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斤等于几两
1斤=10两。
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
中国大陆1斤等于500克(g)。
香港澳门1斤约等于605(g)。
台湾1斤 等于600克(g)。
现时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两,即 604.78982 克(g)。
台湾市集常用台制:1台斤= 600 克。但金门与马祖邻近福建省,不使用台斤,所谓的「斤」为1斤= 500 克。
扩展资料:
1、钱
钱是货币的通称,或称现金或金钱,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依照交易习惯,做为购买物品对价的工具。
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
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2、两
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两 = 0.05千克 = 50克。
1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2.一两等于多少克
1两=50克(g),1斤=10两。
计算过程:
因为 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
所以 2斤=1000克,1斤=500克
又因为 1斤=10两
所以 10两=500克,1两=50克
用现在的标准来说,一斤等于十两,因为现代社会通用的是十进制。
而在“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发明出来的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个时候使用的是十六进制。
“半斤八两”的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半斤八两”和“势均力敌”,都有彼此相等不分高低的意思。但“半斤八两”偏重在形容水平相等;“势均力敌”偏重在形容力量相等,主要用于敌我双方势力相等。
扩展资料:
我国其他重量单位: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开始统一起来,一直持续到唐代。其进位方法是: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自唐代起开始把“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规定十钱为一两。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
3.一斤等于多少两
有人说一钱等于5克,这对不对?现在的重量和以前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我父亲生前是一名老中医,所以我对这些换算比较熟。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
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读者说的以前一斤等于十六两,也是对的,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那么,把“钱”换算成“克”究竟该怎么算?
一斤等于十六两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日**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一钱相当于多少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跟昨天打进电话的读者的说法一致。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而此前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等。
4.一斤等于多少两
一斤等于10两,一两等于10钱。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
斤、两、钱都是重量单位。斤是我国特定的计量单位,国际标准单位中没有“斤”;钱、两 是市制的重量单位。其他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公斤(千克)、克、吨、美国英国的磅等等。
单位换算:
1斤 = 10两 = 100钱 1钱 = 5克
1两 = 0.05千克 = 50克 1斤 = 10两
斤 1斤 = 0.5千克 = 500克 1 吨= 1,000,000 克
1 公斤 = 1,000 克 1 千克 = 0.001 吨
1 千克 = 1,000 克 1吨=1000千克
扩展资料
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有:圭、钧、铢、锱等等;换算关系如下:
10圭 = 钧 = 30斤 24铢 = 1两
6铢 = 1锱(zī) 4锱(zī) = 1两
1担(古同:儋dàn)(dàn) = 100公斤
1斤 = 16两(古代) = 1.6斤(现代)
锊(lüè) = 333.333333克【合六又三分之二两】
1吨(t)= 1000千克(kg)= 2205磅(lb)= 1.102短吨(sh.ton)= 0.984长吨(long ton)
常用重量单位换算;
1千克(kg)= 2.205磅(lb)
1克(g)=0.001千克(kg)
1毫克(mg)=0.001克(g)
1短吨(sh.ton)= 0.907吨(t)= 2000磅(lb)
1长吨(long ton)= 1.016吨(t)
1磅(lb)= 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 28.350克(g)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重量单位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单位换算
5.一升等于几斤几两
二者不存在换算关系。
“升”是容积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表示为L,其次级单位为毫升(mL);
“斤”和“两”是重量单位,是东亚传统的重量单位,中国大陆1斤等于 500克;
容积单位和重量单位分属不同的国际单位,二者之间不能进行换算。
扩展资料:
古代的“斤”和“两”:
中国的重量单位,以见于彝器上的锊和匀为最早,但一锊是多少以及锊和匀的关系都无法知道,这两个单位在战国时期显然还在使用,秦汉间的文献对于锊的重量也没有一致的说法。
中国的锊虽有轻重两种说法,大概通行的是重的一种,即三锊重二十两。这由毛公鼎铭中的"取三十锊"可以证明那里的锊不可能只有十一铢多重。
在战国时期只有两种重量单位,即斤和镒,一斤为十六两;一镒为二十两。从当时文献中的记载看来,这两个单位是乱用的.。这两个单位同锊和匀似乎没有正式的联系,这是一件难以解释的事。
虽然后来的人用铢两把这几个单位联系起来,四个单位都成为铢或两的倍数。可是在甲骨文和殷周间的金文中似乎并没有铢和两这两种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6.一斤到底是几两
现代一斤是10两,但是以前的计量单位,一斤是16两,所以半斤是八两。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扩展资料:
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
伯仲之间: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常用“伯”、“仲”、“叔”、“季”做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势均力敌:均,平;敌,相当。形容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旗鼓相当:旗鼓;古代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相当:差不多,不相上下。比喻双方力量差不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