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政府意见的公文格式
意见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题、结尾组成。 开头,概括性说明制定意见的缘由,目的或依据。常用“现提出如下意见”作为承启语转入意见的主体部分。 主体,主体部分解决“如何认识”和“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结构安排上应先写原则性指导意见,后写具体性指导意见;先写理论性认识,后写解决办法。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意见,可以用序号或小标题形式排列,以使结构更清晰明朗。 结尾,上报的意见,结尾可提出请求批转的要求,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单位)执行。”下发的意见一般要求下级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有的还可以提出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要求。
意见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意见是就贯彻执行上级精神提出带有宣传、引导、说明、阐释意义的指导性文件,语气要相对缓和,不应使用命令行的强制口气。 旅客意见
2.意见中较多地使用说理的表达方式,但说理要求简明,不应用写论文或宣传材料的手法做全面论述。 3.意见大多是就现实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因此,意见的写作要注意选题,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
公文意见模板
关于XXXXXXX的意见
XXXXXX:
为了XXXXXXXX, 按照XXXXXX, 让XXXXXXX,现提出如下意见:
1.
2.
3.
4.
5.
。 。。 。。
二〇〇X年X月X日
2.简述公文书面格式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党政机关之间的四种关系
◆什么是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公务的重要工具。
◆怎样理解公文的基本含义: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4.公文是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公文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具有法定地位的机关或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公务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体现自身意志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形成的必要条件。◆比较文书、文件、公文三个概念的异同:1.“文书”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
还可以指一种职业、一种职务名称。2.“文件”从广义上说同文书一样,但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
3.“公文”特指各机关单位为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公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
4.公文有规范的格式。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机关公文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领导与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
3.传递信息作用。4.公务联系作用。
5.凭据记载使用。◆为什么要给公文分类:由于公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极其纷繁复杂的,为了保证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有秩序、高效率的进行,就必须从分析和研究机关公文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入手,对机关在日常工作活动中所使用的公文进行科学的分类。
◆常见的公文分类方法有哪些:1.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2.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4.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与规章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
5.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公文的名称是怎样确定的:一份公文的名称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它是根据发文机关的权限、发文机关和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文的具体目的和要求而确定的。
◆我国现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常用种类有哪些:1.规定公文文种为12类13种:(1)命令(令)、(2)议案、(3)决定、(4)指示、(5)公告、通告、(6)通知、(7)通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函、(12)会议纪要。(1993年11月21日)2.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14种:(1)决议、(2)决定、(3)指示、(4)意见、(5)通知、(6)通报、(7)公报、(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条例、(12)规定、(13)函、(14)会议纪要。
(1996年5月3日)◆什么是公文写作:是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公文写作的组织可分哪几种形式:1.由一人准备、选取材料并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
2.由多人共同讨论、构思和准备材料,最后由一人执笔起草。3.由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稿贯穿成文。
◆公文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1.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2.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公文写作有哪些特点: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规律。
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与逻辑。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
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公文写作的步骤是什么:1.明确发文主旨。
2.收集有关材料。3.拟出写作提纲。
4.认真起草正文。5.反复检查修改。
◆公文的修改要抓住哪些主要问题:1.关于主题的修改。2.关于观点的修改。
3.关于材料的修改。4.关于结构的修改。
5.关于语言的修改。◆简述公文写作人员加强素养修养的重要性:公文写作是各级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
公文写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也是领导机关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的直接反映。◆简述公文写作人员加强素养修养的内容:1.政治素质好。
2.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3.熟悉业务和机关工作情况。
4.有较宽的知识面。5.有较好的文字功底。
◆简述公文写作人员加强素养修养的途径:1.完善自我,勇于创新。2.博览群书,增长知识。
3.深入实践,勤学苦练。◆什么是公文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
◆为什么公文要有一定的体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正确性与有效性,提高事效率并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方便。◆什么是公文文体:是指在公文写作中运用语言陈述事情、说明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特点,即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
◆公文文体在表达方式有哪些特点:表达方式是指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它是辨别文章体裁的。
3.行政公文,机关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写作格式是怎样的
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十条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五章 发文办理
第六章 收文办理
第七章 公文归档
第八章 公文管理
第九章 附则
4.公文写作格式怎么写
上行文亦即向**报送的请示或报告。其文头在眉首区要留出供**领导批示签署意见的空白区,因此眉首区比一般公文为大。这种格式要求在一般公文格式的眉首区整体往下移55mm,以保证发文机关名称与版心上边沿距离80mm。 由于上行文要由行文机关负责人签名,签名位置与发文字号在同一水平线上,为此发文机关的字号就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应左移至版心左边缘空一个字位置标识。负责人及其签名在版心右边缘空一个字位置标识。签发人姓名应用3#楷体。签发人与签发人姓名之间用冒号分隔。如上行文或下行文中有几个单位联合行文,则其格式与上、下行文格式相同,同是在发文机关名称栏应把多个机关名称顺序列上,后加文件二字,居中摆放。如联合行文单位过多,则要注意保证第一页有正文,如保证不了就只好缩小发文机关名称的字号。在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应列在第一位。单位领导人签名在联合行文时与机关名称排列一致。这时红色反线下移。 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其发文字号只有一个,也就是主办单位的发文字号。 下行文联合行文不需标识签发人和签发人姓名,因此其发文字号应列在中间。
平行文、下行文保证发文机关名称与版心上边沿距离25mm±1mm。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党政机关公文意见格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