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评怎么写啊
好的乐评不外乎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立场鲜明,二是文字准确. 所谓立场鲜明,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这碟这歌究竟如何:好还是不好、有没有问题、有那些问题、如何解决。
其实,说白了,乐评就是一篇议论文,小学老师早教过,写议论文有一个三段式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大部分的所谓乐评常常提不出问题(更遑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只是把歌曲罗列一遍,带着读者游花园,绕来绕去绕不出个所以然来。拜托,这不是乐评,这是听后感、流水帐。
那种通篇装作自己很客观的模棱两可的文字同样令人讨厌。要知道,任何观点和态度不可能做到绝对客观,何况音乐上的听觉体验又是绝对私人的。
正如我以前说的,无论是干艺术的还是被艺术干的,首先要主观上认同即将或正在与其发生关系的玩意儿,主观上不认同(喜欢是正面认同,不喜欢是负面认同),那就一点意义没有,更谈不上客观分析。既然如此,在艺术面前,就没有客观一说。
不过是能否自圆其说而已。(详见『超越王菲,把这个消息告诉何韵诗——评卢巧音《天演论》』一文)当然,如果你什么态度都不表达、什么观点都没有,那大概就算绝对客观了吧,不过这样的乐评也就毫无意义了。
再说文字准确。这对于写乐评来说是最难的。
音乐毕竟不像电影,有实实在在的影像可供捕捉,就算事先没有看过作品,同样能根据生活中的场景还原出相关的情节。音乐不行,如果事先没有接触,很难凭空想象。
这时候,就看乐评作者的文字功力了。我个人比较讨厌那种动辄Prog**啦、Ambient**啦、Multi**啦、**Rock啦的作品,或者翻出大堆乱七八糟的老乐队作比较(以袁大师为首的香港人最爱这么干了),这不是在写乐评,这是在装B。
除了圈内人,大多数读者不可能有那么多积累,你如果存心想要告诉更广泛的读者这音乐啥样,应该是通过形容、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从文字上把形态描述清楚、让受众恍然大悟,这原比你絮絮叨叨地罗列专业名词有效得多。就算是要用一些老乐队来做对比说明,也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要费劲去回忆的那种,最好再加上一些修辞,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到你的意思。
实际上,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潜移默化的文字往往比直接了当的貌似很专业的白描更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评论对象本身。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音乐描述的需要仅仅是某种感觉、情绪,而不是它的具体特征。
比如颜峻写碎瓜,他写的是“最好的日子永远是秋天的日子。在大学校园的傍晚,和一个小说中的女孩一起走过小径,把注定要破碎的青春之梦再延续片刻,和落叶、水洼、栅栏的影子,和一段无中生有的疼痛回忆一起,承受最后的爱情……而我是你的爱人,是你的虚无。”
(摘自《铁血摇滚》)这短短几行字,看似跟碎瓜没有任何关系,但用来作为碎瓜文章的开头,却让人轻易捕捉到碎瓜的特性。(这篇文章不是乐评,当我借刀杀人好了)再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评Cat Power,说“三年没发片的Cat Power,显得更从容大度,所带来的新作《The Greatest》,丝毫让人听不出停顿过后的迫不及待,如同吃饱了的猫儿,在阳光里不慌不忙地伸展着四肢,偶尔,还向走近它的人,抛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眼神。”
(详见《Hit轻音乐》2006年3月号『午后的猫,静夜的电——评Cat Power《The Greatest》』,烟灰散烬作品)一个借代比你搬出N个莫名其妙的专业名词强多了! 能做到以上两点,写乐评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但若想把乐评写好,还得有更多的努力。
尤其是听觉经验的积累。任何一张唱片都是座标上的点,横坐标代表歌手,纵座标代表歌坛,只知道歌手不知道歌坛(如广大粉丝)或只知道歌坛不知道歌手(如某些自以为是的专业人士)都不可能找准唱片的正确方位。
评英文唱片一定要听经典,听一百张所谓独立唱片都不如听一张Bob Dylan或Neil Young的经典唱片有价值。而且,如果没有大量的听觉积累,根本就没法评欧美唱片。
因为欧美唱片往往都有传承的一面,如果你听不出Franz Ferdinand和Blondie的关系、听不出Coldplay的某首歌里借用了Kraftwerk的Loop,乐评当然就不可能写得准确。另外,评华语唱片一定要听非主流,如果说欧美唱片主流和非主流的最大区别只是销售渠道和销量不同,华语唱片主流和非主流就是质量上的本质区别,只听华语主流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音乐。
参考资料: ?si=1。
2.歌评怎么写啊
歌评即乐评。在百科的词条里解释为:对一首音乐的评价,感想与理解。比如觉得这首乐曲给自己带来的感触,想起的往事等等。最简单的,说一首歌好不好听,也算是乐评。
写乐评,也有侧重点。好的乐评不外乎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立场鲜明,二是文字准确。所谓立场鲜明,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这碟这歌究竟如何:好还是不好、有没有问题、有那些问题、如何解决。文字准确,就是可以通过形容、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从文字上把形态描述清楚、让受众恍然大悟,这原比你絮絮叨叨地罗列专业名词有效得多。就算是要用一些老乐队来做对比说明,也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要费劲去回忆的那种。实际上,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潜移默化的文字往往比直接了当的貌似很专业的白描更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评论对象本身。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音乐描述的需要仅仅是某种感觉、情绪,而不是它的具体特征。
3.怎样写歌评论
歌评即乐评。在百科的词条里解释为:对一首音乐的评价,感想与理解。比如觉得这首乐曲给自己带来的感触,想起的往事等等。最简单的,说一首歌好不好听,也算是乐评。
写乐评,也有侧重点。好的乐评不外乎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立场鲜明,二是文字准确。所谓立场鲜明,就是你写出来的东西要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这碟这歌究竟如何:好还是不好、有没有问题、有那些问题、如何解决。文字准确,就是可以通过形容、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从文字上把形态描述清楚、让受众恍然大悟,这原比你絮絮叨叨地罗列专业名词有效得多。就算是要用一些老乐队来做对比说明,也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不需要费劲去回忆的那种。实际上,旁敲侧击、含沙射影、潜移默化的文字往往比直接了当的貌似很专业的白描更有助于帮助读者了解评论对象本身。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音乐描述的需要仅仅是某种感觉、情绪,而不是它的具体特征。
比如,1.可以介绍歌手或演奏者的相关背景,作品创作的背后故事等等;
2、评论作品的整体形象和音乐风格,它的歌词意境等等;
3、你个人听此作品的感受,听音乐是很个人的体验,把你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4、你还可以更深入一点,从乐理方面评论作品的整体构架,器乐的选择,演奏技巧等等,当然,这需要你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才行。
例子:歌曲“好久不见”的歌评:
这是我喜欢的一首歌,我现在喜欢的新歌不多,因为我觉得自己跟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较难沟通,但是这首歌的曲子很欢快,歌词也不错,一下子就让我想起自己的校园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它在自己的心中留下的印象依然那么美好!我觉得这首歌里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你听出来了吗?
这首歌也让我想起了踢踏舞,好象是一个叫“大河之舞”的舞蹈团访问中国时表演的,热情洋溢,曾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希望我们听到这首歌时,能忘却心中的不快,重新找回自己当年的纯真和快乐!
4.『 Max Music 』原创乐评欢迎大家来讨论(什么是乐评,怎么写乐评)
原创乐评,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原创的音乐评论,当然这些文字不一定要都是自己的话,可以引用,但要做到的是要有大多数文字是自己的,这样让别人看到你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你看别人对音乐的理解。
那么怎样写好乐评呢? 首先应该多听。只有听的多了,才能有感受,当然,这个听也不是盲目的去听,应该去分类,把同一类的音乐放在一起,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把这些共同点组织成自己的语言。
其次要做的是,多去了解音乐的背景资料。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因为我们大多数只是音乐爱好者,而不是音乐的专业,所以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只是为了单纯的喜欢。
这时候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我们可以在听到好听音乐的时候,去做一些简单的了解,这样积累下来后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再次呢,我们可把音乐分段来听。
一个作曲者在创作一首曲子的时候,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一种感情,肯定会有感情的起伏。这样我们可以吧音乐分开来解读,不同的段落中,解读不同的感情,这样几段下来后,一个比较完整的乐评就来了。
乐评还可以从音乐的结构来解读,每首曲子都有不同的结构,也有固定的结构,只要找到其中的窍门,也很容易掌握的。 出自于清风音乐论坛[]。
5.如何写出一篇好的乐评
映山红 影片《闪闪的红星》插曲 All Red The Hill 作词,穿梭百年的传世之声,音乐中透着沉沦的悲剧命运色彩,后两段加入了合唱,但节奏起伏如波澜,层层推进,曲调悲沉真挚,有很深的意境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原生态女声合唱与宋祖英婉转的独唱将那时劳动场面的生活情趣,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韵味无穷,紧拉绳,烟雾里辛苦等渔踪”的无比凄美。
八、我的祖国 MY MOTHERLAND 作词:乔 羽 作曲:刘 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乐评: 作为影片《上甘岭》的插曲,这首歌本身的意文早已突破了影片中那一段抗美援朝的故事,在这里,浩大的管弦乐阵容,真挚饱满的独唱女声,如潮如海的合唱队和声,用音乐描画着祖国的一座座山,一条条水,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美丽的家园,谁可侵犯,一曲魅力永存的祖国赞歌,不禁令每一个人肃然起敬,激情澎湃,一腔热忱油然而生。 九、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影片《甜蜜的事业》插曲 Our sunny Lives 作词:集体 作曲:吕 远 唐 柯 编配:沈 丹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 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 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 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 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 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 啊 亲爱的人啊携手前进 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乐评: 这支歌最能让我们想起七、八十年代那段美好的时光,纯洁质朴而积极向上,却不流于概念上的空泛,优美的旋律响起,宋祖英甜美的歌声中,处处洋溢着阳光般的灿烂,直入每一个人心中,就如回到了“长征的路上为祖国献出青春,携手前进”这样的纯真年代。
十、绒 花 影片《小花》插曲 Velvet Flowers 作词:刘国富 田 农 作曲:王 酩 编配:龙伟华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漓漓鲜血染红她 啊 绒花 绒花 啊 一路芬芳 满山崖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华 花载亲人上高山 顶天立地映彩霞 啊 绒花 绒花 啊 一路芬芳 满山崖 乐评: 影片《小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而它的音乐作为一大亮点不仅烘托、渲染了剧情,更是征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插曲《绒花》随着合唱哼鸣的前奏,安静而极富情感的独唱,缓缓流淌的“时代造英雄”主旋律,渐渐在我们心中绽开朵朵英雄鲜花,那铮铮硬骨的青春,依然“一路芬芳,顶天立地迎彩霞”。 十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影片《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Why The flowers are so red? 民族原词 雷振邦改词编曲 编配:沈 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哎红得好像 红得好像燃烧的火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花儿为什么这样鲜 为什么这样鲜 哎鲜得使人 鲜得使人不忍离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哎 鲜得使人 鲜得使人不忍离去 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 乐评: 多少人曾为影片《天山上的来客》中浓郁的异域风情和抒情的传奇色彩而嗟叹不已,而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更是唱了一代又一代,所以我们求其新,在原曲基调上更加扩充了木管等民乐成分,对于原曲有许多的突破与大胆的创新,而宋祖英饱满成熟的唱腔,将一曲来自异域的民歌唱得风情万千而静洁如雪。
十二、一朵鲜花鲜又鲜 影片《阿诗玛》插曲 The flower is gay 作词:葛 炎 刘 琼 作曲:罗宗贤 葛 炎 对唱:阎维文 编配:郝维亚 男:哎 一朵鲜花鲜又鲜 鲜花长在崖石边 有心想把鲜花采 又怕崖高花不开 女:一朵鲜花鲜又鲜 鲜花长在崖石边 只要有心把花采 哪怕崖高 哪怕崖高花不开 男:只要鲜花把头点 哪怕崖高路儿险 不知你心爱什么人 什么样的人儿你才喜欢 女:青松直又高宁断不弯腰 上山能打虎弯弓能射雕 跳舞百花开笛响百鸟来 这样的人儿 这样的人儿我喜爱 男:哎 阿诗玛呀阿诗玛 你是我心上的花 女:天上的星星多又多 男:我只爱最亮的那一颗 女:春天的鲜花开满坡 男:我只爱最红的那一朵 女:山茶花 红似火 男:你是最美的那一朵 女:撒尼姑娘千万个 男:我只爱你一个 合:我只爱你一个 乐评: 影片《阿诗玛》以如歌如画的笔调和丰富的情感色彩抒写了阿诗玛与阿黑哥爱情的坚贞和民族气节的可贵,节奏舒畅的插曲《一朵鲜花鲜又鲜 》,在男女对唱的情深意切中,诗意般的甜蜜爱情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富于这歌以传奇般的神话色彩,影中情景浮现眼前,纵然岁月已经流逝,而歌声依旧,爱情永存。 十三、缅桂花开十里香 影片《神秘和旅伴》插曲 The ishaled fragrance of the blooming miangui flowers 作词:潘 振 作曲:张棣昌 对唱:阎维文 编配:单炳波 女:缅桂花儿开十里香啊 朵朵的鲜花哎情谊似长哎 男:戴花你要常年的戴 莫要把鲜花丢路旁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