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率‘的拼音怎么写
有两个
率shuài
1.带领:~领。统~。~队。~先(带头)。~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2.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草~。~尔。~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3.爽直坦白:直~。坦~。
4.大概,大略:~常。大~。
5.遵循:~教。~礼。
6.模范,楷模:表~。
7.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
8.姓。
率lǜ
1.比值,两数之比:效~。税~。概~。圆周~。出勤~。增长~。
2.率的拼音怎么写
读作:shuài
率部首:玄部
释义:
1、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2、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3、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4、大概,大略:率常。大率。
5、遵循:率教。率礼。
6、模范,楷模:表率。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率循[lǜ xún]
遵循;依循。
2、俚率[lǐ lǜ]
粗俗直率。
3、糙率[cāo lǜ]
又称粗糙系数。
4、率民[lǜ mín]
引导百姓。
5、率陋[lǜ lòu]
简陋。
3.率字有什么读音
多音字,分别是 lǜ shuài
释义:
[ lǜ ]
比值,两数之比:增长~。
[ shuài ]
1.带领:~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2.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3.爽直坦白:坦~。
4.大概,大略:大~。
5.遵循:~礼。
6.模范,楷模:表~。
7.漂亮,俏皮(亦作“帅”):这字写得~。
8.姓。
词组:
拼音:lǜ
1.频率[pín lǜ]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1赫兹=1次/秒)。例如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20-20000之间。
2.效率[xiào lǜ]
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3.概率[gài lǜ]
表示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很自然地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0,而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
4.汇率[huì lǜ]
某国货币对外汇的比价。
5.几率[jī lǜ]
概率
拼音shuài
1.统率[tǒng shuài]
率领;指挥。
2.率领[shuài lǐng]
带领
3.坦率[tǎn shuài]
直率
4.轻率[qīng shuài]
随随便便,言行不慎重,不认真。
5.率性[shuài xìng]
顺着本性,索性。
4.率的拼音是什么
拼音:shuài,lǜ部首:玄,四角码:00403,仓颉:yioj86五笔:yxif,98五笔:yxif,郑码:SVZE统一码:7387,总笔画数:11,笔顺:41554413412释义:[ lǜ ]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
如出勤率是某一单位或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出勤日数和规定应出勤日数的比值。[ shuài ]1、带领:率队前往。
2、轻易;不慎重:草率。轻率。
3、直爽坦白:率真。直率。
4、大概:大率如此。5、顺着;沿着:率由旧章。
扩展资料一、率的笔画二、率组词猿统率、率领、效率、概率、坦率、轻率、率性、率直、率然、几率、表率、粗率、汇率、税率、直率、心率、斜率、大率、比率、速率、相率、扁率、真率,部分词语解释:1、频率:[pín lǜ] 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或振荡的次数或周数。常用单位是赫兹。
1赫兹等于1次/秒或1周/秒。2、效率:[xiào lǜ] 一种机械或装置在工作时输出的有用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
3、概率:[gài lǜ] 旧称或然率、几率。在自然和 社会现象中,有这样一类事件,它在相同条件下由于偶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 叫做随机事件。
就随机事件的个别情况看,它是没有规律的,但通过大量实践后,就其整体来看却呈现 出。4、几率:[jī lǜ] 概率的旧称。
5、汇率:[huì lǜ] 也叫汇价、外汇行市。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兑换率。
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即1单位或100单位外币合多少本国货币;间接标价,即1单位本国货币合多少外币。
5.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