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嘴口的故事
门的嘴:问
乞丐的嘴:吃
马的嘴:吗
麻的嘴:嘛
力的嘴:加
老天爷的嘴:吞
土地爷的嘴:吐
刀的嘴:召
口的嘴:回 力的嘴(加)
麻的嘴(嘛)
马的嘴(吗)
刀在口上(召) 马在口旁边(吗) 天在口下(吴) 口在天下(吞)
乞丐的嘴:吃
马的嘴:吗
麻的嘴:嘛
力的嘴:加
老天爷的嘴:吞
土地爷的嘴:吐
刀的嘴:召
门的嘴:问
乞丐的嘴:吃
马的嘴:吗
麻的嘴:嘛
力的嘴:加
老天爷的嘴:吞
土地爷的嘴:吐
刀的嘴:召
口的嘴:回 瞎子的眼睛(盲) 独眼龙的眼睛(省)
羊的眼睛(着) 手护着眼睛(看)
流水的眼睛(泪) 木头的眼睛(相)
儿童的眼睛(憧) 垂着的眼睛(睡)
青年的眼睛(晴) 烧焦的眼睛(瞧)
马的嘴:吗
麻的嘴:嘛
力的嘴:加
老天爷的嘴:吞
土地爷的嘴:吐
刀的嘴:召
乞丐的嘴:吃
2.关于‘嘴’的故事
鼻子和嘴比本领,也许你会笑道:“胡说八道。“不信吧,来,坐下。我给你讲讲发生在小刚身上鼻子和嘴的故事。
一天晚上,鼻子和嘴的主人小刚累了,写完作业,他就如入睡了。这时,鼻子和嘴就聊开了。鼻子觉得自己本领大,对嘴说:“你看看我,不仅可以呼吸,还可以闻气味。我的本领多的呀!”嘴听了不服气,它觉得自己的本领比鼻子大,对鼻子说:“我不仅可以嚼东西,还有语言表达功能,我的本领比你的大。”它俩你一言,我一语,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眼睛站了出来,让它俩和解,可是它俩谁也不听眼睛的话,眼睛提出了一个要求,让鼻子和嘴调换位置,看看谁的本领大。第二天,小刚既不会呼吸了,也不会进食了,可难受了。到了晚上,小明睡觉了。眼睛又来到嘴和鼻子的身旁,说:“这种情景你们也看到了,我的小主人不能呼吸了,也不能进食了。”鼻子和嘴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互相道歉后,又回到各自的位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要团结合作,和睦相处。
3.有关嘴的典故
买猪千口
从前,有个县官写字很潦草。这天他要请客,便写了一张字条叫差役买猪舌。谁知“舌”字写得太长,分得太开,差役误以为叫他买猪“千口”。这可忙坏了那位差役,跑遍了城里,又到四乡去购买,好容易买到五百口猪。他一想交不了差,便向老爷求情,希望少买五百口。县官生气地说:“我叫你买猪舌,准叫你买猪千口呢?”差役听了,应声道:“还好还好!不过以后请老爷注意,若要买肉,千万写得短些,不要写成买‘内人’。”
口蜜腹剑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
官却不正正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
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
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
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
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
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地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口有蜜、腹有剑”。
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唐朝还有一个做中书侍郎的李义府,平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
不管和谁说话,总一定先自己咧开嘴笑,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其实地的心地既刻
薄,又奸诈,常使用阴险的计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
裹说他“笑中有刀”。
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也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
害。所以“口蜜腹剑”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
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
些坏主意计算人,谋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