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怎么写李广

1.司马迁如何赞扬李广

司马迁给了李广极大的赞誉,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写道: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译文: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扩展资料:

李广 (西汉名将):

李广(?-前119年),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将军列传

百度百科——李广

2.司马迁从哪些方面写了李广的英雄事迹

上郡之战,突出李广“善射”本领和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大将风度;

雁门之战显示其机智和应变才能;

右北平之战,凸现其胆识和神威;

从卫青袭击单于之战,则重点叙述李广遭遇的坎坷。

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性格的主要方面。同时,还穿插一些其他事件:对比李广与程不识不同的带兵方法,写出他治军宽缓而得力的特点;杀霸陵尉,表现他负能使气的性格;与望气者王朔的对话,又体现其对自身命运偃蹇的愤郁不平。主要事件与将要事件,相互配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的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

总之,李广的性格特征是善察敌情、览危不惧、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总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为平定外族侵略立下汗马功劳;他廉洁轻财务、爱护士卒、忠实诚信、口讷少言,虽屡建战功,却备受排挤压抑,尽管如此,李广仍转战疆场,为国效忠,表现出一代良将的高尚品德与宽阔的胸怀。

3.司马迁写的李广将军列传原文

李将军广者, 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将军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将军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李将军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李将军 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

4.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是如何刻画李广形象的

李广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

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文中通过李广的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尤其是通过中石没镞,突出地表现了李广这位名将的英武风姿。文中还通过他追射雕者遭遇匈奴大队时的勇敢沉着,表现了李广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在战场上,每遇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是极为难得的优秀品德。

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繁。李广“讷口少言”,“宽缓不苛”,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随他打仗,乐于为他效力。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李广的“为人简易”,绝不是循规蹈矩、只知照章行事的呆板做法;而是不喜欢当时儒生的繁文缛节,讨厌酷吏们的舞文弄法,不愿意“对刀笔之吏”。

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

我们根据《史记》所述可以看出李广这样一位个性极强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历史上不乏与之命运相似的人物,其悲剧的形成既有来自汉朝统治者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遏制与残杀。

5.司马迁写的李广将军列传原文

李将军广者, 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将军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将军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李将军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李将军 居顷之,石建卒,于是上召广代建为郎中令。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

6.司马迁从哪些方面写了李广的英雄事迹

上郡之战,突出李广“善射”本领和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大将风度; 雁门之战显示其机智和应变才能; 右北平之战,凸现其胆识和神威; 从卫青袭击单于之战,则重点叙述李广遭遇的坎坷。

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性格的主要方面。同时,还穿插一些其他事件:对比李广与程不识不同的带兵方法,写出他治军宽缓而得力的特点;杀霸陵尉,表现他负能使气的性格;与望气者王朔的对话,又体现其对自身命运偃蹇的愤郁不平。

主要事件与将要事件,相互配合,既鲜明又完整地表现了李广的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 总之,李广的性格特征是善察敌情、览危不惧、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总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为平定外族侵略立下汗马功劳;他廉洁轻财务、爱护士卒、忠实诚信、口讷少言,虽屡建战功,却备受排挤压抑,尽管如此,李广仍转战疆场,为国效忠,表现出一代良将的高尚品德与宽阔的胸怀。

7.司马迁对于李广的评价

浪得虚名的飞将军——李广 《史记·李将军列传》描述了号称飞将军李广的坎坷一生。

文中洋溢着作者寄予的一种独特的深深的同情与感慨。作者对李广一生在贵戚的排挤压抑中度过深为感愤,对他“引刀自刭”的悲惨结局寄予的深厚同情一直左右着读者之心。

于是后人写道:“李将军的保卫祖国边疆的功绩、超凡绝伦的勇敢,以及敌人闻之丧胆的声威也通过作者的笔深深地铭刻在人们心上。”千百年来,却几乎没有几个人透过这层深厚的同情之网,冷静地全面地观察主人公的一生。

实际上,这位深受后人尊敬的李将军,有名将之称而无良将之实。更准确地说,李广是一个怀有精湛武功与异常勇敢的冲锋陷阵的个体性的勇士,而并没有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破敌的大将之才。

一、李广实无大将之才 李广出身于一个将军世家:“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射。” 李广受家庭熏陶,年青时即精通骑射,“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后来,“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的这几句话,常常令后人感慨不已,以为李将军真的生不逢时,每每在词章中驱使。如司马贞《索隐述赞》云:“嚋臂善射,实负其能。

解鞍却敌,圆阵摧锋。边郡屡守,大军再从。

失道见斥,数奇不封。惜哉名将,天下无双!”陆游《赠刘改之》:“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

又如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都以为李将军有封万户侯,甚而比肩张良、韩信等汉初诸将之才具,实则大谬不然。李广既无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将之策,又无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之才。

综观自言“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的李广实在是是少有胜仗,有的只是个人骁勇的战例和事迹,“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但却并无大的战功。

有的只是个人神勇之事。如广为后世传颂的“将军夜引弓,没镞石林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 再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详写的李广救中贵人一事: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礶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人们常常赞颂李广率百骑从匈奴数千骑眼皮底下脱险的急智。实际上,李广身为一军之将,竟然置大军于不顾,率百骑为追杀三名匈奴军而遭大敌,险些被擒杀,本身就是大不智。

而“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则更可见李广带兵治军的疏怠。《李将军列传》中比较了李广与当时另一名将程不识的治军之异: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李广治军“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从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仅仅凭着“远斥候”才“未尝遇害”。

程不识则治军严整。这个比较,司马迁当然不是想说李广治军之疏怠,而是想说明李广治军的别具一格,想通过诉说李广与士卒同甘共苦,不摆长官威风,“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来说明李广爱护和体恤士卒。

然而,实际上正因为李广治军不严,防范不严,计划不周,使军队成了一批“乌合之众”。虽然士卒也甘愿为之死战,但无疑长此一来军队整体战斗力大为削弱,容易被敌人袭破。

程不识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正中李广带兵之弊。

偏偏李广又“自负其能”,往往欲凭借个人的骁勇善战,希冀以少胜多,终于导致一次又一次的失利。大败于雁门关外: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其后四岁,按,时在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

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病,置。

8.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九

《史记.列传》:“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按照这个标准,李广是不够格称为“列传”的。然而,李广是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李广又是一位最能体恤士卒的将领。他治军简易,对士兵从不苟刻,尤其是他与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深得将士们的敬佩。正是由于李广这种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的品格,使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咸乐为之死”。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皇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排挤,终于导致李广含愤自杀。李广是以自杀抗议朝廷对他的不公,控诉贵戚对他的无理。太史公也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

司马迁怎么写李广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司马迁怎么写李广

知识

牛三星招牌怎么写

阅读(2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牛三星招牌怎么写,内容包括牛味馆招牌怎么写早餐,中餐,晚餐,都做不知道该怎么打招牌,牛师傅怎么样,牛味馆招牌怎么写早餐,中餐,晚餐,都做不知道该怎么打招牌。和你喜欢的人和好朋友一起到处都是好玩,开心,是一个享受,到处都是

知识

拖欠工资诉讼请求怎么写

阅读(2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拖欠工资诉讼请求怎么写,内容包括故意拖欠工资不给到法院起诉要怎么写起诉状,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起诉书应该怎么写,别人欠我的工资,我诉讼请求怎么写。原告:朱XXX,男,19XX年XX月XX日出生,XX族,住XX省XX县XXXXXXX,原XXXX厂员工,电话:1

知识

申请礼品的报告怎么写

阅读(2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申请礼品的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向公司申请礼品报告怎么写,送礼申请报告范文,送礼品的申请如何写好一些。申 请 尊敬的领导: 您好!端午节将至,为了更好地加强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友情基础,本人申请购置礼品送予客户,具体名

知识

黄黄联婚怎么写

阅读(2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黄黄联婚怎么写,内容包括联婚的请帖怎么写,联婚的请帖怎么写,联婚亲家请柬怎么写。联婚,就是两家一起办酒席了,那么男方的要求是合理的。可以并排、直着写啊。供参考:送呈**台启谨定于* 年公历*月* 日(星期*) 农历*

知识

授权书编号怎么写

阅读(78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授权书编号怎么写,内容包括授权书怎么写,授权书证书编号是授权单位自制的吗,授权书怎么写。授权书分为厂家给代理商的授权,或者公司给个人的授权,使用场合大多在招投标中,当然也会有其他的场合,不过格式上大同小异。对于制造商

知识

先进事迹感想怎么写

阅读(2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先进事迹感想怎么写,内容包括求几篇学习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如何写好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的心得体会,怎样写自己的先进事迹。进典型,催人奋进,领跑时代,奏响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强音。从这些典型身上深切体会到了,社会

知识

入少年先锋队员的心愿要怎么写

阅读(7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入少年先锋队员的心愿要怎么写,内容包括我愿加入少先队要怎么写,一年级入队心愿,20字以内,入少年先锋队的小目标怎么写。尊敬的少年先锋队组织:我是xx小学一年某zd班的xx,我志愿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因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

知识

培训日程安排详细表格怎么写

阅读(2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培训日程安排详细表格怎么写,内容包括日程安排怎么写,工作日程安排怎么写,学习计划表怎么写怎样安排好时间要画表吗,要写什么内容搜。学习计划表(书),可以制做进度表,或者流程图,甚至可以用每天的总结日记的形式体现。按你自己

知识

百至万怎么样写故老字

阅读(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百至万怎么样写故老字,内容包括一到十的老字怎么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老写的这些字是怎么写的,万字的老写怎么写。壹(一)(1)、贰(二)(2)、叁(三)(3)、肆(四)(4)、伍(五)(5)、陆(六)(6)、柒(七)(7)、捌(八)(8)、玖(九)

知识

一缕阳光繁体字怎么写的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缕阳光繁体字怎么写的,内容包括一缕阳光的繁体字怎么写,一缕阳光的繁体字怎么写,一缕阳光用火星文怎么写。←¢那1抹敭光☆------------------------------------╲_/梛⑴抹敭咣╰---------------

知识

看图填合适的音节怎么写

阅读(27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看图填合适的音节怎么写,内容包括看图写音节,怎么写,看图写音节是怎么写的,看图写音节。看图说话写话的方法:“看仔细,想明白,说清楚,写完整。” 写作格式:每小节开头空两格 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顺口溜:1.一看环境和人物,

知识

我当诚信星怎么写

阅读(2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当诚信星怎么写,内容包括我要当诚信之星怎样写演讲稿,我要当诚信之星怎样写演讲稿,老师让我当诚信之星,要写一篇2分钟的演讲稿应该怎么写。一 近年来,人们对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这也许并不是中国古人的诚信记录比现在好

知识

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200字怎么写

阅读(21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200字怎么写,内容包括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200字,我是小小推销员作文200字,我是小小推销员200字。我是小小推销员我今天给大家推销的商品是一部盖世无双的手机,这部手机是世上第一部多功能的手机。 这部手

知识

神奇的保护色资料怎么写

阅读(24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神奇的保护色资料怎么写,内容包括1种动物保护色的资料,我想要一些动物保护色的资料,我想要一些动物保护色的资料。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豹子的花纹和青蛙的绿,还有不少会变

知识

司马迁怎么写汉武帝

阅读(1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怎么写汉武帝,内容包括司马迁的《史记》里原本是怎么写的汉武帝,司马迁把汉武帝写的那么坏怎么还能写出来,司马迁在《史记》怎么这么记载汉武帝呢。你才看完本纪 所以还不知道本纪中的《孝武本纪》早就亡佚了司马迁

知识

司马迁怎么写汉武帝的

阅读(3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怎么写汉武帝的,内容包括司马迁的《史记》里原本是怎么写的汉武帝,司马迁是如何评价汉武帝的,司马迁把汉武帝写的那么坏怎么还能写出来。你才看完本纪 所以还不知道本纪中的《孝武本纪》早就亡佚了司马迁在《太史公

知识

司马迁怎么发愤写史记

阅读(1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怎么发愤写史记,内容包括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怎么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

知识

司马迁是怎么发愤写史记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是怎么发愤写史记,内容包括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半身像 [3] 司马迁大约20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

知识

司马迁是怎么发愤写史记的

阅读(1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是怎么发愤写史记的,内容包括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结果又,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半身像 [3] 司马迁大约20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

知识

司马迁怎么写史记

阅读(21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怎么写史记,内容包括司马迁怎么写的史记,司马迁怎么写的史记,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是汉人,要想从秦朝到汉代的所发生历史故事都写出来,可谓不容易。他可以

知识

司马迁是怎么写史记的

阅读(1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是怎么写史记的,内容包括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司马迁怎么写的史记,司马迁是怎样写成史记的。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但他是汉人,要想从秦朝到汉代的所发生历史故事都写出来,可谓不容易

知识

司马迁怎么写的史记

阅读(18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司马迁怎么写的史记,内容包括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司马迁在哪写史记,司马迁怎么写的史记。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他到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