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泸定桥的作文480字
今天,我们全家驾车来到了泸定。泸定城有一条大渡河,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泸定桥。
爸爸买了门票,我们来到了桥头,哇,这真叫人倒吸一口凉气。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桥下一看,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游人们有的脸上煞白,有的大声地尖叫,有的半步都不敢先前走。
我看到游人们都吓成这样了,我拉着爸爸的袖子,死活都不敢放开。爸爸说:“别怕,别怕,有爸爸保护你呢!而且,前面还可以照红军像呢!”我只好放开爸爸的袖子,小心翼翼地走着。我看了看下面,下面奔腾的河水,就像一只凶猛的猛兽似的,翻滚着,跳跃着,可能随时都要把我卷下去一样。爸爸说:“别看下面,看前面。”我恨不得马上飞过去,于是,我照着爸爸的话,眼睛只看前面,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俩桥尽头。我看了看周围,有威武的大炮,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可是,红旗有些破烂。于是,我连忙穿了一件衣服,拴起皮带,背上水壶,拿着这面红旗,上面写着“红四团”,我来到桥尽头,拿着红旗挥动起来,我心中满是骄傲,满是自豪。爸爸“咔嚓”一声把我这个时刻照了下来。我又去把红旗换成机关枪,我把机关枪对准照相机的镜头,我把照相机的镜头想成敌人,对着敌人开枪,“咔嚓”一声,爸爸把这个神圣的时刻记录下来了。
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这面红旗是烂的呢?”爸爸语重心长地说:“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那是的桥可不像现在的桥那么好呢!那时的桥可以没有木板呢!那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最后,他们消灭了敌人,将这面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泸定桥”听完这番话,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照完相,我们回去了,虽然我们离开了泸定桥,但是泸定桥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版上。
2.关于泸定桥的作文99字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1986年,王永棉在泸定县委派下,赶赴北京拜访当年红四团党总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铁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员的罗华生将军。罗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的22勇士,是他亲自到二连挑选出来的。当时他挑人的标准是,凡是干部,包括连长、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及排长,首先要挑出来。曾经是战斗英雄的,比如在渡乌江战役中立过功的,也要挑出来。平时作战勇敢的,挑出来。挑选出来的人,必须是**员、共青团员,起码也要是入党入团积极分子。突击队的任务是二连连长廖大珠抢下来的,就由廖大珠担任突击队的队长。 1985年,泸定县筹备“飞夺泸定桥”胜利50周年纪念庆典,王永棉受县里委派赴北京邀请杨成武将军参加庆典,曾当面向杨将军询问有关二十二勇士的线索。杨将军告诉王永棉,当年战事非常紧张,打完泸定桥,部队又继续向前打,二十二勇士的名字没有来得及记下来。后来在长征路上,他们多数同志都先后牺牲了。当时,杨成武将军说到这些时,情绪十分激动,他一遍一遍地呼唤——我的22名勇士,你们在哪里,在哪里啊,说着说着,竟老泪横流…… 根据杨成武、罗华生等老将军们的回忆,飞夺泸定桥22勇士中,有4个人的名字是可以记起来的,他们是:二连连长廖大珠,二连政治指导员王海云,二连支部书记李友林,及抽调支援的三连支部书记刘金山。 泸定县的同志们在解放后的追访中,还找到了第5位勇士的下落,那就是副班长刘梓华。
3.关于泸定桥的作文
1935年5月27日红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以强行军的速度,向泸定桥方向飞奔。
山路泥泞,天降大雨,又不断遭到敌人袭击,红4团以顽强的意志,强行军160 公里,于29日晨抢在敌援兵到达之前赶到了泸定桥。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是一座著名的铁索桥,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其余4根在两侧作为扶手。
但此刻,面对红4团将士的只剩下9根光溜溜的铁索,桥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拆去,桥下是汹涌泡哮的河水,对岸就是泸定城,敌川军第 4旅第38团一部早已筑好了工事,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泸定桥。但是红军总能创造惊人的奇迹。
下午4时许,在全团司号员激昂的军号声中,夺桥战斗打响了。各种轻重火器向对岸发出密集的弹雨,22名**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攀上铁索,向对岸爬去,在敌人的枪弹中,有人中弹掉下桥去,但突击队员仍顽强地一步步接近对岸,后续部队则一边铺木板一面跟进。
敌在桥头燃起大火,但也未能阻止我突击队员,他们穿过熊熊烈火,迅速消灭了守桥之敌,并支援后续部队攻占了泸定城。飞夺泸定桥的成功又一次使红军转危为安,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赞同 60| 评论。
4.关于泸定桥的作文
1935年5月27日红4团在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领下,以强行军的速度,向泸定桥方向飞奔。
山路泥泞,天降大雨,又不断遭到敌人袭击,红4团以顽强的意志,强行军160 公里,于29日晨抢在敌援兵到达之前赶到了泸定桥。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是一座著名的铁索桥,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其余4根在两侧作为扶手。
但此刻,面对红4团将士的只剩下9根光溜溜的铁索,桥面的木板已被敌人拆去,桥下是汹涌泡哮的河水,对岸就是泸定城,敌川军第 4旅第38团一部早已筑好了工事,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泸定桥。但是红军总能创造惊人的奇迹。
下午4时许,在全团司号员激昂的军号声中,夺桥战斗打响了。各种轻重火器向对岸发出密集的弹雨,22名**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攀上铁索,向对岸爬去,在敌人的枪弹中,有人中弹掉下桥去,但突击队员仍顽强地一步步接近对岸,后续部队则一边铺木板一面跟进。
敌在桥头燃起大火,但也未能阻止我突击队员,他们穿过熊熊烈火,迅速消灭了守桥之敌,并支援后续部队攻占了泸定城。飞夺泸定桥的成功又一次使红军转危为安,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赞同 60| 评论。
5.泸定桥作文
这次旅行,我们还去了四川泸定县,泸定县市抗战时期,红军飞夺泸定桥,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泸定保留了许多以前的老房子,现在的老房子成了旅游景点,里面有食品店、饭店。
可热闹了。
汽车开到了泸定桥门口,只见牌子上写着,成年人10元,小孩5元,我们付完了钱,好奇得走了进去,只见前面是一座吊桥粗大的铁链上面铺着木板看上去很雄伟惊险,桥下大渡河惊涛澎湃,水流很急,好像是一张大嘴,要一口气吞掉你。妈妈说:“想当年红军和国民党打仗,敌人把泸定桥上的木板全拆掉了,把船全毁了,红军因为没有船,只有硬攻这座桥才能保住部队的安全,红军拼命的爬在铁链上艰难的向面桥对面冲,可对面是国民党的队伍他们用扫机枪射红军,许多红军被射死掉下了桥,可红军没有放弃,坚持向前爬,一边冲还一边铺木板,终于打败了敌人,让后面的红军大部队顺利地度过了大渡河。
哦,我终于知道,原来红军叔叔为了解放中国,付出了这么多的牺牲,我心里真佩服他们。()。
6.四年级上册作文导游词泸定桥怎么写
各位朋友,欢迎您到泸定桥。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泸定铁索桥。关于泸定铁索桥,大家都会想到**所写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里正是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22勇士强度大渡河天险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在遥远的古代,也就是三百年前,藏族和汉族的物资交流到了这里非常 困难。全靠渡船和溜索转渡,因这样度河的速度非常的慢,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积如山,很多鲜活食品因不能及时的过河而腐烂。
整个桥统一和谐,人一踏上桥面,会同桥一起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大家行走的时候,请走上桥中间0.75米宽的主走道板。注意安全!请不要故意摇晃!
桥的东西两面各有桥台一座,全用条石砌成,形如碉堡。两头的桥台下设有落井,以控制桥身;并埋有生铁铸成的地龙柱和卧龙桩,并用铁链固定。
在桥台上建的这座亭古朴大方,多脊多檐,飞檐翘角,具有浓郁的明清建筑风格。
5月26日上午,**、**、**、王稼祥、**等先后到达安顺场召开会议。听取刘伯承、**、聂荣臻、罗瑞卿汇报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步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右路军沿河东上,由宋任穷领导的右路军沿河东上,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红一军团二师、一军团团部和红九军团左路军团沿河挥师北上赶向泸定桥伺机夺取泸定桥。
7.泸定桥的作文300字用说明方法
我望着这饱含回忆的泸定桥,
仿佛看到勇士们的身影,
我轻轻地抚摸着早已锈迹斑斑的铁链.
仿佛感受到当时的艰险.
我望着天空如棉花般的云雾,
我望着长河如凶兽般的白浪.
泸定桥慢慢摇晃起来,
把我和回忆摇晃到当年的战争.
勇士们一声尖响,
每人紧拉着铁链,
冒着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危险,
全力冲向胜利的前方!
天上下着如针的细雨,
那是老天爷感动所流下的泪珠!
战争死伤无数,
个个都被凶兽所吞噬。
勇士们站起来吧!
如果没有他们的鲜血,
怎能换来我们的和平!
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
怎能换来我们的美好!
我站在桥上,
一阵清风徐来,
这时在唤醒我们,
唤醒少年身体里那股强大的力量!
8.泸定桥说明文作文
今天,我们全家驾车来到了泸定。
泸定城有一条大渡河,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泸定桥。爸爸买了门票,我们来到了桥头,哇,这真叫人倒吸一口凉气。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桥下一看,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游人们有的脸上煞白,有的大声地尖叫,有的半步都不敢先前走。我看到游人们都吓成这样了,我拉着爸爸的袖子,死活都不敢放开。
爸爸说:“别怕,别怕,有爸爸保护你呢!而且,前面还可以照红军像呢!”我只好放开爸爸的袖子,小心翼翼地走着。我看了看下面,下面奔腾的河水,就像一只凶猛的猛兽似的,翻滚着,跳跃着,可能随时都要把我卷下去一样。
爸爸说:“别看下面,看前面。”我恨不得马上飞过去,于是,我照着爸爸的话,眼睛只看前面,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俩桥尽头。
我看了看周围,有威武的大炮,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可是,红旗有些破烂。于是,我连忙穿了一件衣服,拴起皮带,背上水壶,拿着这面红旗,上面写着“红四团”,我来到桥尽头,拿着红旗挥动起来,我心中满是骄傲,满是自豪。
爸爸“咔嚓”一声把我这个时刻照了下来。我又去把红旗换成机关枪,我把机关枪对准照相机的镜头,我把照相机的镜头想成敌人,对着敌人开枪,“咔嚓”一声,爸爸把这个神圣的时刻记录下来了。
我好奇的问:“爸爸,爸爸,为什么这面红旗是烂的呢?”爸爸语重心长地说:“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那是的桥可不像现在的桥那么好呢!那时的桥可以没有木板呢!那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最后,他们消灭了敌人,将这面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泸定桥”听完这番话,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
照完相,我们回去了,虽然我们离开了泸定桥,但是泸定桥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版上。
9.泸定桥的作文300字用说明方法
我望着这饱含回忆的泸定桥, 仿佛看到勇士们的身影, 我轻轻地抚摸着早已锈迹斑斑的铁链. 仿佛感受到当时的艰险. 我望着天空如棉花般的云雾, 我望着长河如凶兽般的白浪. 泸定桥慢慢摇晃起来, 把我和回忆摇晃到当年的战争. 勇士们一声尖响, 每人紧拉着铁链, 冒着死亡与生存之间的危险, 全力冲向胜利的前方! 天上下着如针的细雨, 那是老天爷感动所流下的泪珠! 战争死伤无数, 个个都被凶兽所吞噬。
勇士们站起来吧! 如果没有他们的鲜血, 怎能换来我们的和平! 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 怎能换来我们的美好! 我站在桥上, 一阵清风徐来, 这时在唤醒我们, 唤醒少年身体里那股强大的力量。
10.泸定桥的片段80字,能概括全过程,我要写尝试走泸定桥的作文哦
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东岸的《御制泸定桥碑记》记载道:“桥成……绘图来上,深惬朕怀,赐桥名泸定。”原来,“泸定桥”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之名。“泸”指泸水,“定”是安定之意,意思是说,桥建成后泸水一带老百姓的往来就可以安定了。其实,大渡河与泸水是两条河流。康熙皇帝弄错了。
当然,康熙的错误也是事出有因,当时四川能泰并未实地了解情况,相信民间传说,认为大渡河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建桥之前,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泸水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后又上奏折说:他与提督岳升龙曾察看过地形,在距化林营八十余里的地方,地势稍平坦些,准备在此处建一座铁索桥,以便民众行走,并提请皇帝赐桥名。康熙根据奏折中所说的情况,把大渡河误当做泸水,便取了一个与事实不相符的桥名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四川泸定桥的作文怎么写