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15门巴族: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 16满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形式——满语,现在只有黑龙江某些边远的满族聚居村屯中的少数老人会说,使用文字为满文,起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字母创制的,现满族普遍习用汉语、汉文 17傈僳族:傈僳族操傈僳语,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作字母的文字,还有一种自己创造的没有字母的音节符号,均因结构不完善,未通行。 18黎族:黎族有自己的语言——黎语,无文字,通用汉文。
19拉祜族:拉祜族操拉祜语,由于拉祜族长期与汉族、傣族人民密切交往,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原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现在通用汉文。 20景颇族:景颇族操景颇语,19世纪末曾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写的景颇文字,1957年在其基础上作了改革,经过改进推广使用,同时也使用汉文。
21回族:回族在其东迁之初,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逐渐习用汉语、汉文,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本民族的词汇,少数人会用阿拉伯语,在边疆地区,回族人还是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 22赫哲族:赫哲语是赫哲族的民族语言,不过现在通用汉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23汉族:汉族使用汉语和汉字。 24哈萨克族: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族的民族语言,从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里吸收了许多词汇,不少人兼通维吾尔语、汉语和蒙古语,原来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1959年曾一度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1982年恢复使用原来的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
25哈尼族:哈尼语是哈尼族的民族语言,无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26高山族: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
27鄂伦春族:鄂伦春语是鄂伦春族的民族语言,他们没有本民族文字,曾经学习使用过满文,现在主要使用汉语。 28侗族:侗语是侗族的民族语言,现在多数人能说汉语,有的地方完全说汉语,原来没有自己的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但没推行起来,现在基本通用汉语。
29东乡族:东乡族讲东乡语,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本民族无文字。 30傣族:傣语是傣族的民族语言,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20世纪50年代经过改进,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31朝鲜族: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朝鲜语和朝鲜文, 32藏族:藏族讲藏语,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公元7世纪前期创制藏文,字体分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字母。 33布依族:布依族操布依语,部分兼通汉语,使用汉文。
34保安族:保安族操保安语,现在保安人很多都讲汉语,是阿。
8.中国56个民族中有哪几个民族有文字
在56个民族中,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12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大都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蒙古文为基础,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即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和金平傣文。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傈僳语的文字,还有维西县的一两个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傈僳音节文字“竹书”。滇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人,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苗文。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人,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文。壮、白、瑶族中的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壮字、方块白文和方块瑶字。
综上所述,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解放后,又有壮、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使用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国家还分别给黔东、湘西和川黔滇3个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创制了文字或文字方案。因此,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
9.五十六个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
据1990年中国人口调查的数字估计,说汉语的人口有11.09亿多。在中国说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2200万。
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僜语、嘉戎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土家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怒语、景颇语、阿昌语、载瓦语等。
在中国说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有2300多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海南五省。
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黎语、仡佬语等。在中国说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940万。
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苗语、布努语、(瑶)勉语和畲语。
阿尔泰语系包括蒙古、突厥、通古斯--满3个语族。在中国说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550万。
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和保安语。
中国说突厥语族语言的有84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中国境内突厥语族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和图佤语。
在中国说通古斯--满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20万。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通古斯--满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和鄂伦春语。满族通用汉语。
南岛语系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中国台湾省高山族语言属这个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
高山族使用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赛夏语、赛德克语、邹语、沙阿鲁阿邹语、卡那卡那富语等语言。主要分为3个语群:排湾语群、邹语群、泰雅语群。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语言的人口约44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该语系在中国境内包括佤语、德昂语、布朗语。
印欧语系,只有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于印度-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说俄语的有1.3万多人,说塔吉克语的有3.3万人,共约4.6万人。
语言研究在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方面,中国有些少数民族在古代就有自己的语文学家。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写出著作,取得重要成就。
藏语学者图弥三菩札于7世纪参考梵文,根据藏语的语音结构,创制藏文。他还写出《三十颂》、《性入法》等语法著作。
19世纪中叶,司都·却吉久赞出版《藏文文法》。维吾尔族至晚在8世纪就参考粟特文创制回鹘文。
维吾尔族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在11世纪调查西域和中亚一带的突厥语言,编写《突厥语词典》。蒙古族学者搠思吉斡节儿于14世纪初写的《蒙文启蒙》奠定了蒙文正字法的基础。
中国现代语言科学工作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语言。
10.谁能给我写一篇关于五十六个民族的文章
中华大国,泱泱华夏,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用不同的语言汇成一句:爱我中华! 小荷作文网 ,你也可以投稿 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经济文化也较先进,在发展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中华民族也先后出现过鲜卑族,契丹族,蒙古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王朝,我们现在的疆土就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拓的.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迁都,文成公主入藏……,这些至今广为流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华夏几千年民族融合,经济交流的历史画卷. 五十六个民族不离不弃,我们互相依靠,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一千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侵略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誓死与侵略者反抗到底,今天,面对苏联解体,科索沃独立,在西方列强和平演变的阴谋下,五十六个民族作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保卫着日益强大的祖国.虽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性格都不相同,但千百年来和睦相处,平等 相待,共同创造了华夏灿烂文化 ,共同建设着我们美丽而富饶的家园! 五十六个民族心连着心,手拉着手,让中华永远绽放美丽和谐的民族之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五十六种民族文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