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管圈主题三查七对标准化怎么写
品管圈活动内容 (1)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
品管圈 (2)选出圈长。 (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
(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 (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 (1)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交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 (2)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
(3)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 (4)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5)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 (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
(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 目标设定 (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
(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 (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
(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现状调查数据收集 (1)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
(2)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 (3)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
(4)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 (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
数据收集整理 (1)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 (2)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
(3)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 (4)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
原因分析 (1)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 (2)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
(3)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 (4)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
(5)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 (6)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
对策制定及审批 (1)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 (2)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
(3)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 (4)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
(5)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 (6)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
(7)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 对策实施及检讨 (1)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
(2)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3)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
效果确认 (1)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 (2)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护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
(3)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 (4)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
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 (5)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
(6)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 标准化 (1)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
(2)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 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 (1)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
(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 (3)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
(4)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 (5)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
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
2.花圈挽联称呼怎么写
1 )、挽联一般都是左侧一条写词,右侧一条写XX敬挽,等等。没有在挽联下方落款的。如:左 悼念XX千古;右 友XX敬挽。
2 )、千古一词,一般用于对社会有功绩的人。普通挽联上款下面应写上;男的、灵佑、女的、仙逝等词。下款还要写上挽、敬挽、拜挽、泣挽、顿首拜挽等
3 )、1.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去世者所写的对联(可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 格式:要求上联与下联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2.面朝门立 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上联常用\"悼念XX\",下联常用\"XX敬挽\"。
3.范例: (上)称呼XXX先生千古 (下)辈分XXX、XXX敬挽
3.转圈的圈怎么写
转圈的圈笔画数:11,部首:囗,笔顺编号:25431134551。
圈
quān
(1)(~儿)圈子:铁~儿。包围~。画一个~儿。桌子周围挤着一~人。跑了三个~儿。
(2)圈子:~内。~外。
(3)在四周加上限制(多指地方);围:~地。用篱笆把菜地~起来。
(4)画圈做记号:~选。把这个错字~了。
插圈弄套
【拼音】:chā quān nòng tào
【解释】:比喻耍阴谋陷害人。
【出处】:刘绍棠《狼烟》二十二:“糟老头子齐柏年,黄口小儿俞菖蒲,花言巧语,插圈弄套,哄骗我跟他们合伙打日本,我才不中他们的借刀杀人之计。”
4.标准化里面的信息技术标准怎么写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对信息技术标准工作三点要求:一是要紧紧围绕信息产业变大变强的中心任务,突出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战略重点,服务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逐步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二是要紧紧围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特别是绿色化、融合化、技术进步越来越快等特点,动态调整、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标准化体系;三是要通过规范标准制修订程序,引导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切实提升信息技术标准的质量。
5.圈的笔顺怎么写
圈的笔顺是竖、横折、点、撇、横、横、撇、捺、2113横折钩、竖弯钩、横。
一、读5261音
圈4102的读音有juàn,quān,juān
二、释义
1、读音[ quān ]的释义:
1)环形,环形的东西。
2)周,周遭。
3)范围。
2、读音[ juàn ]的释义:
养家畜的1653棚栏。
3、读音[ juān ]的释义:
关闭。
扩展资料
圈的词组
1、圆圈[yuán quān]
圆形的圈。
2、线圈[xiàn quān]
用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绕制成的圈状物专或筒状物,广泛应用在电机、电器上。
3、圈养[juàn yǎng]
关在圈里饲养。
4、起圈[qǐ juàn]
把猪圈、羊圈、牛栏等里面的粪便和所垫的属草、土弄出来,用作肥料。有的地区叫清栏或出圈。
5、畜圈[chù juàn]
饲养和圈放牲口的棚或栏。也叫畜舍。
6.以“圈”为话题写议论文怎么写
首先找到要立论的“圈”,比如范文里有“嚼舌根的圈子”;在来就是围绕这个圈子它的现象,写下你的论题,由此展开论述
当然,可以不从这个角度,可以联系到圈,可以是限制的,可以是有帮助的,也可以穿插这些,然后老规矩三段论最常用。
“圈”的精神——包容
无论年幼的稚童还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我们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地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圈里。在圈里,我们成长并快乐地生活、感受温暖、安全和成功。如此重要的圈缘何形成?答案是简单的两个字:包容。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圈的精神便是包容。
圈能包容一个人的长处与不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有着许多优、缺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哪怕是由最优秀群体组成的圈,亦要包容每一个优秀者身上的不足。倘若为了变成最优秀的圈,不惜将所有有缺点的个人“驱逐”,那么这个圈最终只能空空如也。
圈亦能包容不同人的不同特色。西方人说,上帝在造完每个人后便将模子打破,因而世上绝对不存在两个相同的人。一个年轻的圈子里,有喜静的温柔姑娘,有洒脱的豪放女侠,有稳重的成熟男生,又有好玩淘气男孩,这样才显得生气勃勃。一个排除异己,性格单一的圈子又怎么能有特色并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快乐?
因而,我们知道,是包容造就了一个优秀的圈。包容了每个身上有特点的人,圈才称为圈。有了“人场”;包容了不同人的不同特色,圈才有了活力,有了“气场”。这“人场”与“气场”,使这个圈拥有无限的魅力,不仅使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力量,见识到不同所带来的快乐与美丽生活,更能感染周围的人,使他们不自觉地想要加入其中。因为包容,圈使人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圈”的“创始人”。不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圈。每一天接触的人,体验的事都是圈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因而,为了更快乐地生活,我们需努力使自己的小圈拥有迷人的魅力,而这途径便是学习借鉴“大圈”的精神——包容。包容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不同人,哪怕他们有不令自己很满意的地方。
朋友,无论“大圈”与“小圈”,其精神都在包容,让我们怀着包容,快乐地生活在“大圈”与“小圈”中吧。
这些都是别人的例文,你看下他们的立论就是有两个方面的,但他们格式上还不是特别理想,你自己多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