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ise中怎么分配管脚
老六-fpga
首先要写UCF文件。在ucf文件编辑一般格式:NET “端口” LOC = 引脚编号|标准电压。引脚编号看技术手册即可(对应你用的板子的技术手册)。标准电压的话在板子的电路图中可以找到,就是bankX相对应的电压(一般在电路图的最后一页),希望你能采纳。
userwjp-263927
LS说的约束文件的确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管理起来也很容易。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用程序的方式来分配,当然也是可以的。(其实我个人更加推荐约束文件的方式。)
现在的ISE里有一个叫做PlanAhead的工具,可以通过GUI的方式来分配管脚。
2.FPGA的引脚如何配置
一一回答,从简单到复杂。
首先说IO standard:这个是用于支持对应不同的电平标准。FPGA IO口的电压由IO bank上的VCC引入。一个bank上引入3.3V TTL电平,那么此时整个bank上输出3.3V的TTL电平。设置这个第一是为了和current strength一起计算功率。第二个是用于在IO口上加载正确的上拉/下拉电阻。只要你设置完成,Quartus会按照你的电平标准自动布线。
第二是IO Bank:你在quartus pin planner 的top view下右键然后点击 show IO banks,这个时候就会看到FPGA的管脚被几种颜色划分开了。一种颜色下的IO口代表一组bank。你在吧管脚的location约束完成以后。IO Bank会自动填充完毕的。
第三是Group:Group就是你所输出的信号的名字啦。比如你有一组信号叫cnt。你对cnt的某一根赋值,那么。。这里的Group会自动填充为cnt 。
第四是Reserved:这个是对管脚内部的IO逻辑进行约束的,你在下面可以看到一些值。介绍几个吧。bidrectional:双向,tri-state:三态等等。这个约束的是FPGA在IO端的输入输出区域的逻辑。比如你选择tri-state。那么这个时候,在你IO口前部的IO区,quartus会自动给你生成一个三态门。
第五个是Vref Group:这个Group是bank内部的细分区域,因为一个bank可能多达60个脚。为了快速定位,你可以利用这个vref group来找到某个管脚。(这个是非修改属性)无法修改。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另外,跨越IO bank的信号没有问题。只是注意跨bank的电平是否一致即可。对于跨IO bank的延迟对于FPGA而言没有多少延迟。
管脚分配呢,你可以看一下quartus里面pin planner内部那张 top view对于每个管脚的说明。大多数管脚是可以当做普通IO使用的。只是有些特殊要求的时候。只可以使用对应的IO,比如差分输入,高时钟输入等等。这个是要参照对应器件的IO 手册来决定的。而且对应的设计大多数的器件生产商都会给出参考设计。里面包括了IO的设计,pcb的设计以及内部程序端口的约束。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如何实现gpio口模式的配置
一、STM32的输入输出管脚有下面8种(4输入 2输出 2复用输出)可能的配置: ① 浮空输入_IN_FLOATING ② 带上拉输入_IPU ③ 带下拉输入_IPD ④ 模拟输入_AIN ⑤ 开漏输出_OUT_OD ⑥ 推挽输出_OUT_PP ⑦ 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_AF_PP ⑧ 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_AF_OD 1.1 I/O口的输出模式下,有3种输出速度可选(2MHz、10MHz和50MHz),这个速度是指I/O口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而不是输出信号的速度,输出信号的速度与程序有关(芯片内部在I/O口 的输出部分安排了多个响应速度不同的输出驱动电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驱动电路)。
通过选择速度来选择不同的输出驱动模块,达到最佳的噪声控制和降低功耗的目的。高频的驱动电路,噪声也高,当不需要高的输出频率时,请选用低频驱动电路,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系统的EMI性能。
当然如果要输出较高频率的信号,但却选用了较低频率的驱动模块,很可能会得到失真的输出信号。 输出速度又称输出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可理解为:输出驱动电路的带宽,即一个驱动电路可以不失真地通过信号的最大频率。
如果一个信号的频率超过了驱动电路的响应速度,就有可能信号失真。如果信号频率为10MHz,而你配置了2MHz的带宽,则10MHz的方波很可能就变成了正弦波。
就好比是公路的设计时速,汽车速度低于设计时速时,可以平稳地运行,如果超过设计时速就会颠簸,甚至翻车。 关键是: GPIO的引脚速度跟应用相匹配,速度配置越高,噪声越大,功耗越大。
带宽速度高的驱动器耗电大、噪声也大,带宽低的驱动器耗电小、噪声也小。使用合适的驱动器可以降低功耗和噪声。
GPIO的引脚速度跟应用匹配(推荐10倍以上)。比如: 1.1.1 对于串口,假如最大波特率只需115.2k,那么用2M的GPIO的引脚速度就够了,既省电也噪声小。
1.1.2 对于I2C接口,假如使用400k波特率,若想把余量留大些,那么用2M的GPIO的引脚速度或许不够,这时可以选用10M的GPIO引脚速度。 1.1.3 对于SPI接口,假如使用18M或9M波特率,用10M的GPIO的引脚速度显然不够了,需要选用50M的GPIO的引脚速度。
1.2 GPIO口设为输入时,输出驱动电路与端口是断开,所以输出速度配置无意义。 1.3 在复位期间和刚复位后,复用功能未开启,I/O端口被配置成浮空输入模式。
1.4 所有端口都有外部中断能力。为了使用外部中断线,端口必须配置成输入模式。
1.5 GPIO口的配置具有上锁功能,当配置好GPIO口后,可以通过程序锁住配置组合,直到下次芯片复位才能解锁。二、GPIO的翻转速度指:输入/输出寄存器的0 ,1 值反映到外部引脚(APB2上)高低电平的速度.手册上指出GPIO最大翻转速度可达18MHz。
通过简单的程序测试,用示波器观察到的翻转时间是综合的时间,包括取指令的时间、指令执行的时间、指令执行后信号传递到寄存器的时间(这其中可能经过很多环节,比如AHB、APB、总线仲裁等),最后才是信号从寄存器传输到引脚所经历的时间。如有上拉电阻,其阻值越大,RC延时越大,即逻辑电平转换的速度越慢,功耗越大。
三、在STM32中如何配置片内外设使用的IO端口 首先,一个外设经过 ①配置输入的时钟和 ②初始化后即被激活(开启);③如果使用该外设的输入输出管脚,则需要配置相应的GPIO端口(否则该外设对应的输入输出管脚可以做普通GPIO管脚使用);④再对外设进行详细配置。 对应到外设的输入输出功能有下述三种情况: ① 外设对应的管脚为输出:需要根据外围电路的配置选择对应的管脚为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或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
② 外设对应的管脚为输入:则根据外围电路的配置可以选择浮空输入、带上拉输入或带下拉输入。 ③ ADC对应的管脚:配置管脚为模拟输入。
如果把端口配置成复用输出功能,则引脚和输出寄存器断开,并和片上外设的输出信号连接。将管脚配置成复用输出功能后,如果外设没有被激活,那么它的输出将不确定。
四、通用IO端口(GPIO)初始化 4.1 GPIO初始化 41.1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B | C, ENABLE):使能APB2总线外设时钟; 41.2 RCC_ APB2PeriphResetCmd (RCC_APB2Periph_GPIOA | B | C, DISABLE):释放GPIO复位。 4.2 置各个PIN端口(模拟输入_AIN、输入浮空_IN_FLOATING、输入上拉_IPU、输入下拉_IPD、开漏输出_OUT_OD、推挽式输出_OUT_PP、推挽式复用输出_AF_PP、开漏复用输出_AF_OD)。
4.3GPIO初始化完成。五、的GPIO操作函数uint8_t 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_TypeDef* GPIOx, uint16_t GPIO_Pin);//读GPIO某一位的输入uint16_t GPIO_ReadInputData(GPIO_TypeDef* GPIOx);//读GPIO的输入uint8_t GPIO_ReadOutputDataBit(GPIO_TypeDef* GPIOx, uint16_t GPIO_Pin);//读GPIO某一位的输出uint16_t GPIO_ReadOutputData(GPIO_TypeDef* GPIOx);//读GPIO的输出void GPIO_SetBits(GPIO_TypeDef* GPIOx, uint16_t GPIO_Pin);//将GPIO的某个位置位void GPIO_ResetBits(GPIO_TypeDef* GPIOx, uint16_t GPIO_Pin);//将GPIO的某个位复位v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