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碱的化学结构式怎么写
胆碱是带正电荷的四价碱基,是所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胆碱能神经元中的乙酰胆碱的前体。如图所示,为胆碱的结构式。
胆碱是一种强有机碱,是卵磷脂的组成成分,也存在于神经鞘磷脂之中,是机体可变甲基的一个来源而作用于合成甲基的产物,同时又是乙酰胆碱的前体.人体也能合成胆碱,所以不易造成缺乏病。
扩展资料
胆碱的作用有:
1、促进脑发育和提高记忆能力
盘可调节向胎儿的胆碱运输。羊水中胆碱浓度为母血中10倍。新生儿阶段大脑从血液中汲取胆碱的能力是极强的。此外,人类和大鼠乳汁可为新生儿提供大量胆碱,可以保证胎儿和新生儿获得胆碱的多重机制。
2、保证信息传递
膜受体接受刺激可激活相应的磷脂酶而导致分解产物的形成。这些产物本身即是信号物分子,或者被特异酶作用而再转变成信号物分子。膜中的少量磷脂组成,包括磷脂酰基醇衍生物、胆碱磷酯,均为能够放大外部信号或通过产生抑制性第二信使而中止信号过程的生物活性分子。
3、调控细胞凋亡
DNA链的断裂是胆碱缺乏的早期表现,DNA损伤对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有重要作用,将鼠肝细胞置于缺乏当胆碱的培养基中可使之凋亡,同时,胆碱缺乏对神经细胞也是一种潜在的凋亡诱导因素。
4、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胆碱在细胞膜结构和脂蛋白构成上是重要的。在生物膜中,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质。双分子层的每一个磷脂分子都可以自由地横移动,其结果使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柔韧性、高电阴性及对高极性分子的不能透性。
5、促进脂肪代谢
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可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或改善脂肪酸本身在肝中的利用,并防止脂肪在肝脏里的异常积聚。如果没有胆碱,脂肪聚积在肝中出现脂肪肝,处于病态。临床上,应用胆碱治疗肝硬化、肝炎和其他肝疾病,效果良好。
6、降低血清胆固醇
随着年龄的增大,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引起动脉硬化,最终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出现。胆碱和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清除部分沉积物,同时改善脂肪的吸收与利用,因此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胆碱
2.吡啶的结构式怎么写
吡啶的结构式:
吡啶的结构与苯非常相似,近代物理方法测得,吡啶分子中的碳碳键长为139pm,介于C-N单键 (147pm)和C=N双键(128pm)之间,而且其碳碳键与碳氮键的键长数值也相近,键角约为120°,这说明吡啶环上键的平均化程度较高,但没有苯完全。
在吡啶分子中,氮原子的作用类似于硝基苯的硝基,使其邻、对位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环降低,间位则与苯环相近。
这样,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远远少于苯,因此象吡啶这类芳杂环又被称为“缺π”杂环。这类杂环表现在化学性质上是亲电取代反应变难,亲核取代反应变易,氧化反应变难,还原反应变易。
扩展资料
吡啶的重要衍生物有烟酸、烟酰胺、异烟酰肼、烟碱、马钱子碱、维生素B6等。吡啶具有接近正六角形的结构,与苯相似,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
由于环中氮原子的吸电子作用,使2,4,6位上电子云密度低于3,5位,在酸性介质中,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3,5位,亲核反应如胺化、烷基化、芳基化、酰化发生在2,4,6位。吡啶是一种弱的叔胺,在乙醇溶液中能与多种酸(如苦味酸、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盐。
由于吡啶呈碱性,能与盐酸生成吡啶盐酸盐。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在200℃及15~30MPa下,加氢还原,可生成哌啶;也可电解还原为哌啶;它的还原性较苯容易。
吡啶较苯难氧化,但用过氧化氢或过氧酸可将吡啶氧化生成N-氧化吡啶,这是一个重要的吡啶衍生物,因氮原子氧化后,不能形成带正电荷的吡啶离子,有利于芳基的亲电取代反应。
吡啶的亲电取代如硝化、磺化、卤化都较困难,但卤化较前二者稍易,在200℃以上,可得 3,5-二氯吡啶,或3,4.5-三氯吡啶。吡啶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性的配位化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吡啶
3.脑磷脂的结构式怎么写
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
4.红磷结构式怎么写啊
红磷化学式是P
红磷的结构至今仍未弄清楚。有人认为,红磷是四面体结构的P4分子断裂开1个键之后连接起来形成的长链状巨大分子。
书上是这么说的:红磷是巨型共价分子,无定型结构。—— 徐一凡 .《无机化学手册》 :科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