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霞浦名胜古迹作文300字
霞浦虽然不算风景名胜,那里的海虽然没有我们的“母亲河”那么磅礴,那里的山虽然没有华山那么险峻,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看,霞浦的海,一眼望不到边,如同天际一般,清澈见底。海底的岩石,奇形怪状——有像馒头的,有像花朵的,有像子弹的,还有一些说不准像什么的。
那些珊瑚,更是五彩缤纷,红的、粉的、紫的、黄的……真是美丽啊! 海里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好像好不容易才逃出来玩儿的孩子们。它们的存在,给大海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
小鱼们陆陆续续地跳出海面,又掉回海里,这个画面仿佛在哪见过?哦,是鲤鱼跃龙门。它们掉回后,又快活地摆动着身体,似乎在邀我与它一起游呢! 我的目光追随着一条小鲤鱼,来到了山脚下,我惊讶地都快喊出声了,这大山不是一峰独秀,而是峰峦起伏,绵亘蜿蜒,山峰好似一条绿带子,优美柔软,好美啊! 走进大山,眼前只剩下一个“绿”字,你瞧,草是绿的,树是绿的,石头也是绿的——石头上铺着一层苔藓,所以,看上去也是绿的。
真是美不胜收,难以形容! 大山下,海旁边,沙滩上种着许许多多的四叶草,从远处看上去简直就是一片巨型的绿地毯。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到霞浦的山水间游玩一翻,一定会发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2.参观一处名胜古迹,写一篇观后感
中山纪念堂观后感 位于广州市东风中路旁的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妇孺皆知的建筑物,它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堂座落于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动工于1929年,完工于1931年。
今年是中山先生离开我们80周年。不久前有幸到了广州市,我定要去瞻仰。也许是我心情格外激动,去得太早的缘故,整个纪念堂内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中山先生高大的塑像耸立在纪念堂的中央。从中山先生炯炯的目光中,映现出了一代伟人依旧那么深邃、执着,依旧那么刚毅、坚定,依旧那么沉稳、自信,仿佛不推翻旧的封建王朝,不振兴中华,不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永不闭目之势。
就是这位中山先生,他唤醒民众推翻了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有着央央四万万人口的大国里,消灭了皇帝,使中华民族从此结束了封建社会。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的壮举,不是能用文字、用歌声、用艺术书写得了的,赞誉得了的。它唤醒了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众的觉醒。这具雄狮,虽然醒得晚了一些,今天,她终于可以向全世界发出一个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了中国人民能站起来,早在19世纪,前往海外学习医术的孙中山先生,就开始接触革命真理,团结大批爱国华侨和知识分子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具有完全革命倾向的兴中会组织。1905年又在兴中会基础上,联合其他团体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作为组织的行动纲领。孙中山先生被选举为“总理”。从此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纪元。中山先生曾多次前往诸多地方游说爱国的华侨慷慨解囊支持革命,团结爱国民众参加革命,为推翻满清王朝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批批的民族精英为夺取政权,建立共和,倒在了清朝政府鹰犬的屠刀和枪口下。……秋瑾血洒西子湖畔、徐锡麟在安庆英勇就义、林觉民等七十二英烈的忠魂长眠在黄花岗上……然而又一批批仁人志士蔡锷、李烈钧、廖仲凯、吴玉章又踏着烈士的血迹加入到了同盟会的旗帜下,为追求救国真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英勇抗争。
辛亥革命的那一声枪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强烈的声道、最响亮的音符,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封建王朝对中华民族的统治,唤醒了全中国人民也震憾了全世界。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天地,才有了中国**的诞生,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才有了在世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政治大国地位,才有了遇到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可以摇摇手说“ON”。
中山纪念堂这座既富丽堂皇、又外观庄严宏伟的建筑物,几十年来,成了人们到广州的必去之处,成了人民纪念、谒拜、敬仰中山先生的地方,也成了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会用各种方式对这位心中永远敬佩的革命先行者致以崇高的礼节和深深的怀念,中山先生已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作为一位政治家,中山先生算是早殁了,不算长的生命是如此的丰硕,不算高的个子是那样的伟大,不算英俊的相貌竞深受那么多的人崇拜。他的英年早逝哭伤了多少人,他手书的“天下为公”有多少人作为座右铭,他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唤醒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子孙。
如今,中山先生的生命终止已80年了,这是中华民族最不幸的休止符和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中山先生的英灵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用毕生韶华凝聚的“振兴中华”声音,依旧在祖国的大地上回荡,永远铭刻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中。
望着这具有浓厚民族特色、气势恢宏的纪念堂,在红的花、绿的树、青的草、蓝天白云和渐渐游人如织映衬下,显得格外亲切、有序。用铜材铸造而成的中山先生铜像,他高昂着的头颅,左手叉着腰,右手坚定的扶着拐杖支撑着大地,身穿风衣,是那么潇洒之极,他仿佛在发表一段演讲,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不再会屈服外来列强的坚船利炮,伟大的中华民族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筱啊,行了不?
3.名胜古迹观后感
倾情颐和园 生平最喜欢的园林,莫过于颐和园了。
小时侯所逛到的第一个公园,就是颐和园,至今记得当时那样惊喜的感觉。其后很多年后,一有机会一有时间就去看看颐和园,已经记不清实际去了几回了,以至于对颐和园生出了一种近似依恋的感情,仿佛那就是我家的园子,仿佛那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
在后来,得以有机会去其它地方其他的公园,也曾见到过其他公园的美丽景致,但是,仍对颐和园有着一份深深的喜爱。 上周日的闲游,最初我的目的地是丰台区的世界公园。
我是个容易受文字蛊惑的人,以为它所谓的异国风情有多么独特多么美妙,风尘仆仆穿越大半个北京远道而来,准备等着乐悠悠公园里溜达一天呢,却没想到是个如此如此的叫人跌眼镜大失所望的地方。那份假那份浅薄那份喧嚣那份浮躁……叫我逃也似的顺着出口来到了公路上,正好一个公共小巴士停留,目标颐和园的新宫门,我顿感绝路逢生,赶紧跳上车去。
等到又一次站到了昆明湖边,我长出了一口气,知道今天因为有了颐和园而必将成为一个亮丽的日子。 颐和园这个园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舒展大气。
山就是山,虽然不高,但是占地广,不是那种局促的小土堆小假山,再加上长满了无数粗大的松、柏、衫、核桃、栗等树木,走进去如同走进山野丛林般有生趣,但是却没有荒野的凄凉,叫人百看不厌。水也就是水,那么大的湖面,盛开着那么多的荷花,其间有游船随意飘荡,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非常壮观。
所有的宫殿走廊牌楼,因了皇家气派的需要而高大华丽,无论是后来修整过的还是有点破败的,建筑格调都是不折不扣的原汁原味。这样一个皇族毕国家之财力物力所修的休闲地方,如果不去追究它在历史上的责任,颐和园能够在今天风采依然,以一种饱经风霜风韵不减的从容和豁达,微笑地包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奇的目光,没有无奈,也没有叹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任世界风云变换,山水只兀自美丽着,这本身,就是一份难得的历史财富。
上次到这个园子,也是一个夏天。我正在工作的时候获知有机会过去玩,什么都来不及整理,什么东西都不曾随身携带,穿着上班的高跟鞋就出发了。
他们将我放到颐和园北宫门,自己去办事情。等我慢慢游荡到脚痛,正好到了长廊,我索性将鞋拎在手里,袜子也脱了塞进鞋子,就那么吧嗒吧嗒走过长廊,走过湖畔,又走到17孔桥上。
那是我平生头一回以赤脚的样子走过土地,以后也再没有过那样的体验。颐和园的路因了干净并没有硌伤划破我柔嫩的脚趾,我却因了脚底和颐和园的亲密接触而记住了树阴下土地的清凉,阳光下石板的热情。
如这次我再次感受颐和园,舒适的软底旅游鞋化解了路途的劳碌,想着有生以来头一回赤脚的踪迹留在了颐和园,几乎有点恍惚着不可思议。阳光下所有的景物似乎都没什么变化,甚至上次我面朝湖坐过的那个路边长椅还空着,仿佛等待着我遥远的步伐走近。
颐和园的很多景物都是我所非常钟爱的,比如昆明湖的荷花,在我的眼里,是格外漂亮的。这并不是如我在圆明园所见到的那个湖,整个湖面都是荷花。
这里的花不是很多,越到远处越少。但是那些荷花总有着我所说不清楚的一种神韵,那和《爱莲说》里人为拔高的花几乎不怎么搭界,没有或者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精神境界,但是就是那么生机勃勃大大方方地开着,美丽着。
再比如湖里的那个小岛,神秘到叫我以为是世外桃源。中国古典园林里很多东西都是石头作的,顽劣的时候能够通过能工巧匠的手被赋予生命和活力,这是我所最欣赏的地方,比如那个石头的画舫和17孔桥,细节的花纹那么精致,整体的线条又是那么流畅,我是个崇尚智慧的人,见到这些叫人叹为观止的智慧符号,总是由衷地生出无限的敬意来。
很多景物都能够引起人的思绪。比如走到文昌阁下面,我仔细端详那个宫门,那么高的朱红木头门,厚到至少十几公分,我试着推了一下,竟是几乎推不动呢。
这个门下,走过了多少文武百官朝庭栋梁?如今,只有悠哉悠哉的中外游客穿行,甚至很少人注意旁边刻着很多说明性文字的铭牌。记得以前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说西太后当年在颐和园东端的一角上曾经专门养过蚕,也曾缫出丝来染了颜色在庭院的石头上晒,还专门从民间雇了女子来用这些丝纺织。
为了使她们的手柔软不会伤害所要纺织的绸缎,专门有人照顾这些女子生活中所有的杂务。这个细节我的印象很深,我特意到东端的角落里寻找过这个地方,但是没有指示铭牌,我无从了解。
从单纯生活的角度来说,一个女人,在自家的花园里养蚕纺丝,这是一件有足够诗情画意的事情。 颐和园固然曾经是某个女人的私家花园,但是在我眼里,颐和园是很男性化的。
首先这个园子太大了,我很多次的多角度游走仍然没有完全走遍,他象一个心胸如海般开阔的男人,尽我所有的追随,还是做不到完全的游历与读懂。我想这和颐和园的物理范围没有关系,读不完整并不是个地理概念,更多的是种情绪感受。
其次这个园子山水宫殿画廊或富丽或典雅,或雄奇或精巧,步步是景,凡景皆可入画,如同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男人,总是有着无穷的理由吸引着我的目光。还有,这个园子所经历。
4.参观名胜古迹观后感350字作文
参观名胜古迹记得去年我镇举行了一个参加名胜古迹的活动.
这天,天气很热,但我们还怀着好奇的心情去参观.我们先去了位于新桥村西的永兴桥.它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桥长50米,宽3、4米,桥洞有3个,洞高约5米,享有“沙井第一胜”的盛誉.永兴桥的桥面石栏上雕有龙凤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桥的两头还立有石狮,威武勇猛,惟妙惟俏.你知道它用什么建的吗?它是用花岗石、岩石砌筑,所以造型美观.永兴桥时逾三百载,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古桥梁之一,是古代深圳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今天,人们漫步永兴桥,举目四望,沙井新貌尽入眼底,确有心旷神怡之感.
接着,我们又去了曾氏大宗祠,它位于新桥村内,建于清乾接着,我们又去了曾氏大宗祠,它位于新桥村内,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1029平方米,是深圳保存较完好的宗祠之一,曾氏宗祠还规模宏伟、古朴.位于天井中的石牌坊顶部的屋檐上均有精美的花纹雕塑,形象生动逼真、技艺精湛.坊柱前后用抱鼓石相护,坊上横额书写楷书“大学家风”浑厚有力的四个大字,两边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字.宗祠内的木雕、石雕、砖雕多为寓意吉祥的动物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5.我的家乡作文写海写霞浦300字
霞浦,闽东沿海的一个小县,没有太大名气。但是初到霞浦的人,每每惊讶于霞浦的海鲜。原汁原味的海鲜总会在第一时间迷倒外乡人的味蕾:还有这么鲜的海味啊!品尝完美食,上街走走,他们在视觉上又有了收获:这里的女子长得清清爽爽,天生丽质。莫非这里盛产美食之外还盛产美女?南来北往的外乡人和不断离开故土的霞浦女子,在有意无意之间,为霞浦营造了一个“美女之乡”的称谓。有意思的是,霞浦当地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旗下的女子有多美,听到夸奖之声,不免忐忑和羞赧。事实上,霞浦大可以坦然接受“美女之乡”的称呼。
在一位外省诗人的笔下,霞浦美女是这样的:一个叫霞浦的地方/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心旌摇荡/……几小时的车程有点遥远/请问身边的这些人/有没有霞浦的姑娘/即使是霞浦附近的/也好啊/……诗人妙笔有夸张的成分,但霞浦姑娘的美具有群体优势却是无可置疑的。
霞浦,是福建省海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浅海滩涂最广、岛屿和港口最多的沿海县份。404公里长的海岸线逶迤多姿,104万亩滩涂披彩流金,196个岛屿星罗棋布,700多种海洋生物畅游其中。霞浦海鲜声名远播,普通人家三餐不离海鲜,鱼米之乡的称谓由来已久。千百年来,品种繁多、营养丰富的海鲜,养育了一拨又一拨美女。从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滩涂上的日出日落,沙海边的潮涨潮平,岸礁上的鸥鸟翔集,星光下的海风轻拂,哪一样不是美?经年沉浸其中,又怎能不受濡染?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霞浦名胜古迹观后感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