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乙肝预防知识的演讲稿
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一、乙肝是一种危害大的严重传染病,但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其它措施预防。二、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四、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五、推广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六、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七、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八、目前,乙肝病毒感染尚无理想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医学科技领域亦尚未攻克有些媒体广告宣传的“转阴”“根治”等难题。九、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接受医学观察和随访。乙肝患者要规范治疗、定期检查。十、乙肝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乙肝是全社会的责任。另外,在好医生网继续教育里面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李杰教授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预防》的课件,你可参考.该课件大约半小时,查看该课件需要账号,如果需要帮助,可在本站里给我留言。
查看更多39健康网名医解答/
2.如何预防传染病演讲稿
原发布者:浯河123
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演讲稿景东小学 同学们: 记得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曾说过:“权利是暂时的,金钱是子女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健康是奋斗的资本,只有健康才有一切。反过来,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学习、工作再好,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眼下正值冬季,是流行性疾病的易发季节,因为气候多变,学校人口密集,易引发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同学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希望引起全体同学高度重视。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应关注每日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不外出就餐(特别是无卫生资质的摊点)平时饮食应多吃青菜、蛋类和豆制品,少吃油腻甜食保持饮食均衡,合理营养,不挑食和偏食。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换衣,用餐前洗手,不随地吐痰,不正对人咳嗽,不共用毛巾、碗、筷等
3.怎么预防乙肝
1、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凡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围密切接触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集体生活的学生和从事饮食服务、幼儿保育、医务等重点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3、防止性传播。
4、防止生活接触传播:最好在集体聚餐实行分餐制,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等。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4.怎样预防乙肝
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如果想避免感染乙肝病毒,就可以积极接种乙肝疫苗。
家庭预防乙肝的传染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与携带者或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成正比。所以,乙肝家庭预防除了要切断乙肝传播途径外,长期有效地控制携带者或患者的病情才是最好。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来降低患者的病毒水平。“药物+控制传染途径”这一策略是我们家庭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手段。
定期消毒预防乙肝
乙肝病毒属于耐热的病毒,在31度到32度之间,乙肝病毒可以在体外生存六个月;65度可以达到一个小时;95度可以达到三分钟。所以说乙肝病毒是一个很耐热的病毒,在低温下,负20度可以存活15年,乙肝病毒在体外的生存还是比较顽强的。如果想要消毒的话就对餐具、桌子用5%的次氯酸擦洗。这样对乙肝预防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5.怎么预防乙肝
怎样预防乙肝?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们都有可能得急、慢性肝炎。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2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此外,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的辅助下才能感染人体而引起疾病。尤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0%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母婴传播: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性接触传播: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经血传播: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
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消灭乙肝关键在于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
经血传染: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在热带、副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孕妇是乙肝带原者,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新生儿。
体液传播:如医疗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引起传染。性接触的传播。与乙肝患者或带原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会造成污染而传染乙肝。
6.如何预防乙肝
预防乙型肝炎可采取两种措施。
(一)生活上的措施。乙型肝炎病毒以其病毒含量的多少做为传染指标来看,第一重要的是血液。大三阳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每毫升血中含有1,000万--几亿个成熟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极微量的血液进入皮肤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第二是月经血所含的病毒量和血液是相似的,是重要的传染源。第三个是**分泌物和**所含病毒量虽不及血液及月经多,但是在性生活中常能通过生殖黏膜破损,而感染性伙伴。在乳汁、唾液中虽然有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但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故不把它们做为主要传播原因对待。所以在生活上最主要的措施是预防血传播及性传播。
1、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
2、不到黑窝点去献血。
3、不要从事男同性恋和宿娼活动。
4、不要用不洁的注射器、穿刺针、针灸针、牙钻、内窥镜等介入性医疗仪器。
5、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
6、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被褥等,以防生活接触性感染。
(二)特异性的预防。就是用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感染。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已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新生儿期接种疫苗以0、1、6个月免疫程序。3针免疫后,可保证15年内不得乙型肝炎。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15年的追踪,可能保护时间更长,甚至终身受益。
7.如何预防乙肝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乙肝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在12亿人口中,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其中3000万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每年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病,其中约13万人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更为严重的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约有3%可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而婴儿感染后因免疫功能不健全,最易形成乙肝病毒携带者,成年后将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这将严重影响后代的健康素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和损失。
乙肝慢性患者和肝癌病人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而每年仅此医疗费用就耗资达五百亿元。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
乙肝虽然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传染病,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乙肝的知识,并认真去做,就可以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 接种乙肝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b)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使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ml,肌注)一针联合乙肝疫苗三针免疫接种。HBIG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与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但注射部位要分开,严禁将HBIG与乙肝疫苗放在同一注射器内注射。阳性的孕妇当孩子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特别重要。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8.如何预防乙肝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 1.母婴传播: 即由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2.性接触传播: 夫妻中一方带病毒时,可通过性生活传染给对方;性乱和卖淫嫖娼最易传播。 3.经血液传播: 输血、使用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拨牙、穿耳、纹身、共用牙刷或剃须刀都可能造成乙肝传播。
乙肝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共用办公用品、一起游泳、拥抱握手、共用卫生间等。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4.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5. 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6. 接种乙肝疫苗。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预防乙肝演讲稿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