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观呼市博物馆作文怎么写
今天,我们民族路小学三至六年级校级三好生,怀着激动的心情,乘坐大巴车,去呼和浩特市乌兰夫纪念馆和博物馆参观。
坐了近三个小时的车,我的头有些发胀,终于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头脑顿时清醒了。
我们先去了乌兰夫纪念馆。馆前立着一尊铜像,铜像高4.4米,重4吨,正是老革命家乌兰夫同志的铜像。乌老铜像着呢子大衣,戴宽边眼镜,手持手杖,他神情坚定,目光充满自信,正在守望和关注着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半个世纪的土地。铜像台基上方一面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台基前方立着少先队员们敬献的花圈,台基周围环绕着苍松翠柏,一片肃穆景象。站在铜像下,我们禁不住肃然起敬,对乌老立下誓言: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天天向上,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进入馆内,共有八个展厅,按照史实顺序分为“少年斗志投身革命”、“赴汤蹈火再展红旗”、“武装民众奋起抗战”、“团结建设振兴边疆”、“为国操劳鞠躬尽瘁”六大部分。听着解说员的介绍,看着乌老的生平简介和乌老生前的物品、历史照片、绘画和文献资料等,我似乎也被带到那个战火纷飞、戎马生涯的年代,眼前的乌老在我心中逐渐丰满起来。整个陈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乌老光辉战斗的一生。乌老这种生活简朴、胸怀坦荡、立场坚定、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深深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出了纪念馆,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博物馆展厅包括远古生态环境、地质矿产资源、近代民族民俗等七个基本陈列厅和六个以音乐、美术、衣冠等内容为主的专题陈列厅。
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的是“远古世界”这一展厅,这里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这里有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前到六千五百万年前中生代时期的恐龙化石,如鸭嘴龙、原角龙等化石骨架和剑龙、恐龙蛋、恐龙胚胎、恐龙足迹等化石;有距今六千五百万年至一万年前新生代时期的动物化石,如巨型猛犸象等。我还亲眼看到了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在这个展厅里,我知道了非常多的恐龙知识,我太高兴了。
天色渐晚,在大队辅导员的召唤下,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博物馆。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无穷的回味……
[老师评语]全文按照行走路线,从外到内,从前到后,分别描述了呼市之行的两大参观点:乌兰夫纪念馆和博物馆。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特别是小作者用深情的笔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乌兰夫同志的铜像,表达了小作者对老革命家乌兰夫同志由衷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2.去文物博物院作文怎么写
正午过后,阳光灿烂,大家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了学校,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上了参观博物馆的路。
一进入博物馆,现代气息极浓,这里有许多高科技产品,完全与古代扯不上干系。可刚一进入第一展馆的入口,一个入眼帘的八个大字——中原古代文明之光,把我们直接扯回了远古时代,风格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
博物馆共有八个展馆,分别是原始社会时期,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等。让我为之惊叹的是被称为“逐鹿与争鸣”的东周时期展馆里的“莲鹤方壶”。
进入第四展馆,我随着人群来到了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包围的人称“镇院之宝”的“莲鹤方壶”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当时还在疑惑不解:是什么东西这么有吸引力?随之,便情不自禁的失声惊叹起来,多么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啊!它是一个大概高一米,宽二十厘米的瓶状物体,造型巧异精妙。壶身上有很多图形,但杂而不乱,神龙怪虎,形态各异。在这些龙,虎……的衬托下,壶顶,那只被二十片带有镂空花纹的莲花瓣托起的鹤,就成了这个壶的主角了。它被铜匠铸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只要有人大叫一声,就会拍拍翅膀,惊恐而飞。
我在那里左转转,右转转,在哪里足足端详了十分钟,我为当时古人那样的巧夺天工而惊叹。那样奇妙的造型,那样精致的铸造,就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也不敢保证能做出来。
要与这些文物告别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心中,又多了一次震撼。
3.能不能写一篇关于去内蒙古大草原的日记
内蒙古草原日记
放暑假了,我和妈妈计划好长了时间,决定去内蒙古草原旅游。 终于旅游出发的日子到了。这天,我和妈妈打车去机场,飞了整整二个半小时,才到了呼和浩特。下了飞机,我们又上了大巴。一路上车窗外都是灰扑扑的,行人都戴着防沙口罩。这座城市的树木稀少,只在市中心绿色植物多一些。我问妈妈草原在哪里,旅游团的一位叔叔笑着说:“这里只是大草原的外围,明天我们就能看见真正的大草原了。” 第二天,导游安排参观大昭寺。她是那么的庄严,带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大家兴致勃勃地在庙前的彩幡旁拍照留念。告别了大昭寺,我们上了大巴,飞快地驶向了大草原。 我和妈妈凑到车窗前,一起往外眺望。只看见湛蓝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洁白的云彩。无论是蓝天还是白云,都显得特别的亮堂和干净。车外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和一些白色的蒙古包。近处还有一群一群的鸡在觅食,远处是悠闲的牛儿在吃草。真是一片草原风光,风景如画! 下了车,好客的主人穿着民族服装,手捧哈达热情地向我们敬酒。然后把我们迎进蒙古包,请我们喝茶,休息。晚上,我们和主人一起举行了篝火晚会。大家手拉着手,围着熊熊的篝火转着圈,唱着歌,跳着舞。我深深沉浸在快乐之中。 第三天,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去骑马。这里的马很温顺,我骑上一匹枣红马,它就慢慢的走,一点也不会欺负小孩子。等大家拍完照片后,陪同的马倌对马群发出了信号,马就慢慢地跑起来。我骑在马背上,觉得爽极了!美中不足的就是屁屁被颠得好疼。 第四天,我们去了响沙漠。在我眼里,这片沙漠就是个巨大的游乐常我光着脚,踩着沙儿飞奔,然后妈妈尽情的玩卡丁车和沙漠缆车。最后,我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冲上了沙丘的最高点―白色的亭子。这里,最让我难忘的是骑骆驼。那只高大的双峰骆驼趴在沙地上,等我骑上去,才慢慢地站起来。它带着我在沙地里稳稳地向前走,就像坐船一样的平稳。怪不得人们都称骆驼是沙漠之舟。 最后两天,我们参观了呼和浩特博物馆,了解了一些内蒙古的历史知识和风土人情。 我喜欢内蒙古的沙,内蒙古的草,内蒙古的牛肉干和羊排。真希望明年暑假,还能再去内蒙古草原!原,肥壮的羊群在悠闲地散步,洁白可爱的小羊羔也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吃奶,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拂过,草原上的蒙古包若隐若现,里面的蒙古人煮好了香甜的奶茶,捧起了碧蓝的哈达,热烈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骑马飞奔,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们还观看了赛马和摔跤。最后,导游带我们参观了生态保护区。来到生态保护区,眼前是一片湿地,脚下是一片松软的泥土,茂密的小草映入眼帘,前面有一个湖泊,叫天鹅湖,湖水清澈见底,有许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湖泊边饮水栖息有的还不时嬉戏打闹,溅出了一串串晶莹的水珠。它们喝足了,玩累了,就开始整理起自已美丽的羽毛,或是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这真是大自然伟大的杰作。 啊,这美丽的大草原,这宁静的蓝天白云,这热情好客的蒙古人,都是我童年中美好的一页!
4.美丽的内蒙古日记50字
内蒙古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草原非常辽阔,车开在草原上,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只有熟悉的向导才能帮我们辨别方向。
那里的青草长得非常高,也非常软。绿油油的,像一张巨大的地毯。躺在草地上,仿佛躺在了舒服的床上。
马成群结队的在草地奔跑,有时像一阵风儿一样快,有时又悠闲地在草地上吃草。如果,你要骑马,就必须轻轻地上。你压它的背太重,马会受到刺激,一下子就把你踢下去。
那里的人们非常好客,他们的家是圆圆的像馒头一样的蒙古包。你去他们家做客的话,他们就拿出最好的食物给你吃,有马奶酒、青稞、奶酪和干果。
晚上的时候,草原上非常的安静,睡觉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你。
内蒙古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5.怎么写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每当我走过内蒙古博物馆旧址门前时,总是有一份深深的留恋之情,我会忍不住多看它几眼,楼顶上那匹奔驰的骏马似乎被冷落了,它见证了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到内蒙古博物馆。在懵懂的记忆中,那里就像宝库一样。直到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才对这里稀奇古怪的文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一次,我和同学来这里观看木偶戏,看到叔叔阿姨表演得栩栩如生,我很是钦佩,看完木偶戏,又有小讲解员义务为我们讲解,听完讲解后,我就喜欢上了这里。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小讲解员。于是,我报名了,并且参加了相关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了解了蒙古族历史展厅,并且能够流利为大家讲解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里都少不了我的身影,我和这里的老师们一起搭建蒙古包,一起纺线和擀毡,一起学习踩高跷,一起表演木偶戏,一起参加欢乐大课堂,特别开心。在今年2月份的小讲解员比赛中,我获得了冠军。博物馆的老师们对我的关爱和培养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了解了民族民俗文化及历史,也学会了奉献,作为一名小小志愿者,我愿意为游客讲解内蒙古的文化和历史。
5月3日这天,我们全家来到内蒙古博物馆合影,也和这里的老师们合影留念,这是因为,博物馆和博物院合并了。
当我又一次走到博物馆门前时,那份依依不舍已经化作深深的感激,感激博物馆为我带来儿时的美好时光和永恒的记忆。
6.去故宫博物馆的日记四百字
雄伟壮观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建筑群之一。
走进天安门,经过端门,午门,就来到太和知门,一座高大的宫殿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皇上办公的太和殿,经过太和殿就来到中和殿,过了中和殿就是保和殿。每个殿都有朱红的宫墙和大道门,屋顶上盖的是黄色的琉璃瓦。过了保和殿,再拐个弯,就看到一个小门,进了门,向右看,就看见九龙壁,九龙壁上刻着九条龙,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白,蓝,黄,黑四种,它们的形状各异,没有哪两条是相同的。过了九龙壁,再从左边小门进去,就来到钟表室。当我进入钟表室时,我不禁愕然,分明是来到钟的王国,钟的海洋,大大小小的古钟鳞次栉比,琳琅满目,有红木人物风扇钟,铜镀回金绿鲨鱼皮天文钟,铜壶滴漏,硬木雕花自名钟等,一共有钟表1000多种。过了钟表室,转个圈儿就来到御花园,御花园景色优美,四季都有花开,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又开了。花园中间有个假山,在周围小草的掩映下,假山更漂亮了。
故宫博物院到处有美丽的答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有机会你去细细赏玩。
7.参观内蒙古博物馆读后感
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馆。该馆建成于2007年,位于呼和浩特市政府附近,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万平方米,分上下四层,其中包括8个基本陈列展厅和8个专题陈列展厅。8个基本陈列展厅陈列内容包括内蒙古地区远古生态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古代北方民族史、内蒙古革命斗争史以及近现代民族民俗等,展出内容非常丰富。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彻底的了解一个地方,那么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把去当地博物馆作为旅程的第一站。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历史渊源和人文风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对后面的游览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更好的避免人们戏称所谓的“中国式旅游”了!
我欣赏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地理环境,更对馆内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情有独钟。这里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里的恐龙化石了,据说保存在这里的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已经修复装架的亚洲白垩纪时期最大的恐龙!体长12米,身高6米多,有4层楼高。这种庞然大物在6千万年前不知为何就消失了,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有的说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有的说是疾病流行的原因。不管如何,生命的出现以及人类的出现,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迹!一种苍桑感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去内蒙古博物院的日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