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上 安全防护的措施有哪些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共发生顶板事故23起,死亡了24人,分别占3年事故总数的 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1994年我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0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
顶板事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抓到位,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析,3年25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
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10:30以后发生的占22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违章操作。
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故发生的年度分析, 3年中以2003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老问题。
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
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
我县煤矿由于大多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县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
我们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
2.如何编写煤矿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只有遵循规范性、全面性、针对性、经济性的原则,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指令性文件。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切不可随意、简单、应付了事。选择最佳施工方案,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同时,还要保证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分包单位、各工种、各类材料构件、机具等供应时间和顺序,对一些关键部位和需要控制的部位,要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的目的既然是保证施工安全,就要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1 、煤矿措施的规范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根据基坑、地下室深度和地质资料,保证土石方边坡稳定的措施;脚手架、吊篮、安全网、各类洞口防止人员坠落的技术措施;外用电梯、井架以及塔吊等垂直运输机具的拉结要求及防倒塌的措施;安全用电和机电防短路、防触电的措施;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作业的技术措施;现场周围通行道路及居民防护隔离等措施。
2 、煤矿措施的全面性
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制度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明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程序,安全检查控制,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安全考核奖惩制度及安全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其次要针对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和条件,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制定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三宝”、“四口”防护,高空作业安全要求,临边防护措施;大型机械设备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装、使用、拆除方案;制定中小型机械设备及手持电动工具使用防护措施;制定防火、防毒、防爆、防雷及职业卫生安全方案和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案,以及季节性施工作业安全措施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为安全组织管理和安全技术管理两部分,只有从安全组织管理和安全技术管理两个方面,全面具体分析其不安全因素,制定全面安全防范措施,才能真正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于安全技术交底,应当做到:①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②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③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隐含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④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⑤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⑥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要做到:准备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
3、煤矿措施的针对性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针对单位工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依据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确保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机械事故,从而为企业风险经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每项工程建设,无论建筑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方法、机械设备以及建设场地的自然条件和场界条件,均具有自身的特点。
4 、煤矿措施的经济性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也是促进安全生产,保障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机械事故,降低企业经营利润损失,因此经济上的投入是必然的。目前,施工企业经营状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如果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不考虑其经济性,盲目套用其他地区或企业的做法,措施落实起来难度就会很大。为此,在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过程中,必须从企业本身实际出发,对每项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多方面论证,制定出既满足规范、规程和标准要求,又相对经济的防范措施,争取以较少的投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以上只是我个人累积的一些小小煤矿技术措施。
3.各位大虾,请问如何才能写好煤矿措施呢,请各位赐教
措施是用来指导施工作业的。
一般分为3个板块,1:概况,就是说明你需要写这个措施的事由,最后一句一般是:特编制本措施。2:技术措施,就是一个单位工程,你将如何来做,步骤是什么,技术参数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也就是工人拿到你这个措施就知道如何去干。
这部分的内容是核心内容,要求技术人员思路非常清晰,必须要使用逻辑的思维,你要干什么事?如何才能干成这个事?用这个思路去考虑,不要漏项,那么你这个技术措施就很清楚了。3: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这个要结合相关规程的要求,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顺利,不发生意外,要充分考虑人、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在措施中体现出来。
所以,写措施我不赞成按人家的模板去写,别人的措施你可以看,看看这个事他是如何组织的,尽量自己写,写到你自己能说服你自己,要是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别人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