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的中秋节习俗六年级作文
湖南中秋节习俗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旧时,长沙有拜月习俗。不过遵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规。拜月时,陈瓜果等食物于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则摆鲜果拜月,祈获佳偶。
长沙民谣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娘家中秋将已嫁姑娘接回家过节,午后归家,出嫁女向娘家馈赠月饼、菱藕等物。亲友间亦互馈月饼、瓜果,俗呼提节。
2.我要常德中秋节的作文200字
中秋赏月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3.湖南邵阳中秋节的习俗语言简短
中秋节中午,人们喜食仔鸭、芋头。村上青年男女结婚后,一年半载未见怀孕,邻家友好便相约在中秋之夜,悄悄从别人家菜园偷摘冬瓜,将一端插上短小竹管,灌水瓜内,冬瓜上端画男孩头像,偷偷放入未孕夫妇床铺中。
待赏完月后,主人回家睡觉,一拉开被子,冬瓜一打滚,水往床上流,透湿被褥。但主人相望而笑,并不恼怒。瓜要选偷最利害人家的,失瓜人越骂得凶,将来夫妻生的子女越健旺。90年代此俗还能偶然见到。
湖南城步县的八诽瑶聚居地有中秋修路除草的风俗。八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吃过早饭之后都会自发的去修路,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拿着工具,带着午饭,翻山越岭来到与邻乡相接的路口,以此为界向着自己的寨子方向除草垫路,整修桥梁,年老体弱者和小孩子则在寨子附近修路。
这一天还有个习俗,就是不能在别人家吃饭,意为保住自己修路的功德,不能流到别人家去。当地人认为中秋修路是一件积攒功德的圣事,谁修的路最多最好,就会有光明的前途。
4.美丽的家乡在湘阴县城写作文
湘阴位于长沙之北,民物殷实,人文鼎盛,楚南称首,史称文献之邦。四千多年前夏禹治水之时,黄帝后裔张渤封于湘阴地境,史称罗。湘阴之名始于南北朝
刘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置县于黄陵山北,黄陵山又名湘山,山北为阴,故名湘阴。湘阴建制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朝名胜古迹甚多,黄陵山有
舜帝二妃墓、黄花岭有舜帝庙、唐时四大名窑岳州窑等。
湘阴地处湖南东北部,居湘江、资水尾间,南濒洞庭,东邻汨罗、西接益阳,北抵沅江。饮
食非常讲究,爱吃辣椒,小鱼虾、鸡鸭蛋称小荤,鱼肉叫大荤,款客需宰鸡杀鸭,烹甲鱼、乌龟、鳜鱼。吃鱼很讲究:春鲇、夏鲤、秋鲫、冬鳊,三月螺头四月鳝,
鳜鱼、柴鱼四季宜。葱白鱼丸、麻辣野鸭、红绕鳝片、椒盐鳜鱼成为当地名菜。
湘阴人喜饮谷酒,讲究喝豆子芝麻姜盐茶。客人进门,主妇将茶叶与
少量食盐放入瓦罐内,用滚开水冲泡,然后加入擂碎的生姜和炒熟的豆子(黄豆、黑豆或绿豆、小豌豆、饭豆)、芝麻敬客,随喝随添,直至客人大汗淋漓,才算礼
到。豆子芝麻姜盐茶夏清暑解热,冬祛寒去风,健脾开胃,益气怡神。茶里有姜的辣味、芝麻的香甜、豆子的清爽、茶叶的解渴,客人喝后来神,也喜欢喝。
豆
子芝麻姜盐茶简称姜盐茶,又名岳飞茶,南宋岳飞绍兴五年驻军湘阴,与洞庭湖匪首杨幺作战,大多数将士不合南方水土,全身虚肿乏力,当地长者见状,携茶叶、
姜、盐、豆子进营,教以调治方法。岳飞服后,顿觉心舒心顺,满口生津,即命大锅煮茶,全军共喝。几天后,全军将士痊愈,一举歼灭杨幺。而这一食俗,在湘阴
地界流传下来。
陆羽《茶经》中说:“赵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说的是岳州窑所产的青瓷茶碗,属饮茶精品。岳州窑位于湘阴县县城及岭北镇,唐属岳州,故称岳州窑。
姜
盐茶健脾胃,驱风寒,去腻强身,至今盛行于湘阴的每个家庭。其实,姜盐茶并非岳飞首创,最早出现在唐代,薛能《茶诗》: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苏轼《和
寄茶》: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可见北宋姜盐煮茶之风已经盛行。苏辙《煎茶诗》:俚人茗饮无不好,盐酪椒姜夸满口。岳飞在姜盐基础上添加了黄
豆、芝麻,提香和味而已。
煮茶加姜盐,从中医来说不无道理,茶性寒,姜性热,一寒一热,正好调平阴阳。杨士瀛《医说》中有姜茶治痢之方,其理正是本于此。
5.家乡的中秋节 作文2000字
我家乡的中秋节,许多风俗和外地的太多一样,在中秋的那天,家家户户都买好月饼,准备好东西,在白天要拜神祈求平安家家团圆,然后买好灯笼挂在家门口,让孩子们晚上可以去放灯笼,到了晚上,吃完饭后,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聊天赏月,有人说,这就是大人们的中秋节。
我们小孩子的中秋节可不是那么毫无趣味的,我们亲戚的小孩们大家组成一个队伍点着灯笼到街上黑暗的地方去探险,一路上大家又兴奋又害怕的走着,这种心情就像在坐着过山车一样,一会上一会下,探险完之后我们就回去家里拿一盒月饼大家一起到滨江公园赏月,那里节日的晚上可是星光璀璨,一个天空都点满了孔明灯,多少个孔明灯就来多少个星愿,看来天上的神仙可真忙啊。
我们一直走到滨江公园,然后买了2个孔明灯,在孔明灯的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愿,让它飞到天上,希望心愿能让自己死去的亲人看到,心愿达成,放完孔明灯后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吃月饼。
我们家乡最有名的月饼是杏仁月饼和双蛋黄月饼,杏仁月饼里面的杏仁就像瓜子一样香脆,里面还有一些花生,核桃还有一些肉和莲蓉,吃起来又香又脆。还有双蛋黄月饼,这个月饼是我的最好,月饼里包着两个大大的蛋黄,咸咸的,一咬下去有一些油就这样流了出来,还有一些莲蓉甜甜的,每一次我吃月饼都是把蛋黄吃了剩下的给老妈吃,但现在身边没有老妈,只有亲朋好友,就把莲蓉都吃了吧。这样的夜晚过的既幸福又开心。
吃完月饼后我们小孩子的拿手戏就开场了,拿着吃完月饼的盒子,把蜡烛点在盒子里面,放在煤炉让它沸腾,盖上盒子,围着盒子转然后边聊天边堡蜡,一直堡到让它爆,最后爆了,大人们追着小孩骂,说什么危险不要玩这种东西之类的。
今天写着家乡的中秋节让我联想起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因为牵挂着自己的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也许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却许多小孩信以为真吗,也许这个传说是要告诉人们嫦娥一人非常的孤单,而我们却拥有着家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家人的团聚却比任何的事物来得重要,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至少这一刻拥有就够了,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中秋节的习俗300字
在湖南的衡阳有“中秋晚,有送瓜”的习俗。凡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此外,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圆,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其儿女便要拜送子的人为“干爹”、“干妈”。
7.湖南邵阳中秋节的习俗语言简短
中秋节中午,人们喜食仔鸭、芋头。村上青年男女结婚后,一年半载未见怀孕,邻家友好便相约在中秋之夜,悄悄从别人家菜园偷摘冬瓜,将一端插上短小竹管,灌水瓜内,冬瓜上端画男孩头像,偷偷放入未孕夫妇床铺中。
待赏完月后,主人回家睡觉,一拉开被子,冬瓜一打滚,水往床上流,透湿被褥。但主人相望而笑,并不恼怒。瓜要选偷最利害人家的,失瓜人越骂得凶,将来夫妻生的子女越健旺。90年代此俗还能偶然见到。
湖南城步县的八诽瑶聚居地有中秋修路除草的风俗。八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少吃过早饭之后都会自发的去修路,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拿着工具,带着午饭,翻山越岭来到与邻乡相接的路口,以此为界向着自己的寨子方向除草垫路,整修桥梁,年老体弱者和小孩子则在寨子附近修路。
这一天还有个习俗,就是不能在别人家吃饭,意为保住自己修路的功德,不能流到别人家去。当地人认为中秋修路是一件积攒功德的圣事,谁修的路最多最好,就会有光明的前途。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湖南湘阴的中秋节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