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状物散文怎么写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道理:状物的散文目的决不是为写物而写物,其归宿在人文性上,就是说,这类散文写物是手段,“写人”才是目的。所谓写人,不是写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写一种人品,是作者用来教育他人,希望人们具有这些品质,或以此批评与这些品质相反的品性,或以这些品质自况、自勉。因而,作者在写这类散文时,他所写的物特点不是只要是某物的特点就一点一点全写出来,而是精心选择,选取那些物的特点中可以与某些“人品”相通的特点来写,这就是寄托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这类文章中心所在,这就是作者的匠心。我们据此就可以得出一个“公式”:“物性=人品”。找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找到了解读状物散文的钥匙。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个“公式”去解题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类散文出题的考点: 1 、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2 、文中所描写的对象有何特点; 3 、理清文章的思路; 4 、总结文章的中心。5、明确文章的写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物性=人品”的公式。
总之,阅读与鉴赏的所有答案都离不开原作,这是一个原则。状物的散文,有必须抓住物的特性,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2.状物类作文怎么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一眨眼的工夫,我在初中的校园里已生活了三个多月。在这段时光里,我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同学,熟悉了美丽的校园,适应了老师讲课的方式。
这三个月来,要说哪节课使我上的印象最深刻,那我认为——这节课,我最喜欢。 那是星期五上午最后一节课,我和同学们在教学楼下排好队,怀着好奇的心情朝音乐教室走去,这是我们开学以来的第一堂音乐课,同学们难免激动和兴奋----- 这时,只听见悠扬的琴声从一间屋子里传出,没错!这里就是。
同学们推门而进,教室里每个角落都洒满了阳光,中间摆放着整齐的座椅,前方是一个电视机,旁边有一架端庄大方的黑色钢琴,墙的周围贴满了各种乐器的图画,整个教室充满了音乐的浓厚气息。 同学们坐到了位子上,只看见音乐老师用琶音弹出了上课铃,顿时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目光。
“好了,同学们,这是我们升入初中以来第一堂音乐课--------。”老师用无比形象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定律等等。
“翻开课本第4页,闭上眼睛,我们来欣赏一首歌-------” 每个同学都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等待着音乐的开始-----童声的合唱飘进了我的双耳,那优美的音调,甜美的声音,这不就是“七子之歌”吗?我简直陶醉在其中,一些画面顿时展现在我的眼前---“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那轻柔的歌声顿时变得雄壮有力,甚至还听到了一些气愤与渴望------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我国那一段屈辱的历史,那火烧圆明园的悲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王小二血洒山头的悲歌,狼牙山五壮士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音乐声缓缓地放慢了速度,我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呐喊欢呼,我看到了97、99年香港、澳门回归时人们激动地泪流满面-----。 一曲终了,我慢慢睁开眼睛,我感到自己心潮澎湃,老师接着为我们讲了这首歌的背景,词作者闻一多那爱国的精神与情怀,无时不让我振奋和激动。
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不禁感叹时间过的是那么的快。虽然在以前上过许多爱国教育之类的课,但永远不会象今天这节音乐课那样,所体会到的更加深刻。
一个音符的表示,有时远远比一段文字表达的更强烈。这就是我喜欢音乐的原因。
我爱所有的课程,我爱音乐课。几节课下来。
同学们早以累得头昏脑涨,一个个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直到上课铃响起大家才懒懒散散地拿出课本。“哎——”“啊——”之声不绝于耳。
语文老师挟着几张貌似试卷的东西走进教室,习惯性地向全班同学扫视了一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师生互相问好后,老师神秘兮兮地说:“我们这节课有些特别,要进行一次语文知识竞赛。”
听老师这么一说,大家的倦意立刻被赶走了,纷纷议论起来:“神秘语文知识竞赛啊?”“听起来好像不错!”“答对会有奖励吗?”“貌似很难的样子。”…… 老师不紧不慢地说:“这次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一题扣一分下课后得分最高的小组可免本周周末作业……” “耶!老师万岁!”“老师,我爱你!”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欢呼声不断。
“大家静一静,首先是判断题。在我读完题目后方可抢答。
第一题: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对吗?” “不对”老师花音刚落,我们组的小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出答案,着实让我们钦佩不已。但现实是残酷的,小王回答错误,我们组被残忍地扣去一分。
接下来的几道题,都挺有难度的,我们大多吃不大准。怎么办呢?与其被别的小组抢得机会,不如冒险一搏。
我灵机一动,拿出一枚硬币“占卜”起来,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好多题目都被我给蒙对了…… 之后,我们有进行了成语的练习。这关相对来说还会是比较简单的,但分数的差距却在此关逐渐拉开。
最后是对语文课内知识的考验,也就是老师给出课文中出现的主人公,让我们来猜课文的标题。小杨的记忆力实在惊人,几年前学过的课文仍记忆犹新,于是这关的分数几乎被她扫荡光了。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课我们组的分数和第四组不分上下,于是老师有出了一道附加题:“太白遗风”这句话用于那种行业? 这道题目可把大家给难住了,足足几分钟的沉默,谁也不敢回答,毕竟这道题决定成败,谁都没有把握。 “学校”终于,第四组的小杜打破了沉寂。
“你——确定吗”“确!定!”……“那么,我们就恭喜第………………三组同学。很遗憾,小杜,虽然你的勇气老师很欣赏,但正确答案应该是酒楼。”
…… 虽然这节课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我仍记忆犹新。因为在这紧张又激烈的竞赛中,我们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增长了见识。
这堂课,我真喜欢。
3.状物散文的状物的题材怎样写状物类散文
解读状物类散文方法:
散文从表达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等,其中最难理解的是写景状物类散文。而所谓状物,简单地说,就是描绘事物;具体地说,就是将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形象地描绘出来。《莫高窟》一文就属状物类文章。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这类文章,学生不是特别感兴趣,理解上也有些困难,尤其是文章主旨的把握成了学生阅读道路中的绊脚石,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散文的主旨呢?现就结合《莫高窟》一文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 状物 ” 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的写作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如《莫高窟》一文中,全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介绍的,而壁画一段也是如此。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
2 、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如《莫高窟》一课中,作者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旨在突出了莫高窟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样,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的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学生也能很形象地感受得到。
3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例如《莫高窟》一课就描写了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等不同方面的特点,我们可按这些不同的特点给文章分段。这类文章还经常采用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4、抓住客体特征,剖析作者情感
所谓客体,就是作者在文中所写之景或所状之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体。自然界的山水日月、云雨风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名胜古迹都是作者青睐的对象。但作者无论是从何物、何景入笔,所表现的都是诗人主观的感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征,有的苍劲挺拔,有的娇弱无力;有的生机盎然,有的萧条衰败;有的开阔明朗,有的狭小阴冷;有的令人心旷神怡,有的令人凄神寒骨。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爱还是恨,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
5、品析关键语句,提炼主题思想
写景状物散文除了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外,往往还通过议论、抒情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或思想,显示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态度。这些句子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有的是对所描写景物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爆发。这样的句子,学生要边阅读边划出来,语段阅读完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如《莫高窟》一文中,对飞天的那段描述,语言形象优美,句式整齐灵动。
4.写状物类作文可以写什么
写景状物作文如何写成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 析象征意义【要 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散文的“情理”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阅读鉴赏的步骤】 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3)抓首尾段 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品格 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3)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理清思路和结构】 (1)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2)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赏析艺术手法】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咏物散文---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象征【总结】 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 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 志的凭借与依据。
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依附。因此,对所托之物形象的理解和 把握是托物言志散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5.状物散文怎么写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道理:状物的散文目的决不是为写物而写物,其归宿在人文性上,就是说,这类散文写物是手段,“写人”才是目的。
所谓写人,不是写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写一种人品,是作者用来教育他人,希望人们具有这些品质,或以此批评与这些品质相反的品性,或以这些品质自况、自勉。因而,作者在写这类散文时,他所写的物特点不是只要是某物的特点就一点一点全写出来,而是精心选择,选取那些物的特点中可以与某些“人品”相通的特点来写,这就是寄托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这类文章中心所在,这就是作者的匠心。
我们据此就可以得出一个“公式”:“物性=人品”。找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找到了解读状物散文的钥匙。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个“公式”去解题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类散文出题的考点: 1 、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2 、文中所描写的对象有何特点; 3 、理清文章的思路; 4 、总结文章的中心。5、明确文章的写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物性=人品”的公式。 总之,阅读与鉴赏的所有答案都离不开原作,这是一个原则。
状物的散文,有必须抓住物的特性,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6.写状物的散文
狠美的一篇文给你
一朵早醒的桃花
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我想念一朵小花。
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那时末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离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是写状物的吧,希望能帮到你呦~~~~
7.写状物类作文可以写什么
写景状物作文如何写成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 析象征意义【要 素】 1、景物:景物的特点 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 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散文的“情理”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阅读鉴赏的步骤】 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3)抓首尾段 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 (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品格 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 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3)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理清思路和结构】 (1)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2)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赏析艺术手法】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2)咏物散文---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象征【总结】 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写景状物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 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 志的凭借与依据。
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依附。因此,对所托之物形象的理解和 把握是托物言志散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8.状物作文怎么写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情感。
写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习作状物作文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状物作文呢?
一、仔细观察,了解物体的外部特征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好状物作文,就必须留心观察。对于动物,我们不但要观察其外表,如大小、形状、颜色等,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其静态和运动时的神情和姿态,了解其生活习性。对于植物,我们不仅要对其根、茎、叶、花等部分进行观察,还要懂得植物生命的周期性,了解其色彩、形状、大小等随四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对于静物,我们不仅要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还要了解其构造、用途等。总之,观察是状物的第一步,只有仔细观察,作文时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物体的形象。
二、选取描写的具体内容,有序写作
状物作文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才能让人读了以后,觉得层次清楚,对所描写的内容才能清楚地了解。由于描写的物体不同,因而写作顺序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写动物,往往按照先写其外表,后写其习性的顺序写作。写其外形时,可以按从头到尾、从体到肢的顺序有详有略地描述。写植物,可以按照根、茎、叶、花、果的顺序一步步观察描写。写静物,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来描写。
当然,状物作文的描写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时间顺序写,按生长规律写,按由远及近或从外到内等不同方位顺序写。因此,我们在作文时要灵活运用。
三、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
好的状物作文,应力求所写物体形象逼真,让人喜爱、如见其物之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描绘。
“描虎不能像猫,画叶不能像花”。由于物体的类型不同,形态、习性各异,我们在描摹物体时,只有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加以刻画,才能把物写真、写活。如松柏苍劲挺拔,柳树柔软多姿,小鸟雀跃在枝头歌唱,高粱笑红着脸在微风中招展……不同的物,各有特征。
四、融入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一篇好的状物作文,不应只是为写物而写物,而应当通过对物的描述,表达其人格化的精神品质。在状物的同时,如果能“水到渠成”而又巧妙地表达出作者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怀,对作文就能起到“托物言志”、画龙点睛的作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这是对状物作文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优秀的状物作文不仅能表达作者对物的外形之爱,而且能由表及里地表达出作者对物的实质之爱,让人读后从中受到感悟,得到教益。
希望有帮助!
9.怎样写状物散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道理:状物的散文目的决不是为写物而写物,其归宿在人文性上,就是说,这类散文写物是手段,“写人”才是目的。
所谓写人,不是写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写一种人品,是作者用来教育他人,希望人们具有这些品质,或以此批评与这些品质相反的品性,或以这些品质自况、自勉。因而,作者在写这类散文时,他所写的物特点不是只要是某物的特点就一点一点全写出来,而是精心选择,选取那些物的特点中可以与某些“人品”相通的特点来写,这就是寄托点,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这类文章中心所在,这就是作者的匠心。
我们据此就可以得出一个“公式”:“物性=人品”。找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找到了解读状物散文的钥匙。
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这个“公式”去解题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类散文出题的考点: 1 、理解文中的词句含义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2 、文中所描写的对象有何特点; 3 、理清文章的思路; 4 、总结文章的中心。5、明确文章的写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物性=人品”的公式。 总之,阅读与鉴赏的所有答案都离不开原作,这是一个原则。
状物的散文,有必须抓住物的特性,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状物类散文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